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选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0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企业选介
分类号: F279.241
页数: 5
页码: 344-348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企业选介、县属企业、省、市驻永企业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企业 选介

内容

县属企业
  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昌麦芽厂1995年,国营八一农场投资1800万元建成八一麦芽厂,后以17%的股份参股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公司,公司更名。是以啤酒大麦种植、麦芽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制麦企业。初建时,企业年产麦芽1万吨。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投资2875万元建设二期工程,总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2004年,建设三期工程,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企业装配国内制麦行业先进的改进型萨拉丁发芽箱,圆型高效烘干炉,全自动干式加湿空调机组和实时在线监控系统。生产的“金域”牌麦芽,质量符合QB16861—93标准,优级率达到95%以上,产品畅销国内20多家大中型啤酒厂。1997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甘肃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1年,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获农业部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合格证书”。2004年,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4年,被省国家税务总局评为“诚信纳税户”。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
  甘肃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由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北京中农草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共同投资组建。总投资10846万元,是一家以中国农科院草业发展研究中心技术为支撑,集草产品的研究、种植、推广、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投资7000万元完成的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初步形成年1万吨高密度草捆和2万吨苜蓿草颗粒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密度二次草捆、草块、草颗粒,所生产的产品蛋白质含量等各项指标达到出口水平。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基地10万亩,并与种植户签订苜蓿收购合同,统一供种、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确保产品质量,产品投放市场后除供应省内各大养殖企业外,远销全国各地。
  金穗麦芽厂2003年投资3668万元,建成年产2.5万吨的麦芽生产线1条,产品执行GB1686-93标准,注册商标为河西走廊,厂区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至2005年,建成集选粮、浸麦、发芽、烘干、去根五大车间与办公、化验为一体的综合楼,安装各种机电设备160多台(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萨拉丁单层发芽箱和高效烘干炉。年产“河西走廊”牌优级麦芽2.5万吨。
  德赛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1年4月建成,是一个集牧草种植、羔羊繁育、育种推广、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企业。其中养殖基地投入800余万元,种植各类牧草1500余亩、相关精饲料500余亩、种植各种树木1万余株、建有高标准育肥羊舍4幢3600平方米、暖棚羊舍5000平方米、饲料储存库880平方米、青贮池800立方米、修缮节水引水渠24.6千米,开设马路8.2千米。优质肉用母本种羊存栏数已达2100多只,通过人工配授等技术年出栏杂交羔羊1万余只。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无偿发放给当地农户联营饲养。至2005年,公司发展联营养殖户200余家。2003年6月,建成日屠宰羔羊1000只、年屠宰量30万只的现代化肉羊屠宰生产线1条,同时配套建成100吨冷藏库、15吨速冻冷库以及75吨冷冻库,产品销往兰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金昌长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建于1994年,是国内专业从事金属粉体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私营高科技企业。公司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注册资金500万元,固定资产486万元,流动资金320万元。有两条年产50吨金属钴粉和200吨电解镍粉的生产线,其中电解镍粉生产规模居国内第二。2002年,公司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示范企业,电解镍粉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2004年,公司“500吨高品质电解镍粉的规模化生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005年,公司有员工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工程师3人。公司实现产值5200万元,销售收入450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480万元。
  金昌市陇浙炉料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永昌县新城钢厂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扩建的私营企业。公司有年产万吨铬铁的6300千伏安电热矿热炉1台、3吨氧气顶吹转炉1台,150M3/H配套供气制氧站1座。公司占地面积4公顷多,注册资金600万元,固定资产928万元,总资产1608万元,流动资金890万元。公司主导产品有微铬6、10、15、25、低铬50,中铬100、200、400,高铬600、1000等10个牌号系列,产品质量指标符合GB5683-87国标执行标准。铬系列产品在钢铁、石油、化学、国防、机械制造业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产品销往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地。2003年,公司新建1万吨铬铁生产线,实现产量、产值、利税全部翻番。
  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天寿特种面粉厂基础上,于2004年8月通过产权出售、资产重组后建成的私营企业。公司位于312国道和212省道交汇处,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8628平方米,资产总额达16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86万元,从业人员8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名。年产各种专用面粉1.2万吨,高品质等级粉1.8万吨。主要产品有饺子粉、馒头粉、拉面专用粉,高筋雪花粉等多种专用面粉和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等系列等级粉,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位于朱王堡镇乡镇企业绿色工业示范园区,2003年创办,有职工120人,建成年产5万吨面粉和1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各1条,资产总额4031万元。2004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实现利税290万元。2005年,新建年产2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总投资4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流动资金3300万元。公司总规模达到年产优质面粉及副产品5万吨、啤酒麦芽3万吨,年产值达到16500万元,实现利润1190万元,应缴税金360万元,加工当地及周边地区小麦5万吨,啤酒大麦3.75万吨,安置就业人员180人。
