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工业建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3012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工业建筑业
分类号: F239.62;F426.9
页数: 22
页码: 334-355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永昌县实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宏观上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微观上招商引资、改革体制、优化组合、多点膨胀,工业建筑业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工业 建筑业

内容

1991年后,永昌县实施“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宏观上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微观上招商引资、改革体制、优化组合、多点膨胀。通过简政放权、承包经营、兼并联合、破产拍卖、租赁经营、股份制改革等措施,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一批技术新、产品新、机制活、市场大、效益好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至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991年,全县有工业企业327个,工业总产值10367.9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9个,工业总产值3670.1万元;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28个,工业总产值1444.3万元;农村工业企业290个,工业总产值5149.6万元。
  1996年,全县有工业企业690个,工业总产值68691万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12个,工业总产值6248万元,工业销售产值619万元;集体工业企业678个,工业总产值62443万元,工业销售产值58885万元。
  2000年,全县有县属工业企业592个,工业总产值8105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70321万元。其中:国有经济工业企业6个,工业总产值650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6425万元;非国有经济工业企业586个,工业总产值7455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63896万元。非国有经济工业企业中:城镇集体工业企业19个,工业总产值15083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4481万元;农村工业企业567个,工业总产值59467万元,工业销售产值49415万元。
  2005年,全县有县属工业企业663个,工业总产值179082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62335万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29个,工业总产值70672万元,工业销售产值66466万元)。其中:国有经济工业企业8个,工业总产值11056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0949万元;非国有经济工业企业655个,工业总产值168026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51386万元。非国有经济工业企业中:城镇集体工业企业5个,工业总产值15618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5419万元;农村工业企业650个,工业总产值152408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35967万元。
  第一节 工业示范区
  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先后建起和发展形成的部、省级工业示范园区有永昌县工业示范区、朱王堡镇乡镇企业绿色工业示范园区和河西堡镇工业企业示范区。本节仅记述永昌县工业示范区。
  永昌县工业示范区始建于1992年,位于县城以东2千米处,国道045线(连霍高速公路)北侧,三步两道桥以西,高家山以南。以国道312线为中轴线,东西延伸,南北拓展,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分为农副产品加工区、有色金属加工区、高新技术项目区、仓储用地区、预留项目发展区。1994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2年,被省经贸委批准为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园区。2003年,被省乡企局批准为全省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先后被省、市政府命名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示范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示范区”。
  机构设置
  1994年10月,县委、县政府成立永昌县工业示范区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乡企局、计委、城建局、土管局、税务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乡企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处理日常工作,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审批,一枚公章办事,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机制。1995年10月,成立了永昌县工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乡镇企业的副县长任主任,配备专职副主任,并抽调5名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示范区事务。1996年,成立中国共产党永昌工业区委员会,由分管副县长任书记。核定编制6人,单位经费及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款。2004年,增编为10人,设党委书记、主任、副主任各1名,下设办公室、项目发展部和城建环保部。
  规划建设
  建设初期,县委、县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的模式和“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工业示范区建设目标,采取“分步实施、逐步配套”的措施,建设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工程。1992年至1993年,县水电局、邮电局先后投入资金1700万元,架设4.5千米的高低压输电线路,开通程控自动电话。1996年,县委、县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平整示范区人行道,植树5000余株,形成国道两侧长4.5千米、宽4米的绿化带。8月,县政府制定《关于加快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永昌工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从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投资商优惠政策,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职带薪创办企业。1998年6月,县政府投资260万元,打130米深水机井1眼,新建500立方米清水池1座,架设口径110毫米供水主管道5千米,建成日供水能力2200立方米,年供水量80万立方米的示范区供排水公司,实现统一供水。2000年10月,金昌供电局投资3000万元,在示范区新建110千伏变电所1座,解决示范区新建项目的用电问题。2002年6月,县政府投资350万元,建设示范区排水工程,架设500毫米砼管线2.6千米,400毫米钢焊管1.1千米的排水主管线,并建一级泵站1座,形成日处理污水3000吨,年排污120万吨的能力,工程预计排污年限30年,于2005年2月竣工。2003年5月,投资10万元,修建、铺设示范区内支线道路1千米,并投资7万元,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
