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03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村镇建设
分类号: F293.2
页数: 2
页码: 388-389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村镇建设、村镇规划、住宅建设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村镇 建设

内容

村镇规划
  中心村规划1991年,县政府统一规划各乡镇、村庄渠、路、林、田、居民点等,每个乡镇、村都实地测量定线规划,绘制1∶10000的规划图。1997年6月,省政府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后,对有条件的部分村社进行规划,规划编制分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1998年开始,县城建局派出技术人员作指导,各乡镇聘用农民技术员开展村社规划,或聘请专业单位作规划。先后完成红山窑乡的马家坪、水泉子村,新城子镇的兆田村,焦家庄乡的水磨关村,城关镇的黄家学、中庄子、金川东村,东寨镇的双桥、新二坝村,南坝乡的祁庄、永安、何家湾村,六坝乡的六坝、八坝、玉宝村,水源镇的胜利、方沟、西沟村,朱王堡镇的朱王堡、梅南、流泉、陈仓、郑家堡村,河西堡镇的河西堡、大寨子、鸳鸯池村等中心村的规划,形成一定的建设规模。村庄与集镇之间的道路、自来水、供电、邮电通信、主要公共建筑、公益设施的配套以及商业服务网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小康住宅等都有合理的布局,功能基本齐全。至2005年,朱王堡镇和水源镇的大部分村委会建起砖混结构办公楼。
  小城镇与集镇规划永昌县从1994年开始展开小城镇和集镇的规划修编、补充完善工作。规划按照具备镇域现状图、集镇总体规划图、集镇现状分析图、集镇建设规划图、集镇工程设施规划图和集镇规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编制。2005年底,全县有四镇一乡完成规划编制,并按规划要求逐步实施。
  河西堡镇总体规划。1991年,河西堡镇政府委托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镇中心区详细规划。2002年,委托陕西省规划设计院对原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9月,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规划方案评审。2004年7月,完成全部规划图文资料,由县政府批准实施。
  朱王堡镇总体规划。1997年2月,朱王堡镇政府委托金昌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规划控制总面积1.5平方千米,建设及中心区规划控制面积0.7平方千米。
  新城子镇总体规划。2004年12月,新城子镇政府委托金昌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修编。2005年6月,镇政府组织规划方案评审会议,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评审会,通过初步评审。至2005年底,正在对规划的编制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1998年,县城建局委托省测绘局第一测绘大队完成红山窑、新城子、焦家庄、东寨、六坝、南坝、水源等7个乡镇政府驻地的1∶1000现状地形图测绘,测图总面积8.11平方千米。
  住宅建设
  1990年前后,农村居民住宅主要是一户住一院,前院后圈,建筑面积较四合院小,适合小家庭住用。1991年,全县农村住宅房屋建筑面积875.78万平方米。1994年,部分村社开始按城市化模式规划,修建封闭式暖廊房(小康样板房)。至1995年,共新建小康样板房4904套,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至1997年,全县共建成小康住宅房7817套。1998年,各乡镇村社开始新建砖木结构农宅,当年建成小康住宅1865套,建成示范点样板40个。1999年至2003年,针对村庄规划滞后,影响建设的突出问题,重点转移到村庄规划和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提高规划建设质量。1999年,建成现代化村庄示范点小康住宅楼44栋。2003年,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宅建设的意见》,各乡镇出台优惠政策组织实施。2004年,全县建设小康房示范点10个,建成农宅2525套,概算总投资10100万元。2005年,建成农村小康住宅9030套。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