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门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01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工业门类
分类号: F239.62
页数: 6
页码: 339-344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工业门类、能源、冶金、建材、化工、等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工业 门类

内容

能源
  煤炭县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城关镇和南坝乡。1991年,全县有煤矿企业109家。1992年至2004年,县政府依法先后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多家煤矿。2005年,全县有煤矿企业21家,共30对矿井。其中,国有煤矿有永昌县马营沟煤矿,集体煤矿有新城子镇煤矿、新城子镇第二煤矿、头沟大坂煤矿、新城子镇陆沟煤矿、新华煤矿,私营煤矿有永红第二煤矿、昌青煤矿等15家。1991年,全县完成原煤产量27.69万吨。2005年,完成原煤产量31.5万吨。
  永昌县马营沟煤矿矿井位于西大坂煤田中部的新城子镇辖区,企业总资产1270万元。矿井于1958年投产,企业职工387人,年设计生产能力24万吨,有茨沟矿区、煤墩子矿区、下泉沟矿区3个井田组成。1991年生产原煤5.6万吨,销售8.9万吨,销售收入182.4万元。2005年生产原煤3.07万吨,销售3.07万吨,销售收入402.7万元。最高年生产原煤18万吨,产品销往省内外。
  电力有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两类。火力发电的有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水力发电主要有皇城、头坝一号、二号、三号、金川峡等5座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4850千瓦。从1998年开始,县政府投资13045万元对全县电网工程进行改造。2005年,全县有变电所12座,变压器2209台,输电线路1288.47千米,电网覆盖全县各乡镇。1991年,全县小水电发电量2003万千瓦时,2005年,小水电发电量7108万千瓦时。
  冶金
  2005年,县内有冶金企业9家,其中国有企业有河西堡铁厂,其他8家均为私营企业。私营冶金企业中,有铁合金加工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6.2万吨,累计产量1.48万吨,完成工业增加值2172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5%。铬铁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2万吨。
  硅铁生产企业6家。永昌华通铁合金厂建于1989年,原为县水电局所建的头坝硅铁厂。1998年企业拍卖重组,由西安华通工业公司整体收购,注册资金300万元,总资产270万元,主要产品为75#硅铁和锰铁。2003年,企业淘汰沿用多年的1800千伏安、2500千伏安的熔炼电炉,投资460万元新建6300千伏安的熔炼电炉1座,产量由2003年的2500吨提高到2005年的1万吨。永昌陇兴炉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建成,主导产品为75#硅铁,年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主要生产设备有6300千伏安熔炼炉及配套设施。注册资金280万元,流动资金220万元。永昌大成炉料有限公司于2005年注册成立,系租赁永昌陇兴炉料有限公司6300千伏安电炉及辅助配套设施建成。闽航铁合金厂建于2004年,由浙江客商租赁河西堡铁厂东大山矿区闲置厂房投资新建,主导产品为硅铁,2005年停产。水源铁合金厂始建于1992年,为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金属硅,部分产品销往国外,2002年,经技术改造,转产硅钙、硅钡合金,2005年,新建6300千伏安矿热炉生产线1条,投资120万元新上布袋式过滤环保设施1套,企业固定资产560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永昌昌兴碳化硅有限公司是由甘肃省电力多种经营(集团)公司和县供电公司共同投资经营的股份制企业,1992年建成投产,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产碳化硅7000吨,至2003年,累计上交国家税金280万元,2004年停产。
  铬铁生产企业为金昌陇浙炉料有限公司,是在原永昌县新城轧钢厂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于2001年改建而成。2002年,公司改扩建6300千伏安矿热炉1台,3吨氧气顶吹转炉1台。2004年,新建成6300千伏安矿热炉1台,改建180立方米/小时配套供气制氧系统2组,转炉和矿热炉配套环保除尘系统2套。设计年生产高碳铬铁2万吨、转炉吹氧中铬二佰1.2万吨,年用铬矿5万吨。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722万元。
  此外,2004年建成的永昌县汇通福利有限公司,设计生产产品为富锰渣,因环保设施不达标,未能投产。
  建材