  入驻企业
  1992年,按照集中连片、集约经营的方针,全县重点乡镇企业都集中在示范区内建设。至1995年,先后建成天寿特种面粉厂、花岗岩板材厂、化工建材厂、天富矿泉水公司、金昌建筑陶瓷厂、烟台麦芽厂永昌分厂、陇昌镁业有限公司、永昌喷铸管厂、八一麦芽厂、永昌水泥制品厂、永东预制构件厂、永昌岩棉厂、骊靬水泥厂、昌兴碳化硅公司、永东磷肥有限公司、永昌轧钢股份有限公司、永昌复合塑料编织袋厂、永昌火柴厂、永昌塑料包装材料厂、永昌中大防水材料厂、东水泉造纸厂、振昌饲料公司、金永橡塑制品厂、金昌福海石油树脂有限公司、新城钢铁公司、永昌煤炭工业公司、永昌焦化厂、富康磷肥公司、东升预制构件厂等工业企业。1996年后,县委、县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永昌工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有多家新、续、改、扩建项目在区内落户。2000年后,入驻工业区的20家国营、集体企业,经过几年的改制、改组,改制企业17家。其中出售企业有乡企轧钢厂、天富矿泉水公司、永昌石油液化气供应站、天寿特种面粉厂、建兴花岗岩板材厂等8家,破产企业有原计委板材厂、振昌饲料公司和永昌火柴厂,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有莫高股份金昌啤酒原料分公司和烟台麦芽厂永昌分厂。化工建材厂、永昌岩棉厂等4家企业营业执照登记为集体企业,实为私营企业。
  2005年底,示范区内建成和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落户企业130多家,其中工业企业40多家,初步形成了以啤酒麦芽加工、面粉加工、羔羊肉加工、饲草加工、金属冶炼及金属粉末加工等为主导产业,以莫高股份金昌啤酒原料分公司、天寿特种面业有限公司、中农草业公司、德赛羊业公司、长庆金属粉末公司、陇浙炉料公司、天源矿业公司等为重点企业,生产铬铁、硅铁、碳化硅、镍粉、钴粉、火柴、塑料编织袋、农机具、啤酒麦芽、苜蓿草粉、草颗粒、特种面粉、羔羊肉、矿泉水等30多个品种的乡镇工业体系。2005年,示范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89310万元,完成企业增加值17580万元,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36044万元、工业增加值9555万元。实现经营收入77660万元,实现利润4280万元,上缴税金970万元。
  第二节 工业门类
  能源
  煤炭县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城关镇和南坝乡。1991年,全县有煤矿企业109家。1992年至2004年,县政府依法先后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多家煤矿。2005年,全县有煤矿企业21家,共30对矿井。其中,国有煤矿有永昌县马营沟煤矿,集体煤矿有新城子镇煤矿、新城子镇第二煤矿、头沟大坂煤矿、新城子镇陆沟煤矿、新华煤矿,私营煤矿有永红第二煤矿、昌青煤矿等15家。1991年,全县完成原煤产量27.69万吨。2005年,完成原煤产量31.5万吨。
  永昌县马营沟煤矿矿井位于西大坂煤田中部的新城子镇辖区,企业总资产1270万元。矿井于1958年投产,企业职工387人,年设计生产能力24万吨,有茨沟矿区、煤墩子矿区、下泉沟矿区3个井田组成。1991年生产原煤5.6万吨,销售8.9万吨,销售收入182.4万元。2005年生产原煤3.07万吨,销售3.07万吨,销售收入402.7万元。最高年生产原煤18万吨,产品销往省内外。
  电力有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两类。火力发电的有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水力发电主要有皇城、头坝一号、二号、三号、金川峡等5座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4850千瓦。从1998年开始,县政府投资13045万元对全县电网工程进行改造。2005年,全县有变电所12座,变压器2209台,输电线路1288.47千米,电网覆盖全县各乡镇。1991年,全县小水电发电量2003万千瓦时,2005年,小水电发电量7108万千瓦时。
  冶金
  2005年,县内有冶金企业9家,其中国有企业有河西堡铁厂,其他8家均为私营企业。私营冶金企业中,有铁合金加工企业5家,年生产能力6.2万吨,累计产量1.48万吨,完成工业增加值2172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5%。铬铁生产企业1家,年生产能力2万吨。
  硅铁生产企业6家。永昌华通铁合金厂建于1989年,原为县水电局所建的头坝硅铁厂。1998年企业拍卖重组,由西安华通工业公司整体收购,注册资金300万元,总资产270万元,主要产品为75#硅铁和锰铁。2003年,企业淘汰沿用多年的1800千伏安、2500千伏安的熔炼电炉,投资460万元新建6300千伏安的熔炼电炉1座,产量由2003年的2500吨提高到2005年的1万吨。永昌陇兴炉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建成,主导产品为75#硅铁,年设计生产能力1万吨,主要生产设备有6300千伏安熔炼炉及配套设施。注册资金280万元,流动资金220万元。永昌大成炉料有限公司于2005年注册成立,系租赁永昌陇兴炉料有限公司6300千伏安电炉及辅助配套设施建成。闽航铁合金厂建于2004年,由浙江客商租赁河西堡铁厂东大山矿区闲置厂房投资新建,主导产品为硅铁,2005年停产。水源铁合金厂始建于1992年,为股份制企业,主要生产金属硅,部分产品销往国外,2002年,经技术改造,转产硅钙、硅钡合金,2005年,新建6300千伏安矿热炉生产线1条,投资120万元新上布袋式过滤环保设施1套,企业固定资产560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永昌昌兴碳化硅有限公司是由甘肃省电力多种经营(集团)公司和县供电公司共同投资经营的股份制企业,1992年建成投产,固定资产1200万元,年产碳化硅7000吨,至2003年,累计上交国家税金280万元,2004年停产。
  铬铁生产企业为金昌陇浙炉料有限公司,是在原永昌县新城轧钢厂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于2001年改建而成。2002年,公司改扩建6300千伏安矿热炉1台,3吨氧气顶吹转炉1台。2004年,新建成6300千伏安矿热炉1台,改建180立方米/小时配套供气制氧系统2组,转炉和矿热炉配套环保除尘系统2套。设计年生产高碳铬铁2万吨、转炉吹氧中铬二佰1.2万吨,年用铬矿5万吨。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722万元。
  此外,2004年建成的永昌县汇通福利有限公司,设计生产产品为富锰渣,因环保设施不达标,未能投产。
  建材
  水泥1991年,县内水泥生产企业有永昌县水泥厂和金昌八一水泥7。1993年,永昌县骊靬水泥厂建成投产,总投资850万元,年设计生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5万吨。1999年11月,永昌县水泥厂、金昌八一水泥厂、永昌县骊靬水泥厂和金昌水泥厂四家企业通过自愿联合、资产重组的方式组建成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全县有国有水泥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能力88万吨,其中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能力80万吨,河西堡铁厂水泥厂年生产能力8万吨。
  石材主要有大理石和花岗岩等。花岗岩主要分布在金川西村圣容寺一带。1991年后,城关镇、东寨镇建起石料厂,生产建筑用石子、石材,烧制白灰等。城关镇砂石料分布在青沙沟、金川河坝、金川西以及城郊部分漏沙地下,均为洪积砂砾石,是优良的建筑材料。2005年,位于工业示范区的永昌石材厂生产花岗岩、大理石板材。
