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监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0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环境监测
分类号: X83
页数: 3
页码: 400-402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环境监测、监测装备、监测内容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环境 监测

内容

监测装备
  2003年,永昌县环境监察大队进行标准化建设,配备初级环境监测设备林格曼仪、水质快速测定仪、声级计、酸度计各1台(部)。同时,配备摄像机、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等配套办公设施。
  监测内容
  大气监测主要以县城和河西堡镇为主。县城设立常年性固定监测点,分别为县政府大楼、县建设局大楼、县政府招待所、金属镁厂、王家庄等,定期取样,进行汇总分析。
  水环境监测1986年至2005年,不间断的对县境内北海子、金川峡水库进出水口、迎山坡、南泉、红庙墩、县城自来水厂、县医院、朱王堡卫生院、水源卫生院、水源水管处、宋家沟小学、皇城水库等13个点位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汇总评价。
  噪声监测1998年4月,金昌市环境监测站对永昌县城及工业区的噪声现状进行首次实测。在北海子公园、西北环城路尽头、党校后围栏处、城关二小附近居民楼、电信局楼前、永昌职中、西门外农民住宅区、县公安局、县委后院、县医院后门、粮食局、县政府、312线与西环路交接处、南大街什字、油脂厂、草原站、离合器厂、东关路牌坊处、天寿面粉厂、八一麦芽厂等生活区、工业区、交通区、施工区、农田其他区等共取100个监测点,采取250米×250米网络布点法监测。交通噪声在47.1分贝~65.3分贝之间,工业噪声在48.9分贝~65.6分贝之间,生活区噪声在42.4分贝~66.0分贝之间,施工噪声在41.2分贝~63.0分贝之间,其他噪声在40.4分贝~64.0分贝之间。85%以上的监测点噪声都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居民区、文教区、一类混合区和交通噪声的区域标准。
  污染源监测1991年,主要是对工业企业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监测。1996年,监测范围扩大到城市环境污染的各个方面,对饮用水源进行重点检测。2005年7月,重点对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源(日排水量100吨、COD30千克),处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单位,无污染治理设施或运行不正常、容易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排放有毒气体的企业,生产及存储易燃易爆气体的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存储、运输、使用的单位,主要河流沿岸各类固体废弃物堆放点、废物处置库及尾矿坝(库),群众反复举报的污染企业及曾发生或易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等进行认真排查,监测企业23家,排除了污染事故隐患。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