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
唯一号: 292030020220000335
人物姓名: 陈昌浩
人物异名: 又名:陈海泉;曾用名:陈苍木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189.pdf
出生年: 1906年
卒年: 1967年7月
籍贯: 湖北汉阳

传略

陈昌浩(1906—1967)又名陈海泉,曾用名陈苍木,湖北汉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6月任少共国际中国特训班班长,同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苏省委委员、常委,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川陕苏区。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不久,执行张国焘错误命令率部南下。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后,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渡过黄河,指挥红30军、9军、5军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计划取消后,渡河部队改编为红西路军西征,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12月被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3月14日,红西路军在肃南石窝山分兵后,东返途中在山丹窑坡、焉支山钟山寺养伤二个多月,于1937年7月辗转回到武汉,8月下旬到达延安,就红西路军问题先后两次向中央递交报告做了说明和检讨。后到中共延安县委宣传部工作,不久调中央宣传部,先后任宣传科长和国际宣传科科长,并兼任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三校政治教员。 1939年8月,经中央批准赴苏联治病。期间,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获苏联“卫国战争奖章”。1943年至1952年在莫斯科外文出版社工作,翻译了大量政治书籍和文艺作品,主编了《俄华辞典》。经党中央批准,1952年6月回国,历任马列学院副教育长、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副局长等职。“文革”中惨遭迫害,1967年7月含冤辞世。1980年8月,党中央为陈昌浩平反。

知识出处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

《参加过西路军斗争的共和国老一代将帅》一书。希望通过编辑此书,重温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与优良传统,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红西路军征战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弘扬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阅读

相关专题

班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常委
职位
委员
职位
书记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政委
职位
主任
职位
中央委员
职位
政委
职位
委员
职位
主席
职位
委员
职位
科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政治教员
职位
政治教员
职位
政治教员
职位
副教育长
职位
副局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