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机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9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机服务
分类号: S232
页数: 4
页码: 285-288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有县级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培训、安全监理等职能服务机构。其中县农牧局所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负责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及培训工作,
关键词: 永昌县 农机 服务

内容

1991年后,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健全。2005年,有县级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培训、安全监理等职能服务机构。其中县农牧局所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负责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及培训工作,农机监理站负责辖区内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服务工作。各乡镇设有农机管理站,负责本乡镇农机化管理、推广、安全监理等服务工作,业务工作由县农机中心指导实施。
  机构沿革
  1990年5月,县农机训练班更名为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和县农机推广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纳入全县成人教育序列。1996年12月,撤销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成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挂农业机械管理局牌子),列为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县政府领导。县农机校和农机监理站合并办公,隶属农机局领导。2002年4月,撤销县农机局,保留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挂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牌子)和县农机监理站,归口县农牧局管理。
  农机化管理服务
  农机常规作业管理服务配合各乡镇开展春耕、夏收、秋翻等主要农时季节的农机生产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农业机械适时参加农田作业,完成机械化作业面积,逐步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
  联合收割跨区作业服务重点开展技术、市场信息咨询、跨区作业证的核发登记等服务工作,组建跨区机收作业队,设立跨区接待站,确保夏收顺利进行。
  农机市场检查管理配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对农机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机械维修网点管理工作对开办的农村机械维修网点进行资格审查,核发“全国农村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开展农机维修质量的监督检查。
  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依照《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负责农机补贴专项资金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包括编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购机申请、审核、登记、建立购机补贴档案以及补贴机具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农机培训
  2002年,永昌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和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并,有教职工6人,教室187平方米,实习教具、图书室70平方米,训练驾驶员教练场地3000平方米,年培训能力600人次,承担全县农机培训及农机化技术咨询、普及等服务工作,以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农业机械修理工为主。教学方法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外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期限120天,小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期限60天。1991年初训拖拉机驾驶员2232人,1994年后初训人数逐年下降。1999年后,农用运输车驾驶人员自觉接受持证培训的人数增多。至2005年,共培训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104人、小型拖拉机驾驶员15771人、农用三轮运输车驾驶员1082人、农用四轮运输车驾驶员746人、农机修理工100人。
  农机安全监理
  监理机构1992年,县级机构改革中县农机监理站被列为差额预算单位,实行“经费包干,差额自负,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办法,即县财政包干拨付职工技术职务工资,对工资中的各种津贴、补贴、奖励工资及公务费由单位从预算外监理规费收入中自补,财政补贴基数由县财政局核定。2005年,有职工18人。内设业务、财务、事故处理、宣教、档案等室,下设清河、河西堡两个分站,东河、西河两个安全巡视查车小组。
  监理范围及内容负责河雅公路7000米处以南的县境内各乡镇、农场及厂矿企事业单位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理。1999年前,主要负责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及驾驶员的安全监督管理。1999年12月,《甘肃省农机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农用运输车及其驾驶员实施安全监督管理。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后,不再对农用运输车及其驾驶员进行安全监督管理。2005年10月,农用运输车及其驾驶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移交县交通征稽所。监理内容包括对农机的检验(分初次检验、年度检验、临时检验)、牌证管理和异动登记(转籍、过户、变更)。驾驶员管理主要内容为培训考证、年度审验、异动登记(转籍、变更)、驾驶证的补、换发及违章驾驶员的处罚。
  农机安全监理申请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报户、领取号牌和行驶证,按规定到农机监理部门申请初次检验。检验合格的核发号牌和行驶证,同时开展农业机械报户建档工作。对实行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及其配套农机具,主要从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制动、灯光以及挂车等部分检查机车农具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同时检查行驶证、号牌、档案是否完整。对驾驶员主要是进行本人安全驾驶、遵纪守法、事故教训等情况的工作总结,由乡农机管理站或单位负责做出鉴定,农机监理机关进行审核。
  农机监理费管理农机监理费为行政性收费,实行一级收费、分级使用的管理体制。其中65%留县(市、区)农机监理站使用,15%留地区(市、州)农机监理所使用,20%由省农机监理总站统筹安排使用。
  农机检审验1991年至1995年,拖拉机检验率、驾驶员审验率均保持在90%以上,其中1994年审验率达96.3%。1996年后,拖拉机拥有量逐年增加,而营机户主动申请报户的拖拉机逐年减少。2005年,全县拖拉机户在册台数7900台,持证人数3661人,检验、审验率分别为19%、30%。
  安全宣传县农机监理站坚持“防重于治、教重于罚”的原则,采取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标语及安全画、公示收费标准、定期刊登宣传专栏、墙报等措施,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1991年至2005年,共征订《中国农机安全报》1.3万份,组织开展读报用报活动65场次,印发《永昌县农机监理情况》简报、《拖拉机驾驶员须知》、《农机事故案例》、《安全在我心中》等宣传材料1.08万本(份),刊登宣传专栏20期,张贴宣传标语700余条。
  1991年至2005年,共发生农机事故81起,其中一般事故66起、重大事故14起,重伤47人,死亡14人,直接经济损失5.13万元。
  农机服务网点
  1991年,全县有农机服务户4户,从业人员8人,农机修理厂(点)113个,从业人员236人,乡村农机人员16812人。此后,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农机加工制造、维修、供应、农副产品加工等服务网点以及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不断增多。2005年,全县有农机加工制造厂(网点)15个,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勤奋农机制造厂、金元农机制造厂、恒源农机公司,主要生产与小型拖拉机配套的播种机、施肥机、犁、拖车以及饲料粉碎加工机械等产品。农机服务专业户110户、从业人员310人,农机修理厂(点)157个、从业人员522人,农机供应网点48个、从业人员61人,乡村农机人员32404人。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