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05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保险
分类号: F832.2
页数: 6
页码: 441-446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永昌县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西堡支公司。1996年,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分业经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分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1999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保险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保险

内容

1991年,永昌县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西堡支公司。1996年,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分业经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分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1999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2003年7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和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1999年4月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永昌县支公司,2003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西堡支公司分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1999年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西堡支公司,2003年7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和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1999年4月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河西堡支公司,2003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
  财产保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1991年,内设财务股、办公室、业务股,有职工4人。1993年,在水源乡、新城子镇设立农村保险服务所,招聘业务员各4人。1994年至1995年,相继在六坝、东寨、红山窑设立保险服务所,招聘业务员3人。1996年6月,财险、寿险分业经营,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前身)设立办公室、财务科、理赔科、营销部四个职能部门,有正式职工10人、代理业务员5人。下设水源、六坝、新城子3个农村服务所。承办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永昌辖区内的所有财产保险业务。同时,正式与国家财政“脱钩”,成为完全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2003年1月,实行总公司、省分公司、市分公司三级核算管理,支公司随之设立综合财务部、理赔/客户服务部、营销部,有正式职工4人、业务员9人。2005年4月,公司营销部成立4个营销分部,营销代理人扩招至17名。
  1990年至1996年5月,财、寿险混业经营,主要开办的保险险种有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四大类,共78个险种。1996年6月,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了除人身保险的原有财产保险业务。随后,保险险种进入快速开发和发展阶段。各类责任险、信用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业务全面开发拓展。2000年,开通全国热线服务专线“95518”。2001年,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签订保险代理协议。2005年,公司开发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农业保险及综合保险等险种达950多个,其中主险487个,附加险472个。2005年,实现保费收入482万元,其中农村业务40万元。承担各类风险6.3亿元,承保企业12家,家庭财产1000多户,机动车1500多辆,人身保险业务6500多笔,各类责任险22笔。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250万元,未决赔款准备金50万元。10年累计处理理赔案件2560多起,支付赔款1800万元,缴纳各种税款370万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198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西堡办事处成立。1990年,升格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西堡支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永昌县支行监管。内设财务科、办公室、业务科、理赔科,有职工6人。1996年6月,财、寿险分业经营,成立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现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前身)。内设办公室、财务科、理赔科、营销部。同时,正式与国家财政“脱钩”,成为完全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有正式职工11人,代理业务员5人。2005年,内设财务部,业务发展部,营销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2002年5月荣获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3年荣获中国人保甘肃省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90年至1996年5月,开办的险种有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四大类,78个险种。1996年6月,开始引入新的运营机制。保险险种进入快速开发和发展阶段,各类责任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业务全面开发拓展。2001年,推出“金牛”投资保障型家庭财产保险和“金锁”综合家庭财产保险。2005年,开发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农业保险及综合保险等险种达950多个。其中主险487个,附加险472个。坚持以“人民保险,造福人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良好的公司市场信誉。2000年,开通全国热线服务专线95518和PICC电子商务平台。2001年,与工行、建行、农行签订保险代理协议。2005年推出了“理赔质量年”“金牌服务工程”。2005年,支公司实现总保费收入1439.27万元,给国家上交利润170万元,支付赔款933.7万元。
  人寿保险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县支公司1996年6月,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永昌县营业部成立。有正式职工4人,招聘业务员13名。1997年1月,成立城市营销部,招聘营销人员30名。内设业务科、财务科、办公室、营业室。2001年8月,业务、财务、信息三大管理权并归金昌市分公司,市分公司驻永昌支公司业务处理前台运行,营业室撤销。2002年,组建综合管理部、团体销售部。2004年1月,成立农村业务部,实施对农村服务所的管理。同年10月,农村业务部纳入个人代理人管理体系,农村业务部更名为农村营销部。2005年,甘肃省保监局向7个在保监局备案的农村服务所颁发了“保险营销服务许可证”,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2005年,下设5个职能部门,7个农村营销服务部,1个服务站,有职工1人,个人代理人126人。城市营销部中,90%以上的个人代理人属下岗职工、失业及待业人员。
  1996年,销售的险种属储蓄型险种,以直销形式销售。1997年1月,开始引入营销机制,成立了营销部,仍以储蓄型为主。在短期险业务中,学生平安系列保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单位职工住院医疗险为主要险种。12月,储蓄型直销险种全部停办,长期寿险以新型的储蓄型险种为主。1998年,利差返还型险种出台,与97版险种共同推向市场。1999年6月13日,99版保障型险种上市。2001年,保障型险种成为长期寿险的主打产品。2002年,分红型险种出台,与99版保障型险种成为长期寿险的两大主要系列,有近30个险种。2003年,长期寿险主要销售产品以分红、风险、保障、养老、储蓄等功用分为投资分红类、健康类、传统类三大类别,共40多个险种服务于市场。短期险产品费率及险种变化甚微。后推出短期卡折式及定额保单。现有学生平安系列保险、团体意外险及住院医疗系列、附加险系列、卡折式系列等四大类近40个险种。10年间,累计支付短期险赔款487.2万元,为出险受难家庭提供经济补偿。2005年,实现总保费收入2129万元。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西堡支公司1996年6月,支公司有合同制员工4人,业务规模369万元。当年10月,实施大营销策略,发展个人代理人队伍,招聘个人代理人20多名。1997年,业务规模达到555万元。此后,业务规模每年以近20%的增幅发展。2005年,公司业务规模达2257万元,个人代理人队伍发展到80多人。2002年,营销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展业单位。2004年,团支部获总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分业经营后,公司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规范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坚持“以诚为本,以信立司”的原则,加强对个人代理人的各类培训,建立健全个人代理人管理制度,提高个人代理人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和完善个人代理人售后服务工作。当地社会人均保费由1996年的80多元提高到2005年的400多元,位居全省前列。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