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金鳟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76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金鳟鱼
分类号: F326.4
页数: 2
页码: 240-241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永昌县北海子虹鳟鱼养殖场对选留的道纳尔逊氏虹鳟鱼进行人工孵化,孵出3尾金黄色的虹鳟鱼鱼苗,金鳟鱼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金鳟鱼

内容

1992年3月,永昌县北海子虹鳟鱼养殖场对选留的道纳尔逊氏虹鳟鱼进行人工孵化,孵出3尾金黄色的虹鳟鱼鱼苗,成活1尾。1993年3月,再次获得320尾金黄色的虹鳟鱼鱼苗,称其为金鳟鱼。经鱼场技术人员培育,到1996年,成活43尾,培育6000尾鱼苗。1999年,焦家庄乡河滩村农民王仲正培育金鳟鱼鱼苗2万尾,金鳟鱼养殖初具规模。因该鱼通体金黄,色泽艳丽,生长速度快,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2000年春季,1尾50克左右的金鳟鱼鱼苗售价达6元,500克成鱼售价达60元~80元。
  2000年4月24日,永昌县金鳟鱼开发现场会在焦家庄乡召开,金鳟鱼养殖被确立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发展。2000年,金鳟鱼产业被省政府列为全省21世纪农业重点产业扶持项目,县渔业管理站申报的“永昌县金鳟鱼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其第一子项目,获得25万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2001年7月,县科技局委托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对永昌县金鳟鱼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发现其肉中铁、锌、钙、维生素总量、胡萝卜素含量,比美国道纳尔逊氏虹鳟鱼分别高70%、50%、14%、12.93%、18.31%。含有高于其他鱼类数倍多烯脂肪酸,特别是20碳五烯酸、22碳五烯酸、25碳五烯酸、22碳六烯酸含量高,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11月,省科技厅委托市科委在县骊靬宾馆召开永昌县骊靬金鳟鱼鉴定会,与会专家认定“该虹鳟鱼遗传性状稳定,符合经济性状品种标准,鉴定为新品种”,建议暂定名为“永昌金鳟一号”,产品属国内首创。同月,永昌金鳟鱼获“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此后,金鳟鱼产量逐年增加,金鳟鱼及鱼卵、鱼苗畅销省内外。
  2004年,全县有金鳟鱼养殖分场5个,养殖户64户,商品鱼54万尾,优良种苗116万尾,上市金鳟鱼7万千克。2005年,上市金鳟鱼8万千克。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