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配合河东主力行动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唯一号:
292032020220001087
事件名称:
配合河东主力行动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8/001
起始页:
0055.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36年12月15日
发生地点:
永昌
事件描述
正当西路军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为策应河东红军主力行动,与优势之敌浴血奋战时,西安事变爆发,西路军的行动,也由策应河东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而转到配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上来。 12月15日,军委主席团电告西路军:“西路军目前应在现地加紧休整,进行政治动员,一面争取凉州之补充旅和‘二马’到抗日方面来;一面准备接通兰州,并准备一部适时占领安西地区。”12月18日,军委又命令:“你们的任务应基本放在打通远方上面,限明年一月夺取甘、肃两州。”西路军遵照命令,调整部署,准备西进。 12月19日,国民党亲日派头子何应钦指挥的“讨伐军”已进抵潼关,准备向西安发起进攻,张学良建议由河东红军出击胡宗南部,以巩固西安侧后方安全;西路军以一部兵力东出靖远,牵制马家军及毛炳文部。12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西路军东返。12月24日,军委主席团致电徐、陈:“在整个战略方针上来看,西路军以东进为有利,而利我主力在东边放手打仗。张学良急盼你们来,答应在兰州补充子弹、被服。”“正式命令一两天内下达,徐、陈电告意见”。12月25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复电军委主席团:“目前时局的开展,西路军利于东进,我们当坚决执行此任务。”电报要求东北军运送一批弹药,配合西路军东返。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了抗日条件,在张学良陪同下回到洛阳。 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内亲日派以何应钦为首,调集重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大批“讨伐”军逼近潼关,大规模内战一触即发。中共中央除了在西安周围部署红军主力准备抗击,也把西路军作为一种牵制和威慑力量,以削弱国民党军队从西面对西安的威胁。 蒋介石回南京后,违反协定,拒绝从陕甘地区撤兵,并扣押张学良,重新部署兵力紧逼陕甘,拟进攻西安,又有重新爆发内战的可能性。西路军已进至临泽、高台一带。中共中央鉴于黄河以 东的紧张局势,又令西路军暂停西进,准备东返。此举对粉碎蒋介石的内战阴谋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 对于西安事变①,青海军阀马步芳和河西军阀马步青持坚决反对态度。马步芳、马步青共有正规军三万余人,民团武装10多万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驻扎在黄河两岸,紧紧尾随西路军的中央军杨德亮旅,进至同心城、七里营一带的胡宗南部、关麟征部,进至会宁、静宁一带的毛炳文部、曾万钟部等,总人数在10余万。一旦内战爆发,这些部队将给集结在西安附近的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造成极大威胁。由于西路军在永昌、山丹一线浴血奋战,不但马步芳、马步青的3万多正规军和10余万民团直接投入战斗,也牵制了蒋介石的10多万嫡系部队。 西路军为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停止国共10年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对于西安事变这一事关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问题共提出八条建议:“党必须用全力来推动这一事件的发展,使之成为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实现全民武装抗日的动力。应迫使蒋介石下令停止内战。否则速予公审枪决,勿留后患;分化与调动蒋介石嫡系部队,使其不能与我迅速作战;迅速团结川、滇、桂、晋的力量,使西北和西南打成一片,并争取其他各地的力量;增援绥远、宁夏,以遏制日寇行动;先速稳定西北抗日根据地,肃清甘、青、宁后方敌对势力,与新疆、蒙古打通,取得国际的物资援助。争取将马鸿逵、马鸿宾调开,由河东红军以一部主力速战宁夏,与甘北打通,并与新疆取得联络;成立中国临时中央抗日委员会,速召开全国抗日救国大会,成立国防政府,成立临时抗日联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及总司令部,统一抗日力量的指挥;发动群众,广泛组织各种群众的抗日组织,并趁机扩红与巩固苏维埃及党的活动;促进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利益坚决斗争到底。”
知识出处
《西路军鏖战永昌》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永昌是西路军与敌鏖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西路军征战史上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阅读
重要人物
何应钦
相关
张学良
相关
杨虎城
相关
蒋介石
相关
马步芳
相关
马步青
相关
杨德亮
相关
胡宗南
相关
关麟征
相关
毛炳文
相关
曾万钟
相关
马鸿逵
相关
马鸿宾
相关
相关地名
永昌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