  砖瓦1991年,全县各乡镇均建有砖瓦厂,生产青砖、红砖、空心砖、青瓦和红瓦等。2005年,全县有砖瓦生产企业15家,生产标准砖17679万块。地面砖生产企业有永昌祥宇水磨石建材厂和城关彩色路面砖厂。
  陶瓷金昌建筑陶瓷厂主要生产墙面砖、地板砖等。红山窑乡村民利用当地陶土资源,生产瓦件及缸、罐、盆等器具,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周边地区。
  化工
  国有化工企业有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磷酸二氨、复混肥、工业纯碱、食用碱、工业氯化氨、碳酸氢氨、过磷酸钙、农用氯化铵等。私营化工企业中,河西堡镇博瑞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氟化钠等精细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六坝乡有磷肥厂2家,其中兴农磷肥厂年产过磷酸钙2000吨,宏盛磷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过磷酸钙2300吨。南坝乡益民磷肥厂年生产过磷酸钙1000吨。
  非金属开采
  萤石主要分布在新城子镇、红山窑乡、焦家庄乡、东寨镇、城关镇及南坝乡。新城子镇有新城子镇萤石矿和兆田村萤石矿。焦家庄乡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早露沟、头沟、半截沟、火烧沟和二沟,年开采量3.4万吨。城关镇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系的照面山和火烧沟,年开采量6350吨。南坝乡萤石年开采量5000吨。1996年5月,县东部工业示范区新建永昌县矿粉厂,年生产萤石精矿粉1000吨。2001年7月,新建股份制企业南坝乡金磊矿业公司,年生产萤石精矿粉4000吨。东寨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东井尔(与头坝相对的祁连山北麓)、火烧沟,年开采量800至2100吨。2005年,全县萤石开采量13.39万吨。
  膨润土主要分布在河西堡镇和城关镇。1990年,河西堡镇进行开采,年生产粘土4500吨。2005年,河西堡镇膨润土厂实施1000吨白炭黑项目技改工程。
  金属加工
  1991年至2005年,县内原有的金属加工企业永昌县离合器厂和永昌县铁工厂,经改制后企业转产或破产,私营金属加工企业逐步增多。恒源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建于1986年,是一家集加工、制造为一体的私营企业。企业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53万元,流动资金252万元,各类大中型设备160多台。年产“恒源”、“冬乐”牌系列烤箱炉及“恒源”牌各种农机具4.5万台,年销售量2650多万元,年纳税额100万元。生产的“金恒源”牌系列烤箱炉及“恒源”牌农机具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商标证书,并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专利证书。勤奋农机制造厂位于朱王堡镇流泉村,是以农机具加工为主的私营独资企业,1999年建成,2003年企业扩建后,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6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主要生产2BF—9型种肥分层播种机、2F—9型深层播肥机、93ZF—530型多功能铡草粉碎机、7C—1.5型四轮挂车、1LF—130型翻转犁等十多种农机具,其中5TY—130型小麦综合脱扬机获“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金元农机公司于1996年建成,主要生产各类农机具。此外,各乡镇均有个体户从事小型金属农机具加工。
  地毯、轻纺
  主要生产企业为永昌县亚美地毯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永昌县地毯厂的基础上于2005年以产权转让形式改制后建成的私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609台(套),下设5个车间,12个加工分厂,有图案设计、染色、织毯、平毯、洗毯、剪花、整修等主要生产工序。1991年,加工地毯4469平方米。1995年开始,实行以公司为龙头、乡村为加工基地、牧区为原料基地的经营模式。2000年,公司取得进出口资格证书。2004年,被市经济贸易局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被市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体系A级企业。2005年,加工地毯5801平方米。此外,位于水源镇的金昌市第二毛纺厂除生产各类毛线外,也生产地毯。
  造纸、印刷、包装
  造纸永昌县造纸工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水源、朱王堡、城关、红山窑等乡镇先后建起造纸厂12家,引进造纸设备,进行机械化生产,主要生产瓦楞纸、黄板纸、包装纸、卫生纸、油光纸等系列产品。1991年,全县产纸3512吨。2000年后,部分中小型造纸厂因环保质量不达标,相继停产。2001年,永昌宇华纸业有限公司经过扩建、改造,生产规模、环保质量达标,2003年生产浆纸板3606吨,2004年生产浆纸板4235吨,生活用纸289吨。2005年底,金昌市晨光造纸厂、永昌县民用纸品厂、永昌绿洲源纸业公司、宋家沟造纸厂等4家企业均已关停。
  印刷1991年,永昌县印刷厂(又名金昌市印刷厂)属县属国有企业,设印刷、装订、制版、照相等车间,承印报纸、杂志、精装书刊、商标卡片、彩色封面、塑料烫金、各种封袋、表格单据、社会零星等印刷品。2000年后,印刷业务逐年减少。2005年12月,改制为私营企业。
  包装永昌县三利包装厂主要生产包装纸箱等产品,2004年改制为私营企业。顺发塑编厂,主要生产塑料编织袋,年产量1000万条。
  农副产品加工
  麦芽加工1995年,国营八一农场投资建成八一麦芽厂。至2005年,先后建成烟台麦芽厂永昌分厂、金穗麦芽厂、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清河麦芽厂等7家啤酒麦芽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
  面粉加工1991年,县城居民面粉供应主要由县劳动服务公司加工生产,不足部分从河西堡面粉厂调运。1993年,永昌县天寿面粉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牛肉面专用粉、馒头粉、家庭专用粉、饺子粉、挂面粉、高筋雪花粉等9个品种。2005年,县内有一定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有新世纪面粉厂、天河面业有限公司、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等28家私营企业。农村各乡镇、村社均有个体面粉加工点。
  油脂加工永昌县榨油厂为县属国有企业,1992年改称为永昌县油脂化工厂。主要产品有“天泉”牌系列色拉油、一级精炼油、二级胡麻油、菜籽油、大豆油、葵花籽油、麻籽油、棉花油等。2004年,永昌县油脂化工厂通过剥离分立,组建私营企业永昌县植物油有限公司。此外,农村各乡镇均设有个体榨油坊。
  羊肉加工2005年,以德赛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肉用羔羊30万只,生产羊肉系列产品4500吨。
  饲草料加工1996年,县粮食局所属的饲料公司年生产饲料1万吨,1997年2月,更名为永昌县振昌饲料公司,加工生产颗粒饲料,2003年6月,公司破产,财产变卖。2000年,引进建成中农草业公司、杨柳青草业公司等草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草粉、草捆、草颗粒5万吨。
  亚麻加工1985年至1986年,先后建成东寨亚麻厂、朱王堡镇亚麻厂、北海子乡小坝村亚麻厂,主要生产长麻和二麻,其中东寨亚麻厂生产的二粗麻全部出口。1995年前后,企业均因缺乏原料而停产。
