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维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唯一号: 292030020220000002
人物姓名: 赵国维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272.pdf
出生年: 1907年
籍贯: 甘肃永昌县城关镇

传略

赵国维,甘肃永昌县城关镇人,生于1907年,少年时曾上私塾就读,终因家计败落而辍学,14岁为人帮工,在县城一家商店当伙计。因其为人敦厚朴实、机敏勤快、能写会算,遂被山西商贾在永昌的商号“协泰兴”等聘为店员。21岁(1928年)国维辞去店员之职,自己料理个货郎担,走村串户到乡下去叫卖,由于他诚信经商,公平交易,乡下群众无不称赞赵货郎。 193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赵国维应聘到国民党永昌县政府建设科当雇员,负责缮写之职。1935年又到军粮局做些缮写记帐的事。国维自幼从父亲学得一笔好书法,但在政界混饭吃,没有靠山是不行的,能写会算,忠于职守,反而招来无端的嫉妒。1937年,他毅然辞去公职,回家帮助父亲和弟弟种菜,维持生活。 1949年9月,永昌解放,人民政府领导县城群众恢复发展生产,赵国维积极参与,在煤炭合作社、县联社(县供销社的前身)工作。他努力学习政策、钻研业务,加上过去从商的经验,很快成了县联社的业务骨干。1951年10月,土改工作开始,赵国维被抽调到土改工作队参加土改工作。土地改革是天翻地覆的一场大革命,共产党领导农民要从地主阶级手中夺回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耕种,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当时,农村人民民主政权虽已组建起来,但被推翻的地主阶级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必然要作垂死的挣扎。作为工作队员的赵国维,深感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受党和人民的重托,要坚持按党的政策办事,决不徇私舞弊,要一身正气,无所畏惧。1951年11月12日,赵国维患感冒,在家服药后本应休息,可他怕耽误了工作,带病坚持赶到自己参加土改工作的一区四乡二行政村(现城关镇沙沟岔村)。晚上,在鲁应甫院内召开群众会议,宣传土改政策,发动群众。开会中途,赵国维出去解手,被犯罪分子杀害,将尸体抛在涝池水中。显然,这是一起不寻常的破坏土改运动的反革命杀人案,县公安局立即立案侦察。经过一个多月时间,于12月26日破案,凶手是妄图作垂死挣扎的恶霸地主以及被他们收买的混入基层政权的村干部。这个谋杀集团早有预谋,伺机行动,妄图通过凶杀手段阻挠、破坏土改运动,赵国维不幸遭其毒手。 公安局破案后,首犯畏罪自杀,其余案犯被依法逮捕。12月28日,县人民法院召开公判大会,判处杀害赵国维的4名反革命杀人犯死刑,立即执行。公判大会之后,由武威专署副专员孟浩和永昌县委书记王振汉主祭,为赵国维开了追悼会,并追认赵国维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在革命烈士公墓。

知识出处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永昌县城关镇志(1986—2006)》

本书的时限起于辛亥革命(1912年),止于1985年,记述了甘肃省永昌县城关镇的地理、民族、人口、建置沿革、政治、军事、农牧业、工业、财贸金融、城市建设、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习俗、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