  水泥1991年,县内水泥生产企业有永昌县水泥厂和金昌八一水泥7。1993年,永昌县骊靬水泥厂建成投产,总投资850万元,年设计生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5万吨。1999年11月,永昌县水泥厂、金昌八一水泥厂、永昌县骊靬水泥厂和金昌水泥厂四家企业通过自愿联合、资产重组的方式组建成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全县有国有水泥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能力88万吨,其中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80万吨,河西堡铁厂水泥厂年生产能力8万吨。
  石材主要有大理石和花岗岩等。花岗岩主要分布在金川西村圣容寺一带。1991年后,城关镇、东寨镇建起石料厂,生产建筑用石子、石材,烧制白灰等。城关镇砂石料分布在青沙沟、金川河坝、金川西以及城郊部分漏沙地下,均为洪积砂砾石,是优良的建筑材料。2005年,位于工业示范区的永昌石材厂生产花岗岩、大理石板材。
  砖瓦1991年,全县各乡镇均建有砖瓦厂,生产青砖、红砖、空心砖、青瓦和红瓦等。2005年,全县有砖瓦生产企业15家,生产标准砖17679万块。地面砖生产企业有永昌祥宇水磨石建材厂和城关彩色路面砖厂。
  陶瓷金昌建筑陶瓷厂主要生产墙面砖、地板砖等。红山窑乡村民利用当地陶土资源,生产瓦件及缸、罐、盆等器具,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周边地区。
  化工
  国有化工企业有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磷酸二氨、复混肥、工业纯碱、食用碱、工业氯化氨、碳酸氢氨、过磷酸钙、农用氯化铵等。私营化工企业中,河西堡镇博瑞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氟化钠等精细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六坝乡有磷肥厂2家,其中兴农磷肥厂年产过磷酸钙2000吨,宏盛磷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过磷酸钙2300吨。南坝乡益民磷肥厂年生产过磷酸钙1000吨。
  非金属开采
  萤石主要分布在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东寨镇、城关镇及南坝乡。新城子镇有新城子镇萤石矿和兆田村萤石矿。焦家庄乡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早露沟、头沟、半截沟、火烧沟和二沟,年开采量3.4万吨。城关镇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系的照面山和火烧沟,年开采量6350吨。南坝乡萤石年开采量5000吨。1996年5月,县东部工业示范区新建永昌县矿粉厂,年生产萤石精矿粉1000吨。2001年7月,新建股份制企业南坝乡金磊矿业公司,年生产萤石精矿粉4000吨。东寨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井尔(与头坝相对的祁连山北麓)、火烧沟,年开采量800至2100吨。2005年,全县萤石开采量13.39万吨。
  膨润土主要分布在河西堡镇和城关镇。1990年,河西堡镇进行开采,年生产粘土4500吨。2005年,河西堡镇膨润土厂实施1000吨白炭黑项目技改工程。
  金属加工
  1991年至2005年,县内原有的金属加工企业永昌县离合器厂和永昌县铁工厂,经改制后企业转产或破产,私营金属加工企业逐步增多。恒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建于1986年,是一家集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私营企业。企业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53万元,流动资金252万元,各类大中型设备160多台。年产“恒源”、“冬乐”牌系列烤箱炉及“恒源”牌各种农机具4.5万台,年销售量2650多万元,年纳税额100万元。生产的“金恒源”牌系列烤箱炉及“恒源”牌农机具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商标证书,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专利证书。勤奋农机制造厂位于朱王堡镇流泉村,是以农机具加工为主的私营独资企业,1999年建成,2003年企业扩建后,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6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主要生产2BF—9型种肥分层播种机、2F—9型深层播肥机、93ZF—530型多功能铡草粉碎机、7C—1.5型四轮挂车、1LF—130型翻转犁等十多种农机具,其中5TY—130型小麦综合脱扬机获“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金元农机公司于1996年建成,主要生产各类农机具。此外,各乡镇均有个体户从事小型金属农机具加工。
  地毯、轻纺
  主要生产企业为永昌县亚美地毯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永昌县地毯厂的基础上于2005年以产权转让形式改制后建成的私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609台(套),下设5个车间,12个加工分厂,有图案设计、染色、织毯、平毯、洗毯、剪花、整修等主要生产工序。1991年,加工地毯4469平方米。1995年开始,实行以公司为龙头、乡村为加工基地、牧区为原料基地的经营模式。2000年,公司取得进出口资格证书。2004年,被市经济贸易局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被市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体系A级企业。2005年,加工地毯5801平方米。此外,位于水源镇的金昌市第二毛纺厂除生产各类毛线外,也生产地毯。
  造纸、印刷、包装