  酿酒县内白酒生产企业有金昌酒厂和永昌酒厂。金昌酒厂位于河西堡镇,建于1985年,为河西堡镇办集体企业。1998年,改制为私营独资企业。占地面积1.63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2500吨。以生产白酒、保健酒为主,是金昌市最早取得白酒生产资格的企业。主要产品有玉泉液、沁园春、圣容等系列白酒和帝王春、功夫、沙棘养生酒系列保健酒共20多个品种。产品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科技新产品、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和“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称号。永昌酒厂位于县东部工业示范区,属招商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2001年建成,2005年投产。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投资600多万元,建成发酵池2栋40座,罐装车间1栋,储酒库及成品库2栋,年产白酒500多吨。主要产品有“走廊风情”牌的盛世永昌、金永昌、骄子、走廊坊等系列白酒。
  食品加工县内食品加工主要为食醋、酱油、辣酱、淀粉、粉条、烤饼等。金昌市三彩食品厂建于1988年,位于河西堡镇车站路中段,建筑面积1990平方米,总投资85万元,其中生产设施44万元,年产系列食醋400吨,系列酱油200吨,产品多次获市县优质产品称号。金位辣酱厂位于朱王堡镇,主要生产“金位”牌辣酱。雪龙淀粉厂位于新城子镇,2003年建成,主要生产淀粉、粉丝、粉条,年产量4000吨。红山窑乡富鑫淀粉厂、晶溢淀粉厂,南坝乡何家湾淀粉厂等企业均生产淀粉、粉条。庞氏烤饼店位于县城云川路,建于1990年,是一家传统的手工业作坊,产品主要用小麦粉、清油、鸡蛋等,通过传统发酵方式,精烤细作而成,色泽金黄,香酥可口,品种有玫瑰饼、香豆饼、胡麻饼、锅盔等,是永昌特色食品。
  蔬菜储运、加工2005年,县内从事蔬菜加工、储运、保鲜的企业有绿洲源果蔬恒温保鲜公司、红山脱水蔬菜厂、宏伟果蔬有限公司等10家,年加工、储运能力10万吨。
  其他
  县内火柴生产企业有祁连火柴厂、裕兴火柴厂。矿泉水生产企业有天富矿泉水公司。皮革加工企业有隆昌鞋业公司。被服生产企业有永昌县被服厂、河西堡被服厂、金昌佳丽服装厂。木器加工企业有永昌县木器家具厂。至2005年,这些企业部分已改制、转产,部分继续生产。
  第三节 企业选介
  县属企业
  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昌麦芽厂1995年,国营八一农场投资1800万元建成八一麦芽厂,后以17%的股份参股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公司,公司更名。是以啤酒大麦种植、麦芽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制麦企业。初建时,企业年产麦芽1万吨。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投资2875万元建设二期工程,总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2004年,建设三期工程,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企业装配国内制麦行业先进的改进型萨拉丁发芽箱,圆型高效烘干炉,全自动干式加湿空调机组和实时在线监控系统。生产的“金域”牌麦芽,质量符合QB16861—93标准,优级率达到95%以上,产品畅销国内20多家大中型啤酒厂。1997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甘肃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1年,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8年,获农业部颁发的“采用国际标准验收合格证书”。2004年,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4年,被省国家税务总局评为“诚信纳税户”。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
  甘肃中农草业科技有限公司由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北京中农草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共同投资组建。总投资10846万元,是一家以中国农科院草业发展研究中心技术为支撑,集草产品的研究、种植、推广、开发、利用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投资7000万元完成的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初步形成年1万吨高密度草捆和2万吨苜蓿草颗粒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密度二次草捆、草块、草颗粒,所生产的产品蛋白质含量等各项指标达到出口水平。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基地10万亩,并与种植户签订苜蓿收购合同,统一供种、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确保产品质量,产品投放市场后除供应省内各大养殖企业外,远销全国各地。
  金穗麦芽厂2003年投资3668万元,建成年产2.5万吨的麦芽生产线1条,产品执行GB1686-93标准,注册商标为河西走廊,厂区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至2005年,建成集选粮、浸麦、发芽、烘干、去根五大车间与办公、化验为一体的综合楼,安装各种机电设备160多台(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萨拉丁单层发芽箱和高效烘干炉。年产“河西走廊”牌优级麦芽2.5万吨。
  德赛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1年4月建成,是一个集牧草种植、羔羊繁育、育种推广、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企业。其中养殖基地投入800余万元,种植各类牧草1500余亩、相关精饲料500余亩、种植各种树木1万余株、建有高标准育肥羊舍4幢3600平方米、暖棚羊舍5000平方米、饲料储存库880平方米、青贮池800立方米、修缮节水引水渠24.6千米,开设马路8.2千米。优质肉用母本种羊存栏数已达2100多只,通过人工配授等技术年出栏杂交羔羊1万余只。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无偿发放给当地农户联营饲养。至2005年,公司发展联营养殖户200余家。2003年6月,建成日屠宰羔羊1000只、年屠宰量30万只的现代化肉羊屠宰生产线1条,同时配套建成100吨冷藏库、15吨速冻冷库以及75吨冷冻库,产品销往兰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金昌长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建于1994年,是国内专业从事金属粉体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私营高科技企业。公司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注册资金500万元,固定资产486万元,流动资金320万元。有两条年产50吨金属钴粉和200吨电解镍粉的生产线,其中电解镍粉生产规模居国内第二。2002年,公司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示范企业,电解镍粉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2004年,公司“500吨高品质电解镍粉的规模化生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005年,公司有员工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人、工程师3人。公司实现产值5200万元,销售收入450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480万元。
  金昌市陇浙炉料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永昌县新城钢厂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扩建的私营企业。公司有年产万吨铬铁的6300千伏安电热矿热炉1台、3吨氧气顶吹转炉1台,150M3/H配套供气制氧站1座。公司占地面积4公顷多,注册资金600万元,固定资产928万元,总资产1608万元,流动资金890万元。公司主导产品有微铬6、10、15、25、低铬50,中铬100、200、400,高铬600、1000等10个牌号系列,产品质量指标符合GB5683-87国标执行标准。铬系列产品在钢铁、石油、化学、国防、机械制造业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产品销往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等地。2003年,公司新建1万吨铬铁生产线,实现产量、产值、利税全部翻番。
