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畜禽品种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8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畜禽品种改良
分类号: F326.3
页数: 3
页码: 266-268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永昌县对畜禽品种资源作详细调查,境内畜类主要有牛、马、驴、骡、骆驼、绵羊、山羊、猪、兔、狗、猫等,禽类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等。畜禽品种改良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畜禽品种 改良

内容

2005年9月,永昌县对畜禽品种资源作详细调查,境内畜类主要有牛、马、驴、骡、骆驼、绵羊、山羊、猪、兔、狗、猫等,禽类主要有鸡、鸭、鹅、鸽、鹌鹑等。
  畜禽品种
  牛县内有黄牛、牦牛、犏牛三种。黄牛,品种有本地牛、秦川牛及其杂种牛、鲁西黄牛及其杂种牛、以及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利木辛牛、西德黄牛、夏洛来牛、安哥期牛等与上述牛种的二元、三元杂交牛,分布于全县各地。牦牛,又叫马尾牛,具有耐寒、耐粗饲的习性,产肉、毛、乳及役用等多种用途,主要分布在新城子镇、焦家庄乡和红山窑乡的部分地区,在祁连山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草原放牧。犏牛,系黄牛和牦牛种间杂交后代,其体格和使役性能均优于双亲,力大,持久力强,耐粗放,抗寒力强,分布在县境沿山地区。
  马主要有莫尔干马和河曲马、岔口驿马、六源马(皇城马)和蒙古马等,均有骑乘、使役性能。主要饲养在东河部分地区和西河地区,以西河地区饲养为多。
  驴凉州驴是永昌古老的地方驴品种,具有使役灵活、消耗饲料少、耐粗饲、粗放管理、适应性强等特点,分布在全县各地。
  骡属马、驴种间杂交,具有体质结实、性情温顺、力速兼备、持久力强、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寿命长、耐粗饲、食量小等特点,但无繁殖能力,分布于全县各地。
  骆驼双峰驼,体格高大,产毛多,驮运能力强,耐粗饲,管理粗放。主要分布在城关、河西堡、红山窑等乡镇。
  羊分为绵羊、山羊。绵羊主要有土种羊、小尾寒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肉羊及其杂种羊等品种。土种羊多为蒙古羊(俗叫伏羊),有少量藏羊(俗叫洮羊,学名叫欧拉羊);引进肉羊品种主要有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波德代、特克赛尔等,均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产毛量高、繁殖力强、常年发情配种等特点;细毛羊品种主要有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均具有产毛量高、羊毛品质好的特点。山羊多为河西山羊,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保姆性能好,一般一年可产两胎,有少量内蒙绒山羊。山羊主要分布在红山窑、新城子、焦家庄一带,清河地区数量较少。
  猪永昌历来饲养武威猪和少量民乐猪,后被瘦肉型猪及其杂交种代替。引进猪种主要有约克夏、巴克夏、苏大白、长白、杜洛克等。2005年,原土种猪已绝迹,猪均为混血杂种,有产肉多,产仔多,保姆性好等特点,各乡镇均有饲养。
  兔多为本地品种,有引进的西德长毛兔、獭兔、法国公羊兔等优良品种。全县各地均有零星饲养。
  狗以土种狗为主,狼狗较少,亦有细狗、金丝狗(又叫哈巴狗)、藏獒(俗称笨狗),历来为群众所饲养。养狗主要用来防盗,牧群上养的狗兼有防狼之用。2000年后,肉用狗和宠物狗增多,各地均有饲养。
  猫有土种猫,黄、白、黑、黧各色,主要用来灭鼠。全县各地均有饲养。
  鸡原养蛋肉兼用型地方鸡种。2000年后,引进海兰褐、海兰蛋鸡、艾维茵、三黄肉鸡等优良鸡种,全县各地均有饲养。
  鸭原有少量的土种鸭,分布在北海子和焦家庄乡。1991年,北海子群众引进亢贝尔鸭,进行人工孵化,自繁自养,多为零星饲养。
  鸽城内有观赏鸽和信鸽,农村有野鸽和肉鸽。
  鹌鹑2004年,城关镇中庄子村村民饲养。
  畜禽改良
  黄牛1991年,县畜牧站组织县、乡畜牧站技术人员,骟割黄牛改良区的杂种、土种公牛23头。同年,在水源乡胜利村冻配点进行细管冻精配种试验,当年授配牛1155头,受胎率80%。至1998年,利用秦川、西门塔尔两个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黄牛冻精授配点增加到11处,每年冻精授配母牛2000头以上。1999年,省列永昌县肉牛三元杂交集约化配套生产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实施,引进国际终端父本冻精——皮埃蒙特、加系利木辛、西德黄牛、红安哥斯、夏洛来等品种。在朱王堡、水源、东寨和城关等乡镇开展以西黄杂、秦黄杂为主要母本的肉牛三元杂交冻配改良。至2005年,全县黄牛冻精授配改良点发展到25个,每年冻精授配母牛6000头以上。
  猪1991年至1992年,实施省列“永昌县商品猪基地建设”项目,引进大约克夏种公猪43头,投放到县畜牧站种猪场统一供精站(点)作为杂交猪生产父本,由朱王堡镇兽医站、南坝、大坝等供精站(点)为杂交区提供精液。引进甘白母猪141头,投放到县畜牧站种猪场生产甘白纯种母猪,为甘白母猪扩繁区提供甘白母本,扩繁生产甘白母猪4800头。全县累计完成瘦肉型猪杂交改良授配10444头。2001年,县大坝猪场引进泰系杜洛克种公猪、母猪各1头,长白公猪、母猪各1头,大约克夏公猪、母猪各1头,进行杜洛克猪原种繁育。2002年,市科委列项的永昌县“瘦肉型三元杂交猪生产及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县畜牧站从张掖引进美系杜洛克种公猪8头,长白种公猪1头,大约克夏母猪5头,长白、大约克夏二元母猪65头,投放到红山窑乡河沿子村养猪示范点,当年生产杂交猪8600头。
  鸡1991年,全县有孵化点20个,总计入孵蛋32.01万枚,孵出小鸡21.08万只。入孵蛋孵化率65.85%。结合省畜牧厅“100万只良种鸡推广”项目和农业部“200万只优良家禽品种及配套饲养技术推广”项目,引进推广良种鸡21.96万只,其中入孵伊沙褐、明星鸡种蛋12.9万枚,出雏8.04万只。引进伊沙褐等良种小鸡1.16万只。1995年,全县共孵化良种鸡种蛋26.51万枚,出雏16.85万只,引进迪卡、AA、伊沙褐、艾维茵等良种鸡27.95万只,良种鸡饲养量达到44.8万只。2005年,红山窑乡希望种鸡场孵化种蛋27.14万只,孵出海兰褐雏鸡21.5万只,艾维茵、三黄肉鸡1.5万只。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