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济林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9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经济林栽培
分类号: S727.3
页数: 3
页码: 300-302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经济林建设主要以优化结构,提高品质,走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以名、优、特经济林树种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栽培为主体,先后引进了以金富、乔纳金、红乔纳金、长富、秋富等为主的苹果系列品种,对清河地区老果园进行技术改造,经济林栽培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经济林 栽培

内容

1991年后,永昌县经济林建设主要以优化结构,提高品质,走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子,以名、优、特经济林树种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栽培为主体,先后引进了以金富、乔纳金、红乔纳金、长富、秋富等为主的苹果系列品种,对清河地区老果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梨新品种红香酥梨,加大乡土树种软儿梨的栽培面积;引进葡萄新品种藤念、京亚、伊豆锦、旱生高墨、选拔巨峰、巨峰、红堤、里扎马特、乍娜等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取得成功;引进二花槽杏、贵妃杏、五月黄杏、曹杏、兰州大接杏、张公圆杏以及仁用杏品种龙王帽、一窝蜂等品种在焦家庄乡和东河地区栽培。至2005年,经济林营建面积达1.89万亩。
  经济林分布
  经济林树种为裸子植物门,共8科12属117种。有蔷薇科苹果属40个品种,梨属22个品种,杏属14个品种,桃属6个品种,李属5个品种;葡萄科葡萄属17个品种;鼠李科枣属5个品种;茄科枸杞属3个品种;胡桃科山核桃属2个品种。此外,有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品种1个,云香科花椒属品种1个,桑科桑属品种1个。
  县内经济林栽培按照气候条件差异和地形及海拔变化,分布为三大区域。清河井灌区,包括朱王堡镇、水源镇、喇叭泉林场,为全县经济林主产区,各经济林品种均有栽培,苹果梨、早酥梨及元帅系列苹果栽培已形成规模,2005年经济林面积1.31万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69.15%。城郊及东河灌区,包括河西堡镇、东寨镇、六坝乡、南坝乡、城关镇,主栽品种有苹果梨、早酥梨、大接杏及元帅系列苹果等,2005年经济林面积5582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29.52%。西河冷凉灌区,包括焦家庄乡、红山窑乡、新城子镇,主栽品种有早酥梨、山杏、大接杏,2005年经济林面积252亩,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1.33%。
  林果基地建设
  1991年,结合庭院经济林建设,全县新建小果园1042个,面积2626亩,更新修剪果树2300多株,整形修剪果树1700多株。同年,县园艺场建成果窖108.79平方米,果库94.25平方米,贮藏量1万千克。全县发展庭院经济林开发示范户226户,经济林示范村6个,栽植庭院果树4.25万株。1992年,县政府对新建经济林每亩补助7.5元,当年新建果园614个,面积2400亩。1993年,引进短枝型新红星品种,在水源镇示范栽植100亩(4650株)。1994年,喇叭泉林场定植优质短枝型苹果玫瑰红、新红星、首红、魁红、红矮生、瓦里短枝等树苗1.5万株,面积700亩。喇叭泉林场建成30万千克果窖1个,1200平方米。1995年,朱王堡镇引进优质果品接穗3.5万根,改造果园1006亩,5700株;引进优质李品种1.5万株,栽植面积500亩;南坝乡从宁夏调运新红星1.6万株,栽植面积500亩。当年,全县经济林面积达2.65万亩,果品产量2016吨。
  1996年,全县确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名、优、新、特品种,提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发展战略,当年,在朱王堡镇汤宁村标准化栽植杜梨砧木7.3万株,引进脱毒葡萄品种京亚、藤稔、旱生高墨温室栽培986株。六坝乡从永登调进大接杏1.5万株。东寨乡、南坝乡、河西堡镇引进油桃2300株。喇叭泉林场采集名优新特果树接穗8000根,高接换头果树1486株,并建成果品贮藏室1200平方米。同年,喇叭泉林场锦丰梨获甘肃省第二届林果产品鉴评会金奖。1997年,朱王堡镇补植杜梨砧木500株,六坝乡栽植大接杏300株,东寨乡栽植大接杏4100株,南坝乡栽植大接杏2500株,新城子镇栽植大接杏100株。城关镇栽植大接杏1400株。全县建成千亩果园2个、百亩果园14个、10亩果园7500个。1998年,完成清河锦丰梨基地建设2578亩,城郊、东河大接杏、早酥
  梨基地建设1152亩。2000年,引进红香酥梨、七月酥梨等果树品种16种,接穗8258根,嫁接果树,苗砧1.59万株。当年,全县经济林面积为1.96万亩,果品产量3888吨。
  2001年,引进红堤葡萄、国光蜜桃等新品种种条4150株,嫁接改造低产果园2000亩,完成苹果梨改造软儿梨、红香酥梨50亩。2002年,引进皇冠、黄金梨等果树新品种,改造县园艺场等低产果园2500亩。集中连片发展特色经济林,发展山杏607亩、大接杏197亩、仁用杏320亩、枸杞杞161亩。2003年,从山东引进水晶梨、黄金梨、爱岩梨等8个果树新品种,发展山杏1042亩、大接杏630亩、仁用杏981.6亩、枣853亩。2004年,发展山杏265亩。喇叭泉林场结合死亡沙枣林改造,在沙化土地上栽培优质枸杞和大果沙棘2000亩,当年挂果。2005年,喇叭泉林场推广沙化土地枸杞、大果沙棘栽培3000亩。全县经济林面积1.89万亩,果品总产量3055吨。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