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16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
分类号: D669.3
页数: 3
页码: 678-6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年~2005甘肃省永昌县境内城镇居民生活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城镇生活 居民生活 永昌县

内容

永昌县城镇居民的基本构成成分主要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企业职工、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常年居住在城镇中的农户、离退休和退职等其他人员。1991年,全县城镇人口5.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23%。2005年,全县城镇人口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49%,城镇居民人口总体数量稳步增长。
  物质生活
  衣食住行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服装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标志。讲究衣着,选择名牌服装、时装所占比例加大,人均衣服件数增加。棉布服装普遍被人们喜欢,青年人喜欢穿牛仔服。2004年,衣着消费人均支出635元,位居食品支出之后。
  饮食讲究营养均衡和粗细粮搭配。市场上蔬菜品种丰富,除本地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外,还有外来海鲜品和反季节蔬菜等,野菜和腌制蔬菜被人们喜爱。肉类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鱼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永昌县开始实行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市场化商品化。进入21世纪,推行房地产开发,全面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至2005年,县城先后开发建成七号小区、二号小区、泰昌花园、北海花园等主要住宅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1990年的8.7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5平方米。多数居民住进楼房,室内装修、布局、格调更加符合个人的使用、审美等消费需求,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出行以客车为主,也有包出租车的,费用根据路程长短而定,县城内单程一般2元或3元。出租车有“夏利”、“天津大发”、“桑塔纳”、“泰兴三迪”等车型。私家车拥有量不断增加。
  居民收入 职工工资收入不断增长,人均工资额从1990年的2095元增至2002年的954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为4158元,2005年为7250元。
  居民消费 消费趋于多项目、多层次,精神享受与教育投资额逐渐加大,如住房借贷消费,私车借贷消费,以女性为主的美容、美体消费等。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0年为3970元,2005年为6660元。
  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多样,一般在老年活动中心、居委会、街道社区等地进行棋类游艺、小曲小戏演唱等活动。
  居民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之余,纷纷走出家门进行各种娱乐活动。一般娱乐有赴外地旅游、更多在县景区、县城有关娱乐场所娱乐等。传统节日娱乐以家庭和公共娱乐场所为主,长假日娱乐以旅游公司组团和家庭、个人结伴旅游为主。双休日娱乐一般在歌厅、迪厅、舞厅、酒吧、羊肉馆等地方。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