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国营农牧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87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国营农牧场
分类号: F324.1
页数: 2
页码: 272-273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国营农牧场、国营八一农场、红光园艺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一场、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四场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国营 农牧场

内容

国营八一农场
  地处金昌市境内,总部设立在河西堡镇。先后隶属于兰州军区、张掖地区、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农二师。1975年,移交武威地区管理。1979年,移交甘肃省农垦局管理。1984年成立甘肃省农垦总公司金昌分公司,与国营八一农场并列,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5年,农场拥有土地面积83万亩,耕地面积18万亩,总资产5.24亿元。总人口1.2万人,职工4837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3212人)。下属企业16家,其中农业分场5家:黑土洼分场、东寨分场、青山堡分场、天生炕分场、小井子分场,小工商运输建筑企业9家;八一磷肥厂、八一食品厂、八一汽修厂、甘肃省建筑网架工程公司、金昌农垦供销公司、金昌农垦农机公司、金昌农垦运输公司、八一煤矿、八一石棉矿,以58.4%的股份控股经营金昌水泥集团,以17%的股份参股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公司。有全日制完全中学1所、小学6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136人,学生2200人。农场内部设八一法庭,从业人员3人,业务上隶属于县法院。
  国营八一农场以农业为主。1991年后,农场职工家庭农场实行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自理政策,生产经营自主权下放到职工家庭。采取架设农电线路、更新机井、新修和维修农渠、改旱地为水浇地、改造盐渍化低产田等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产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引进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步伐,推广节水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工业上,通过降能耗、抓管理、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等实现节能降耗、增加效益。农产品主要有啤酒大麦、小麦、黑瓜子、苜蓿、食葵等。工业产品主要有水泥、麦芽、磷肥、原煤等。
  红光园艺场
  位于省道212线(永河公路)9千米处。于1952年开办土佛寺农场,1966年更名为甘肃省红光园艺场。2005年,总占地面积2.13万亩,其中农场占地2.09万亩,耕地面积7120亩。农场资产总额5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300万元,年生产总值1800万元。有职工583人、离退休人员137人。主要经营种植业、养殖业、脱水蔬菜加工、面粉加工、饲料加工、工业陶瓷、基建施工、商业服务等项目。
  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一场
  位于永昌县境内。1991年隶属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管理,2001年10月归属于甘肃中牧公司山丹马场管理局管理。2005年,场部设资产管理科、人力资源科、财务科、畜牧科、供销科和综合办公室;全场总人口3195人,职工1631人;有小学1所、卫生院1所、下属企业1家。
  1991年至2001年间,畜牧业由集体经营管理,畜牧业结构以养马为主逐步转向以养牦牛为主,养藏绵羊、山丹马为辅。2002年后,草原实行承包经营制,分草原到户,以户为单位分片围栏,职工自主经营管理,并对畜种进行改良。2005年底,有牦牛19.8万头,藏绵羊6900多只,马1300多匹。
  山丹马场牦牛养殖
  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期军马逐步退出,集体经营管理的畜牧业走入低谷,开始陆续开垦草原发展农业。1991年至2005年间,种植作物以油菜籽为主,饲料青稞有少量种植。2005年,油菜籽种植面积7.8万亩,亩产95千克,总产741万千克;青稞种植面积0.4万亩,亩产150千克,总产60万千克。
  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四场
  位于永昌县境内。1991年隶属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管理,2001年10月归属于甘肃中牧公司山丹马场管理局管理。2005年,场部设综合办公室、财务科、人力资源科、生产科、供销科和离退休管理所;全场总人口2837人,职工1286人;有小学1所,卫生院1所,有服务保障中心、乌龙液酒厂、牧马人乳品厂等下属企业。
  1991年至2005年间,养殖方式由单一的天然放牧转向半舍饲半放牧,并采取划区轮牧、控制畜载量、播草籽补植等措施强化草原管理,同时对畜种进行改良。1998年实行承包经营。2005年底有羊5958只,黄牛150头,牦牛125头,马12匹。种植作物以大麦、小麦、油菜为主。2001年后,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大麦种植面积,基本取消油菜种植,全场以大麦种植为主。2005年,大麦种植面积2.78万亩,亩产200千克,总产5568吨。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