  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天寿特种面粉厂基础上,于2004年8月通过产权出售、资产重组后建成的私营企业。公司位于312国道和212省道交汇处,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8628平方米,资产总额达16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986万元,从业人员81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名。年产各种专用面粉1.2万吨,高品质等级粉1.8万吨。主要产品有饺子粉、馒头粉、拉面专用粉,高筋雪花粉等多种专用面粉和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等系列等级粉,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洋啤酒原料面业有限公司位于朱王堡镇乡镇企业绿色工业示范园区,2003年创办,有职工120人,建成年产5万吨面粉和1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各1条,资产总额4031万元。2004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实现利税290万元。2005年,新建年产2万吨啤酒麦芽生产线,总投资4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流动资金3300万元。公司总规模达到年产优质面粉及副产品5万吨、啤酒麦芽3万吨,年产值达到16500万元,实现利润1190万元,应缴税金360万元,加工当地及周边地区小麦5万吨,啤酒大麦3.75万吨,安置就业人员180人。
  清河麦芽厂位于朱王堡镇乡镇企业绿色工业示范园区,1999年建成,经过2002年和2004年两次扩建,生产规模达到年生产啤酒麦芽2万吨。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780万元,流动资金700万元,职工140人。2004年完成产值1120万元,销售收入999万元,实现利税110万元。产品达到QB1686—93标准。产品主要销往四川、吉林、湖南、云南、河北、河南等地。2005年,企业年总产值达5000万元,实现利润650万元,应缴税金160万元。收购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生产的啤酒大麦2.5万吨,安置就业人数达到200人。
  省、市驻永企业
  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河西堡镇,1965年8月建成投产。1991年5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2台10万千瓦改扩建工程列入国家当年新开工56个能源项目,省政府将工程列入省“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该工程由电力部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由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省电力局火电工程公司等单位建筑安装,由省电力工业局电力实验研究所负责调试。工程主辅设备均为国产设备,锅炉为北京巴威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410吨/时自然循环气泡炉,汽轮发电机组由北京重型电机厂生产,主要辅助设备由能源成套设备局供应。1991年6月,改扩建工程开工。1992年11月,1号机组投产。1993年9月,2号机组投产,总装机容量达29.9万千瓦。
  1996年6月,永昌电厂成为甘肃康发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下属单位——永昌分公司。2002年9月,康发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解体,永昌康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2年12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永昌电厂划归新组建的大唐集团公司。2004年9月,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签订了永昌电厂整体改制框架协议,将永昌电厂改制为由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控股(75%)、大唐甘肃发电有限公司参股的(25%)的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2月,甘肃省电力投资公司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河西堡镇。1991年后,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以纯碱扩建改造为重点,开始“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1992年4月,年产10万标准立方米煤制气工程破土动工。7月,年产12万吨磷二氨工程单项工程合成氨装置开工建设。9月,被化工部批准为大Ⅱ型企业,名列全国五百家大型化工企业行列。1993年5月,投资50万元,入股中国纯碱工业协会速达碱业有限公司,后又与速达碱业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甘肃省化工工贸公司。5月,投资250万元,与省建总公司在厦门联合开办华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投资1000万元,扩大联碱生产规模。1995年9月,12万吨/年磷氨项目合成氨装置工程竣工。1996年10月磷酸、磷氨装置开工建设。1997年12月,6万吨/年磷酸、12万吨/年磷氨工程开始投料试车,于1999年12月竣工验收。工程批准概算总投资51271万元,实际投资59362万元。2000年8月,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金昌市政府等5家股东共同投资组建的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2000年9月,引进德国麦索公司技术和关键设备的5万吨/年硫酸钾项目。2001年5月,1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节能项目全部竣工,实际工程总投资1835.77万元。2004年7月,“三改六”(合成氨装置填平补齐工程)工程全部完工投产,完成工程总投资9081.64万元。2005年7月,18万吨磷二氨扩能改造项目完成工程总投资2061万元。
  至2005年,金化(集团)公司已发展为以化肥为基础,化工为主导的大型综合化工企业,复合肥、纯碱生产能力居西北地区之首,磷二氨生产工艺和自控程度居世界先进水平,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奔马”牌商标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复合肥、纯碱、磷二氨荣获“陇货精品”和“甘肃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
  酒泉钢铁公司河西堡铁厂位于河西堡镇,1969年建成投产。1993年2月,更名为酒泉钢铁公司河西堡铁厂。2004年1月,根据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属地化管理精神,河西堡铁厂移交金昌市管理。企业总资产26679.82万元,其中流动资金13659.65万元,固定资产12957.67万元,无形资产62.5万元。
