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万川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0020220000004
人物姓名: 狄万川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74.pdf
出生年: 1890年
籍贯: 甘肃永昌县城关镇黄家学村

传略

狄万川,甘肃永昌县城关镇黄家学村人,生于1890年,12岁时在私塾读书,16岁终止学业,继承了父亲遗留下的家产。到1930年,家中田产大部分流失,生活拮据,只好携笔墨纸砚去县城为人代笔,写诉状、书信之类,以补生计。 1936年11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占领永昌县,21日西路军总部进驻永昌县城。红军的突然到来,对永昌震动很大,各界人士反映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西路军总部政治部立即组织指战员走街串巷,挨门逐户发动群众,宣讲共产党的政策及抗日救国的主张。狄万川就是最早接受红军宣传的群众之一,他明白了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而战的,红军是穷人自己的武装,并敏锐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积极主动地帮助红军办事,并以自己在永昌民众中的影响,发动永昌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为红军服务,给部队筹集给养等。12月5日,在城乡各基层苏维埃政权相继成立的基础上,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正式成立,狄万川当选为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副主席。民主政府成立后,他和政府其他成员夜以继日地开展工作,动员组织群众配合红军维护地方治安,为红军筹集粮秣,搜集情报,侦察敌情,抢救伤病员,动员当地青年参军参战。西路军驻守永昌的40天里,无日不战,形势严峻,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及人民群众在张仲科、狄万川等人的领导下,为红军能够灵活机动地与敌作战,挫败敌人无数次的进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月28日,红军奉命撤离永昌,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成员相继被捕,他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之下,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气节。后张仲科等被敌杀害,狄万川在地方工商各界开明人士营救下,虽幸免遇难,却被敌人残忍地砸碎踝骨,出狱后卧床养伤三年之久。 1949年永昌解放,人民政府十分关心他的生活起居,邀请他参与政事,在永昌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2月,他又被推举为县农民协会筹委会委员,任副主任。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以后,狄万川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两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政府工作。1958年8月,狄万川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

相关专题

副主席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委员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