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玉米制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玉米制种
分类号: S513.03
页数: 1
页码: 235
摘要: 本篇记述了永昌县为满足清河地区小麦套种玉米的需求,永昌县成立清河制种场,开始玉米制种试验,玉米制种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玉米 制种

内容

1991年,为满足清河地区小麦套种玉米的需求,永昌县成立清河制种场,开始玉米制种试验。当年,全县玉米制种面积120亩,品种为中单2号,亩产130千克。1995年,在水源乡胜利村、朱王堡镇新堡子村、董家堡村、流泉村等开展玉米制种试验,种植面积400亩,获得成功。此后,水源、朱王堡两乡镇玉米制种面积和种植品种逐年增加,逐渐发展成为全县的玉米制种基地。1996年,全县完成玉米制种面积1830亩,其中,朱王堡镇董家堡村完成户单1号制种面积400亩、水源乡北地村和县制种场完成中单2号制种面积1080亩、市园艺场完成西玉3号制种150亩、水源乡北地村完成甘玉13号制种面积200亩。1999年,开展外向型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全县共落实种植玉米杂交制种面积2260亩。其中:金穗1号1000亩,落实在水源乡胜利村;金穗2号400亩,落实在朱王堡镇头沟村、新堡子村;金穗6号290亩,落实在六坝乡南庄子村;金穗7号170亩,落实在朱王堡镇梅北村;金穗8号400亩,落实在水源乡北地村。为了使名、优、特、新品种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永昌县从山东、北京等地科研部门引进13个自交系品种,以不同生育期和播种方式种植32亩,品种分别为99-1、99-2、99-3、999、888、8962、8818、8466、6152、8562、8402、212、322。此后,全县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增加。2004年和2005年,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年均保持在3万亩以上,亩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玉米制种已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产业。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