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图书馆
永昌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昌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毛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唯一号:
292030020220000191
人物姓名:
毛忠
人物异名:
字:允诚;初名:哈喇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151.pdf
出生年:
1394年
卒年:
1468年
亲属:
哈喇歹;拜都;毛海;毛铠
传略
毛忠(1394—1468年),字允诚,初名哈喇,明英宗赐姓名为毛忠。先祖为四川人,曾祖父哈喇歹,行伍出身,移居西陲。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率众自武威归附,任职千户,隶籍凉州扒里扒沙(今古浪大靖),战死。祖父拜都,从征哈密,也战死。父宝,骁勇善战,任总旗,后平叛有功,进伍长,授永昌卫(今永昌县)百户。毛忠随父移籍永昌。毛忠青年时于永昌入伍,任百夫长。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年)袭父职,时年20岁,任镇番(今民勤县)土军百户。毛忠善射骑,臂力过人,武艺高强。明成祖朱棣北征时,毛忠从征宁夏至贺兰山;后又北征至牛壁山,一路立功。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征讨叛军曲先(今青海海西州西北一带的蒙古部落)有功,升永昌卫副千户。宣德八年(1433年),征亦不刺山(今内蒙阿拉善右旗雅布赖一带),宣德九年(1434年),征脱欢山(今永昌县北长城以外),俘获敌首领,升永昌卫指挥佥事。宣德十年(1435年)征黑山(今民勤县西南),俘获敌首领都尔伯台等,升指挥同知。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随都督蒋贵征讨朵儿只伯,毛忠率七骑破敌阵,大获全胜,升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年(1445年),朝廷以毛忠多年戍守边疆功劳卓著升职为都指挥同知,并赐姓毛。正统十一年(1446年),随总兵官任礼,收捕了沙州卫都督喃哥部落,把他们迁移到长城以内,为此,升为都指挥使。正统十三年(1448年),哈密使臣朝贡后回哈密,路过罕东地区(今玉门安西间)被掠,命毛忠出兵追抚。毛忠到罕东后,未用武力,只召首领,晓以道理,使之归还了全部财物。同年,沙州都督喃哥之弟伪祁王锁南奔,暗通丸刺(居住在今宁夏至内蒙西部一带的蒙古部落),毛忠设计生擒,并俘1200多人。由于以上两次功劳,毛忠被升为右军都督府佥事,并赐名“忠”。不久,又领军驰援参将刘震于半截墩,俘斩甚众,充任右参军,协守甘肃。景泰年间,毛忠被人诬陷,戴罪到福建立功。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皇帝位,召回毛忠,召见于文华殿,当面安慰昭雪,赐玉带并明甲风翅盔,升都督同知,任左副总兵,命他和西宁侯宋诚出镇甘凉。天顺二年(1458年),敌大举进犯甘肃。八月,孛来侵犯镇番(今民勤)。天顺三年(1459年),毛忠于镇番三战三捷,论功升右军左都督。天顺五年孛来以数万骑兵侵犯西宁、庄浪(今永登)和甘肃诸道,毛忠与总兵卫颖分兵追击,敌退。忠率三千骑于凉州(武威)十三里铺立营,立足未稳,敌万骑袭来,毛忠马上率将士与敌奋战,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敌人越来越多。在这生死关头,毛忠镇定不乱,勇气超人,他安慰和鼓励将士们要进行殊死战斗。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这时候,毛忠的援军赶到,打退了敌人。这次战斗,毛忠的队伍杀敌无数,但自己却无伤亡。天顺七年(1463年),永昌、武威、镇番、庄浪塞外各地常有边患,毛忠与总兵官卫颖分兵征讨,毛忠先破了巴哇诸大族和咎咂、马吉思诸族,别的将领不能战胜的,又被毛忠一一战胜。朝廷以功封毛忠为伏羌伯,食禄千石。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因原土官满四(俊)聚万众于石城反,宪宗命右副御史项忠督师征讨,又诏命毛忠率甘凉军马于冬十月会师石城。十一月,毛忠与项忠同攻敌营,项忠命毛忠从木头沟进军,毛忠命令:“闻炮声而纵,见烟举而回”。第二天,毛忠领二百骑冲炮架山,冒着矢石夺得山北、山西两座主峰。项忠军队也攻占了山的东峰及石城东、西二门。这时,敌人已感到末日来临。忽然,昏雾升起,有的哨位误以为升烟而退兵。这时,敌人乘着雾气,集中兵力攻击毛忠队伍,毛忠孤军与敌一直战到日落,大战、小战十余次,箭射完了,拾得敌军箭再射。不料,毛忠被流矢射中,回到半山腰就殉国了,终年75岁。 他的侄子毛海、孙子毛铠上前救忠,杀敌很多,最后都壮烈牺牲。 毛忠从小生长在河西边地,熟悉边防情况,征战沙场五十多年,为明王朝阻止蒙古贵族南侵骚扰、巩固北部边疆,作出了卓越贡献。毛忠带军纪律严明,爱惜士卒。他死后,河西各地百姓吊哭者相望于道,称他为河西的“长城”。宪宗皇帝闻知后十分震惊,厚嘉封赠。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追赠伏羌侯,谥号武勇,子孙世袭伯爵。 毛忠死后,河西百姓思念之情日深一日,常常涕泪感叹,每天吃饭、必先祭奠毛公,每当休息、必先祝告毛公,每有征发、必先祈祷毛公保佑。毛公去世后三十年的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孝宗为表彰毛忠的功勋,下诏在兰州建立了忠义坊,下诏在甘州(张掖)城东廓建立了武勇祠。永昌县毛卜喇村所建的毛武勇公家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尚存。今永昌县南坝乡永丰村北一里处尚有毛忠祖墓,共九代。墓地树有大、小石碑2尊,大碑高217厘米,宽86厘米,厚22.5厘米,碑座齐全;小碑高180厘米,宽79厘米,厚21厘米。两碑保存完好,1982年永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永昌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通过千年沧桑、往事如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现代风韵等几个方面内容的叙述,对永昌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
百夫长
职位
土军百户
职位
永昌卫副千户
职位
都指挥佥事
职位
左副总兵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