  河西堡铁厂已形成从采、选、烧、炼到铸造以及水泥生产等生产体系。自有矿源基地东大山铁矿,年采矿能力15万吨。选矿系统有2.7×2.1米球磨机2台,有2.1×3.6米球磨机1台,年处理原矿能力50万吨。烧结系统有25.34平方米烧结机1台,年产烧结矿34万吨。球团系统有5平方米竖炉1座,年产球团矿20万吨。炼铁系统有120立方米高炉2座,有380立方米高炉1座,年产生铁40万吨、铸铁管5000吨。硅酸盐水泥年产8万吨的生产线以及相配套的风、水、电、气、机械加工、汽车运输等辅助设施。主导产品有铸造生铁(执行标准GB718—82)、炼钢生铁(执行标准GB717—82)、炉渣、Dg100mm~Dg600mm铸铁管、井壁管和铸造件、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2003年,企业首次跻身“甘肃工业60强”,排名第54位。2004年,企业被评选为“甘肃工业100强”,排名第50位。
  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11月,金昌八一水泥厂、永昌县水泥厂、金昌水泥厂、永昌县骊靬水泥厂四家企业通过自愿联合、资产重组的方式组建而成。总部位于河西堡镇,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属国家中型企业。公司有4个水泥生产分厂,8个参股子公司,总资产4亿元,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各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水泥、抗硫水泥以及系列膨润土产品。年生产各等级水泥80万吨、系列膨润土5万吨、石灰石开采100万吨,包装袋3000万条,汽车运输能力500万吨,是甘肃省水泥骨干企业、金昌市重要建材企业。公司先后被授予“甘肃省优秀企业”、“甘肃百强企业”、“AAA级信用企业”。2005年,被甘肃省银行业协会评为“诚信客户”,被省经委确定为“首批清洁文明生产试点企业”,“丝路牌”商标连续5年荣获甘肃省著名商标。
  第四节 名优产品
  县属企业名优产品
  亚美地毯永昌县亚美地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采用天然植物染色、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编织,图案优美古朴、品质高雅、面如锦缎、花似浮雕,不仅实用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先后开发出土耳其式、欧式、加丝式、敦煌藻井式等地毯。1997年,产品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1998年,被列入陇货精品培育行列。产品已销往新疆、成都、广州等地,并出口土耳其、日本、德国等国。
  骊靬雪面粉永昌县天寿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面粉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GB1355—86标准。1998年经省乡镇企业局检查验收,主导产品“骊靬雪”特一粉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名优产品。2002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国家首批放心面粉”。
  金域牌麦芽莫高股份金昌啤酒原料分公司生产。金域牌麦芽质量符合QB1686—93标准,其中优级率达到95%,畅销国内20多家大型啤酒厂。2001年1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国家质量量达标产品”。2001年5月,被中国技术监督协会评为“质量过硬放心品牌。”
  天泉牌食用油永昌县植物油公司生产。油质清纯,呈淡黄色。1998年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5月被中国产品推广评价中心授予“全国消费者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祁连牌矿泉水甘肃省兴荣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公司选用北海子公园水云山下的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每升含锶0.6毫克~0.8毫克、含偏硅酸7.2毫克~11毫克、含重碳酸根48毫克~68毫克、含钙26毫克~48毫克、含镁12.78毫克~15.6毫克,水质优良。
  圣容古酒金昌酒厂生产。圣容古酒系列白酒选用祁连山水和马踏泉水,以本地上等的小麦、玉米为主要原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各地先进的酿酒技术,按质摘酒、分级存放。系列白酒先后荣获省、市各类奖项。
  祁连火柴永昌县祁连火柴厂生产。1996年,在轻工部举办的全国火柴质量评比中名列50位,在甘肃省轻工部行业产品评比中各项指标第一。产品销往山东、宁夏、青海、西藏等地,2005年出口尼泊尔市场。
  勤奋牌铡草粉碎机和谷物种肥分层播种机永昌县勤奋农机制造厂生产。93EF—S30型多功能铡草粉碎机和2BF—9型谷物种肥分层播种机于2002年通过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省质监局鉴定验收合格并予以推广,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
  “希玉”牌镍、钴粉末金昌长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生产。质量指标优于GB5247-85标准,复合铜粉质量指标符合GB5246-85标准。产品在北京、上海、福建、江苏等地相继建立销售网点,部分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和朝鲜市场。
  驻永企业名优产品
  磷酸二氨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高浓度氮磷两元素复合肥,呈淡黄色固体颗粒,不易分解,吸水性强,不结块,PH值接近中性,可直接向酸、碱、中性土壤施用,做基肥或追肥,用于各种作物,增产效果明显。含氮16%~18%,磷46%~48%,产品合格率100%。甘肃省名牌产品,注册商标“奔马”牌。
  复混肥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氮磷二元肥,氮含量≥12%,磷含量≥8%和一些微量元素(如锰、锌、硅等),呈灰白色,易溶于水。同时生产氮、磷、钾等元素组成的高浓度复混肥,总养分含量≥40%。用于小麦、玉米、甜菜以及蔬菜作物,可做基肥或追肥。注册商标“奔马”牌,荣获“陇货精品”称号。
  工业纯碱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学名碳酸钠,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在潮湿空气中能逐渐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结成硬块,能溶于水,呈碱性反应,广泛用于化学、玻璃搪瓷、食品、印刷、医药、石油、制药、冶金等工业,也可用于水的净化。注册商标“奔马”牌,荣获“陇货精品”称号。
  食用碱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用于中和发酵时所产生的酸及蒸煮杂粮等。产品销往四川、新疆、青海、河南等地,荣获“陇货精品”称号。
  工业氯化氨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系白色粉末或结晶颗粒。无臭、带清凉或咸味,易潮解,溶于水和甘油,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反应,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用于电池制电解液,也可用于制造钨酸、药用氯化氨,还用于电镀、电焊等,化学工业中用于制造铵盐。除满足国内用户外,部分产品出口。注册商标“奔马”牌。
  碳酸氢氨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系纯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强烈的刺激熏眼氨味,易溶于水,是速效氮肥,呈碱性反应。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可用于基肥或追肥,除大量供应本省外,销往四川、陕西、青海、新疆等地。注册商标“奔马”牌。
  过磷酸钙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外观为深灰色或白色、淡黄色。为疏松粉状或块状物,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并稍带酸味。溶于水生成磷酸,并放出大量热,对皮肤有腐蚀。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可做基肥、追肥和种肥。注册商标“奔马”牌。
