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阁老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0020220000154
人物姓名: 胡阁老
人物异名: 名:执礼;子:汝立;号:雅斋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52.pdf
出生年: 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
卒年: 万历十七年(1589年)
籍贯: 明朝永昌卫人(县)

传略

胡阁老名执礼、子汝立、号雅斋,明朝永昌卫人(县)人,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卒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 胡阁老是永昌人对胡执礼的敬称,胡阁老幼年时,聪颖出众,人称奇童。11岁就补博士弟子员,17岁时就考中举人,21岁时即1559年高中进士。历任四川保宁府推官,主管刑案,后连任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都是从三品官员,负责朝廷祭祀,礼乐事员,负责监察、弹劾,建议等事务。1576年出京任奉天巡抚督御史正三品,兴水利,重民生,名品噪江南。 胡阁老一生为官清廉正直,不畏权贵。他任右副督史,而神宗皇帝年幼,国事概由张居正主持。张居正暗示胡公诬陷余懋学,汪文辉以报私仇,胡公不为所动,后张居正对胡阁老猜忌日甚。1581年,胡公不得已,称病告老返乡,返回永昌家乡捐设学租300余石,创办学塾,亲自执教、扶掖后生。 翌年后,张居正下世,胡公又被奉诏进京,继任户部左侍郎,兼南京户部右侍郎,1588年,南北数省发生饥荒,赤地千里,饥民流离失所,胡公奉请神宗皇帝,开仓赈恤灾民,赈救了无数灾民。 明万历十七年即1589年胡终因积劳成疾,病故于工作岗位,享年51岁,胡阁老谢世之后,明皇帝追封为正二品的户部尚书。 胡阁老辞世后,尸体回归故里葬埋,由于生前品德高尚,性格耿直,为官清政廉明,死后积蓄无几,老家人为了强撑面子,寻找破砖烂瓦装了几垛子驮上。不想有好事的向皇上动本谗言,说是“清政廉明的胡执礼,驮着多少个牲口的金银财宝回家去了。”神宗皇帝派人追去检查验看,原来是驮的砖头瓦块,皇帝知道原委后大为感动,特颁旨为胡阁老置办了大红棺材和三丈六尺高的迎魂红幡子。还特准“胡公灵柩所过的州、府、县城的城门,红幡子不可低头,遇州拆去州的城门,遇县拆去县的城门。”州、府、县官的心机一动,拆城门的工程浩大,与其拆城门不如备金银相送,让灵柩绕城而过,岂不两全其美。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