  清河麦芽厂位于朱王堡镇乡镇企业绿色工业示范园区,1999年建成,经过2002年和2004年两次扩建,生产规模达到年生产啤酒麦芽2万吨。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780万元,流动资金700万元,职工140人。2004年完成产值1120万元,销售收入999万元,实现利税110万元。产品达到QB1686—93标准。产品主要销往四川、吉林、湖南、云南、河北、河南等地。2005年,企业年总产值达5000万元,实现利润650万元,应缴税金160万元。收购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生产的啤酒大麦2.5万吨,安置就业人数达到200人。
  省、市驻永企业
  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河西堡镇,1965年8月建成投产。1991年5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2台10万千瓦改扩建工程列入国家当年新开工56个能源项目,省政府将工程列入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由电力部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由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省电力局火电工程公司等单位建筑安装,由省电力工业局电力实验研究所负责调试。工程主辅设备均为国产设备,锅炉为北京巴威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410吨/时自然循环气泡炉,汽轮发电机组由北京重型电机厂生产,主要辅助设备由能源成套设备局供应。1991年6月,改扩建工程开工。1992年11月,1号机组投产。1993年9月,2号机组投产,总装机容量达29.9万千瓦。
  1996年6月,永昌电厂成为甘肃康发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单位——永昌分公司。2002年9月,康发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解体,永昌康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2年12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永昌电厂划归新组建的大唐集团公司。2004年9月,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签订了永昌电厂整体改制框架协议,将永昌电厂改制为由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控股(75%)、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参股的(25%)的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2月,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河西堡镇。1991年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以纯碱扩建改造为重点,开始“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1992年4月,年产10万标准立方米煤制气工程破土动工。7月,年产12万吨磷二氨工程单项工程合成氨装置开工建设。9月,被化工部批准为大Ⅱ型企业,名列全国五百家大型化工企业行列。1993年5月,投资50万元,入股中国纯碱工业协会速达碱业有限公司,后又与速达碱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甘肃省化工工贸公司。5月,投资250万元,与省建总公司在厦门联合开办华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投资1000万元,扩大联碱生产规模。1995年9月,12万吨/年磷氨项目合成氨装置工程竣工。1996年10月磷酸、磷氨装置开工建设。1997年12月,6万吨/年磷酸、12万吨/年磷氨工程开始投料试车,于1999年12月竣工验收。工程批准概算总投资51271万元,实际投资59362万元。2000年8月,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金昌市政府等5家股东共同投资组建的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000年9月,引进德国麦索公司技术和关键设备的5万吨/年硫酸钾项目。2001年5月,1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节能项目全部竣工,实际工程总投资1835.77万元。2004年7月,“三改六”(合成氨装置填平补齐工程)工程全部完工投产,完成工程总投资9081.64万元。2005年7月,18万吨磷二氨扩能改造项目完成工程总投资2061万元。
  至2005年,金化(集团)公司已发展为以化肥为基础,化工为主导的大型综合化工企业,复合肥、纯碱生产能力居西北地区之首,磷二氨生产工艺和自控程度居世界先进水平,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奔马”牌商标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复合肥、纯碱、磷二氨荣获“陇货精品”和“甘肃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
  酒泉钢铁公司河西堡铁厂位于河西堡镇,1969年建成投产。1993年2月,更名为酒泉钢铁公司河西堡铁厂。2004年1月,根据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属地化管理精神,河西堡铁厂移交金昌市管理。企业总资产26679.82万元,其中流动资金13659.65万元,固定资产12957.67万元,无形资产62.5万元。
  河西堡铁厂已形成从采、选、烧、炼到铸造以及水泥生产等生产体系。自有矿源基地东大山铁矿,年采矿能力15万吨。选矿系统有2.7×2.1米球磨机2台,有2.1×3.6米球磨机1台,年处理原矿能力50万吨。烧结系统有25.34平方米烧结机1台,年产烧结矿34万吨。球团系统有5平方米竖炉1座,年产球团矿20万吨。炼铁系统有120立方米高炉2座,有380立方米高炉1座,年产生铁40万吨、铸铁管5000吨。硅酸盐水泥年产8万吨的生产线以及相配套的风、水、电、气、机械加工、汽车运输等辅助设施。主导产品有铸造生铁(执行标准GB718—82)、炼钢生铁(执行标准GB717—82)、炉渣、Dg100mm~Dg600mm铸铁管、井壁管和铸造件、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2003年,企业首次跻身“甘肃工业60强”,排名第54位。2004年,企业被评选为“甘肃工业100强”,排名第50位。
  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11月,金昌八一水泥厂、永昌县水泥厂、金昌水泥厂、永昌县骊靬水泥厂四家企业通过自愿联合、资产重组的方式组建而成。总部位于河西堡镇,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属国家中型企业。公司有4个水泥生产分厂,8个参股子公司,总资产4亿元,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各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水泥、抗硫水泥以及系列膨润土产品。年生产各等级水泥80万吨、系列膨润土5万吨、石灰石开采100万吨,包装袋3000万条,汽车运输能力500万吨,是甘肃省水泥骨干企业、金昌市重要建材企业。公司先后被授予“甘肃省优秀企业”、“甘肃百强企业”、“AAA级信用企业”。2005年,被甘肃省银行业协会评为“诚信客户”,被省经委确定为“首批清洁文明生产试点企业”,“丝路牌”商标连续5年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