  造纸永昌县造纸工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水源、朱王堡、城关、红山窑等乡镇先后建起造纸厂12家,引进造纸设备,进行机械化生产,主要生产瓦楞纸、黄板纸、包装纸、卫生纸、油光纸等系列产品。1991年,全县产纸3512吨。2000年后,部分中小型造纸厂因环保质量不达标,相继停产。2001年,永昌宇华纸业有限公司经过扩建、改造,生产规模、环保质量达标,2003年生产浆纸板3606吨,2004年生产浆纸板4235吨,生活用纸289吨。2005年底,金昌市晨光造纸厂、永昌县民用纸品厂、永昌绿洲源纸业公司、宋家沟造纸厂等4家企业均已关停。
  印刷1991年,永昌县印刷厂(又名金昌市印刷厂)属县属国有企业,设印刷、装订、制版、照相等车间,承印报纸、杂志、精装书刊、商标卡片、彩色封面、塑料烫金、各种封袋、表格单据、社会零星等印刷品。2000年后,印刷业务逐年减少。2005年12月,改制为私营企业。
  包装永昌县三利包装厂主要生产包装纸箱等产品,2004年改制为私营企业。顺发塑编厂,主要生产塑料编织袋,年产量1000万条。
  农副产品加工
  麦芽加工1995年,国营八一农场投资建成八一麦芽厂。至2005年,先后建成烟台麦芽厂永昌分厂、金穗麦芽厂、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清河麦芽厂等7家啤酒麦芽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
  面粉加工1991年,县城居民面粉供应主要由县劳动服务公司加工生产,不足部分从河西堡面粉厂调运。1993年,永昌县天寿面粉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牛肉面专用粉、馒头粉、家庭专用粉、饺子粉、挂面粉、高筋雪花粉等9个品种。2005年,县内有一定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有新世纪面粉厂、天河面业有限公司、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等28家私营企业。农村各乡镇、村社均有个体面粉加工点。
  油脂加工永昌县榨油厂为县属国有企业,1992年改称为永昌县油脂化工厂。主要产品有“天泉”牌系列色拉油、一级精炼油、二级胡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麻籽油、棉花油等。2004年,永昌县油脂化工厂通过剥离分立,组建私营企业永昌县植物油有限公司。此外,农村各乡镇均设有个体榨油坊。
  羊肉加工2005年,以德赛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肉用羔羊30万只,生产羊肉系列产品4500吨。
  饲草料加工1996年,县粮食局所属的饲料公司年生产饲料1万吨,1997年2月,更名为永昌县振昌饲料公司,加工生产颗粒饲料,2003年6月,公司破产,财产变卖。2000年,引进建成中农草业公司、杨柳青草业公司等草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草粉、草捆、草颗粒5万吨。
  亚麻加工1985年至1986年,先后建成东寨亚麻厂、朱王堡镇亚麻厂、北海子乡小坝村亚麻厂,主要生产长麻和二麻,其中东寨亚麻厂生产的二粗麻全部出口。1995年前后,企业均因缺乏原料而停产。
  酿酒县内白酒生产企业有金昌酒厂和永昌酒厂。金昌酒厂位于河西堡镇,建于1985年,为河西堡镇办集体企业。1998年,改制为私营独资企业。占地面积1.6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2500吨。以生产白酒、保健酒为主,是金昌市最早取得白酒生产资格的企业。主要产品有玉泉液、沁园春、圣容等系列白酒和帝王春、功夫、沙棘养生酒系列保健酒共20多个品种。产品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科技新产品、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和“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永昌酒厂位于县东部工业示范区,属招商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2001年建成,2005年投产。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投资600多万元,建成发酵池2栋40座,罐装车间1栋,储酒库及成品库2栋,年产白酒500多吨。主要产品有“走廊风情”牌的盛世永昌、金永昌、骄子、走廊坊等系列白酒。
  食品加工县内食品加工主要为食醋、酱油、辣酱、淀粉、粉条、烤饼等。金昌市三彩食品厂建于1988年,位于河西堡镇车站路中段,建筑面积1990平方米,总投资85万元,其中生产设施44万元,年产系列食醋400吨,系列酱油200吨,产品多次获市县优质产品称号。金位辣酱厂位于朱王堡镇,主要生产“金位”牌辣酱。雪龙淀粉厂位于新城子镇,2003年建成,主要生产淀粉、粉丝、粉条,年产量4000吨。红山窑乡富鑫淀粉厂、晶溢淀粉厂,南坝乡何家湾淀粉厂等企业均生产淀粉、粉条。庞氏烤饼店位于县城云川路,建于1990年,是一家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产品主要用小麦粉、清油、鸡蛋等,通过传统发酵方式,精烤细作而成,色泽金黄,香酥可口,品种有玫瑰饼、香豆饼、胡麻饼、锅盔等,是永昌特色食品。
  蔬菜储运、加工2005年,县内从事蔬菜加工、储运、保鲜的企业有绿洲源果蔬恒温保鲜公司、红山脱水蔬菜厂、宏伟果蔬有限公司等10家,年加工、储运能力10万吨。
  其他
  县内火柴生产企业有祁连火柴厂、裕兴火柴厂。矿泉水生产企业有天富矿泉水公司。皮革加工企业有隆昌鞋业公司。被服生产企业有永昌县被服厂、河西堡被服厂、金昌佳丽服装厂。木器加工企业有永昌县木器家具厂。至2005年,这些企业部分已改制、转产,部分继续生产。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