  农用氯化铵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为白色粉末或结晶颗粒,无臭,带清凉咸味,容易潮解,溶于水,呈酸性反应,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大量施用稻田,增产效果明显,也用于其他农作物和加工复混肥。除满足本省外,销往江苏、浙江、湖北、云南等地。注册商标“奔马”牌。
  “丝路”牌水泥金昌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丝路”牌普通硅酸盐525#、425#R型水泥,配料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出厂合格率连续10年100%,并荣获农业部“7.5”企业技术进步奖。2003年5月,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销往青海、新疆、北京、内蒙古等地。
  铸248铸铁电焊条国营河西堡电焊条厂生产。1991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THD型电极糊国营河西堡电焊条厂生产。1991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品。
  第五节 建筑队伍
  发展概况
  1991年前,永昌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永昌县水电工程处、河西堡镇建筑公司和水源乡建筑工程公司是全县4家四级资质等级县属集体建筑企业和乡镇集体建筑企业,其他小型建筑施工队、修缮队有十余家,从业人员近500人。施工队伍承揽的工程主要是平房、企业厂房和砖混结构楼房。施工企业设备主要有木脚手架和木模板,部分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简易起重架。其他工艺、工序操作主要靠人力来完成。施工队伍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建筑工程承发包主要靠建设单位指派或议标来确定。县施工企业由于受队伍素质、技术水平、机械设备装备及综合素质的限制,在外承揽工程建筑项目较少。
  1991年后,外地建筑施工企业的陆续进入,带动了永昌县建筑业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制度逐步实施,施工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增强,一些施工企业进行改制和重组,私营建筑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1993年,随着旧城改造工作的全面展开,新施工工艺和设施得到推广和使用,塔式起重机成为各施工队伍的主要施工设备。扣件式钢脚手架和组合钢模板也得到普遍应用。施工单位从业人员结构和文化素质发生较大变化。1996年开始,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预算员以及相关特种作业人员等,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1999年6月,开始实施工程监理制度,首次委托金昌市监理公司对县城七号小区1#至14#住宅楼进行工程监理。先后进入永昌的监理公司有金昌市监理公司、金昌市恒业监理公司、金昌市金瓦监理公司、金昌市规划设计院监理公司、武威恒业监理公司等。永昌建筑市场形成了政府监督(质监站)、社会监理(监理公司)、企业负责(施工企业)的新机制。监理单位对施工全过程实行旁站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企业选介
  永昌县建筑安装工程公司1991年至1995年,公司连续5年停产。1996年,在县政府扶持下,保护性承建安居工程住宅楼1栋,建筑面积4870平方米。1997年,竣工决算实现利润5000元。1997年至1999年又连续停产3年。1999年,公司向县法院申请依法解体、破产。破产时有在职职工82人,退休职工26人,破产时累计资产473万元。
  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第一有限公司是在原水源乡建筑工程公司基础上组建的建筑企业,隶属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总公司管理。公司下属六个工程施工队,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起重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管道工程、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拥有机械设备134台(件)。企业资产总额1728万元。1993年,公司被省建筑业协会授予“先进企业”称号。1998年,被市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荣誉称号。200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在光彩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私营企业”称号。2003至2004年,被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第三有限公司1990年,成立永昌县东寨建筑工程队,资质等级为等外级。1994年,更名为永昌县东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主管部门考核晋升为四级企业。2000年,晋级为建筑安装三级企业。2002年11月,更名为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第三有限公司,总承包资质等级为工民建二级,隶属于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总公司。2005年,企业有固定资产净值380万元,流动资金520万元,各类机械设备65台(件)。公司承建的城关一小逸夫教学楼、2号小区二期工程3#住宅楼等多项工程荣获金昌市“镍都奖”、甘肃省“文明工地”等称号。2000年,公司被甘肃省建筑业协会评为“省级优秀建筑施工企业”、2003年,企业被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第四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月,在原河西堡镇建筑工程队第二项目部基础上,组建成立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第四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金昌市三星建筑安装总公司,企业资质等级为总承包二级。公司下设四个项目部,机关设一室二科。注册资金423.36万元,固定资产15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机械设备78台(件),总功率900.23千瓦,动力装备率4.29千瓦/人。2003年,公司在承建二号小区3#、5#住宅楼时,被市建筑业协会评为“文明工地”。
  永昌县民贸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9月,成立永昌县民贸建筑安装队。2002年,企业被省建设厅批准为工民建三级施工企业,下属四个项目部,机关设一室两科。公司资产总额6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25万元、流动资金280万元。机械设备67台(件),总功率887.47千瓦,动力装备率1.87千瓦/人。2000年,公司承建的县城道路西街改造工程被市建设局评为优良工程。2001年,承建的县气象局业务综合楼被评为市级优良工程。2003年,承建的县老年服务楼获得金昌市建设工程“镍都奖”。
  城关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于1993年,1996年9月,经省建设厅批准为四级建筑企业。2001年7月,经省建设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晋升为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企业隶属于城关镇经联委,下设五个项目部、五个职能科室。资产总额1010万元(注册资本金60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76万元、流动资金434万元、各类机械设备547台(件),动力装备率人均达到11.87千瓦。先后承建县城四大街改造铺油工程、县博物馆扩建工程、县城2号小区住宅楼建设工程、乡村公路工程、水利渠道工程、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等三十多项,并在山丹县投资开发集贸市场和住宅楼。
  金昌市广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永昌县朱王堡镇建筑工程队,1997年8月,更名为金昌市广厦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朱王堡镇管理,为乡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604.6万元。2002年,经省建设厅批准晋升为三级总承包施工企业。先后承建项目有县邮电局家属楼、西街邮电办公楼、朱王堡镇政府办公楼、县医院住院部楼、朱王堡学区教工住宅楼、骊靬宾馆餐厅楼等。2001年,被县政府授予“十强私营企业”。2003年和2004年,被市建设局评为优秀企业。
  永昌县河西堡永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河西堡镇建筑工程队,属乡镇集体企业,资质等级为建筑安装施工四级,注册资金36万元。1992年,晋级为建筑安装三级施工企业。2001年11月,改制为永县河西堡永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房屋建筑总承包三级,装饰、装修分包三级的建筑企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416万元、流动资金623万元、各类机械设备153台(件)。先后承建工程383项,完成建筑安装产值1.55亿元,上交税金878.85万元。承建工程主要有县公安局办公楼、河西堡镇政府办公楼等,其中泰昌花园3#楼等八项工程被评为市级文明工程,汽车运输公司4#家属楼被评为2004年度“镍都奖”。1998年,企业被市建设局评为金昌市优秀建筑施工企业。2002年,被市建筑业协会评为优秀建筑施工企业。2003年,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被省建筑业协协会评为“甘肃省优秀建筑企业”,被市政府评为“金昌市第五届乡镇企业明星企业”。
  第六节 县城重点建设工程
  县城给排水工二程
  1994年至1997年,市、县投资582万元,在县城北校场山新建库容20万立方米的污水蓄积库1座,利用城市生活污水绿化荒山100公顷,解决了县城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1999年至2005年,省、市、县财政投资794.5万元,对自来水厂进行扩建增容,新增日供水能力3000立方米/日,新建、改建供水管网19725米。2005年,县城自来水年供水量达到120万立方米,自来水入户普及率达100%。
  县城集中供热工程
  县城集中供热锅炉房和热力管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8年,先后建成10座锅炉房,安装锅炉29台,136吨位,新、改、扩建热力管网16405米,总投资1663.28万元,供热面积65万平方米。1999年,新建8号小区供热站,安装10吨热水炉1台。2002年,新建南关供热站,安装10吨热水炉1台。2003年,8号小区供热站增容扩建,安装20吨热水炉1台,总吨位达30吨/2台。2005年,南关供热站扩建增容,安装20吨热水炉1台,总吨位达30吨/2台。
  永昌四中教学楼工程
  2001年10月开工建设,2002年9月交付使用。投资规模483万元,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砖混4层,采用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县建筑设计院设计,八冶三公司中标承建,金昌市监理公司监理。此后,又相继建成综合试验楼、学生公寓楼、食堂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总投资1720万元。2003年9月,主体教学楼工程经省、市专家验收,综合评定为优质工程项目,荣获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是永昌县获得的第一项省级优质工程。
  县医院建设工程
  1995年4月开工建设,投资227.51万元,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砖混结构,内设9个医疗科室,176张床位,当年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2003年,为防治非典型肺炎国家投资78.26万元,在原制剂楼基础上改、扩建传染科防治医疗楼,建筑面积926.8平方米,设15张病床位。2003年,医院自筹资金89万元,对住院部大楼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新上供氧系统、对讲呼叫系统。
  莫高股份金昌麦芽厂建设工程
  莫高股份金昌麦芽厂一期工程从1994年8月开工建设,1995年12月竣工投产,项目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675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年实现利税260万元。二期工程扩建从1997年1月开工建设,1999年5月30日竣工,项目总投资2875万元,建筑面积7761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年实现利税660万元。三期工程2004年4月开工,2005年1月竣工投产,项目共投资3700万元,建筑面积9008平方米,年生产能力5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4500万元,年实现利税1580万元。建成后年生产能力达8万吨,总资产1.9亿元,总建筑面积23519平方米,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2500万元。
  骊靬风情街建设工程
  该工程是2004年县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甘肃天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县建筑设计院设计,金昌三星建筑安装公司三公司和河西堡镇永红建筑安装公司施工,金昌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2004年7月开工,2005年6月竣工。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按照骊靬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规的要求实施。设计为仿罗马风格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三层,是集商贸、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建筑群。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849平方米,为框架结构商用楼,总投资388万元,共修建综合商业用房34套;二期工程建筑面积3006平方米,为砖混结构商住楼,总投资250万元,2005年7月开工建设,2006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
  “泰昌花园”建设工程
  位于县城永寿苑(原六号小区)的“泰昌花园”是县政府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2003年1月批准立项,2月实施房屋拆迁,4月开工建设,12月竣工验收。规划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至5#楼)3.1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共建成258套住宅楼房。开发商实现利润150万元,上缴税金140万元。华奥酒店建设工程
  金昌三星建筑安装第四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2003年1月批准立项,5月动工,2005年6月竣工。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框架结构7层。按三星级标准装饰装修。主体工程投入建设资金760万元。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