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
分类号: F279.21
页数: 5
页码: 222-226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永昌县部分国有、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以承包制和租赁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企业体制改革的情况。
关键词: 永昌县 企业 体制改革

内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永昌县部分国有、集体企业开始进行以承包制和租赁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1991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全县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公有制企业进行改组、改制和改造。通过发展公司制、股份合作制、内部员工持股和合资合作等形式,促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企业改制
  1992年,永昌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供销部门进行改革试点工作。县供销合作社在推行“四放开”(放开经营、价格、分配、用工)的同时,将县农副公司、河西堡供销合作社合并,组建企业集团。同年,实行法人持股和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制试点企业,股份制改革开始兴起。1994年,在改制城镇股份制合作企业时,永昌县鞋业股份合作公司成立。对2户企业进行破产认定,马营沟煤矿兼并新城子镇兆田村芨芨滩煤矿,东寨乡2户微利亏损企业进行拍卖和产权出让,这是金昌市首次企业破产、兼并和拍卖的有效尝试。1997年,县政府决定将1993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投入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资金,划转给企业作为国家资本金,鼓励企业改制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资本结构。继1996年划转458.08万元之后,1997年把县工商企业财政借款651.91万元划转给企业。县饲料公司兼并资不抵债的永昌饭店,永昌县化工建材厂兼并城关镇化工厂。1998年,依照市体改委《金昌市企业改革三年规划暨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意见》,永昌县在企业改革中,对国有企业和亏损较严重的商业企业实行行业性改革,注重盘活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化解金融风险。对实行剥离分离的企业,采取所得税返还和土地占用费逐年返还等方式,承担原企业债务负担。实行政企分开,还权于企业。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人选,由任命制改为推荐候选人,依据法律和企业章程规定,由民主选举产生。
  2000年,全县实行以产权和资产重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经过改制、改组,改制企业33家,改制率达95%以上,其中出售企业16家,有原朱王堡镇造纸厂、乡企轧钢厂、红山窑榨油厂、矿泉水厂、杜家寨面粉厂、永昌石油液化气供应站等;破产企业4家,有原计划委员会板材厂、河西堡猪场、振昌饲料公司、梅家寺编织袋厂等;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5家,有永宁造纸厂、宋家沟造纸厂、莫高股份金昌啤酒原料分公司等。租赁企业8家,有新城子镇煤矿、新城子镇萤石矿、永胜造纸厂等。其他企业营业执照登记是集体企业,实为私营企业。
  2001年9月,县城扩建南关大道,县政府出资163.3万元,用于永昌县离合器厂职工身份置换、交纳养老保险金、偿还债务,妥善安置了原企业职工。2002年6月,兴泰物资公司以产权转让形式改制,置换职工身份6人,转让金额为38.4万元。2003年8月,县肉食水产经营部以产权转让形式改制,对肉食水产经营部全部土地向德赛羊肉加工厂和烟台麦芽厂永昌分厂有偿转让,转让价格为60万元,置换职工身份15人,向华融公司回购债权162万元。同年,永昌县装饰公司以产权转让方式改制,置换职工身份9人,转让金额40万元。永昌县三利包装公司以产权转让方式改制,以底价50万元进行转让,置换职工身份27人。永昌县服装厂转让底价为39.7万元,置换职工身份10人。河西堡被服厂以底价15.5万元转让,置换职工身份2人。金昌佳丽服装厂以底价19.7万元转让,置换职工身份1人。永昌县百货公司以88.7万元整体转让,改制为民营企业。总付职工置换身份款、交纳养老保险金、支付医疗费164.7万元。
  2004年,钟鼓楼商场以产权转让形式进行改制,以底价165万元进行转让,置换职工身份32人,并向华融公司回购债权214万元。永昌县百货公司以产权转让形式改制,以底价215万元进行转让,置换职工身份42人,向华融公司回购债权633万元。同年9月,永昌县铅丝厂(原名永昌县铁工厂),以80万元价格整体转让,改制为民营企业。所得资金用于职工身份置换,处理债务计80万元。2005年3月,北海宾馆以产权转让形式,以底价340万元转让给县电力公司,置换职工身份43人,向工商银行回购债权资金101万元。金昌市印刷厂以产权转让形式进行改制,转让底价210万元,置换职工身份43人,向华融公司回购债权54万元,向县工商银行回购债权47万元。永昌县木器家具厂以产权转让形式进行改制,转让底价269万元,置换职工身份32人。永昌县饮食服务公司以产权转让方式进行改制,转让底价276万元,置换职工身份48人,向华融公司回购债权308万元,向长城公司回购债权98万元。永昌县工艺石材公司破产、变卖。马营沟煤矿以1380万元的价格整体出售。安置职工218人,总付置换身份金261.6万元,改制为民营企业。
  闲置资产盘活
  2002年,成立永昌县盘活闲置资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经济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经济的副县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贸局,县经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有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负责全县闲置资产盘活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002年,盘活甘肃昌兴碳化硅有限责任公司、县人武部板材厂、龙首钾肥厂、玉泉黄酒厂、喷铸管厂、朱王堡造纸厂、北海子虹鳟鱼场、朱王堡镇陈仓造纸厂、朱王堡镇头沟造纸厂、东寨镇亚麻厂等12家企业资产3000万元,盘活企业新注入资金917万元,年新增产值6500万元,新增利税650万元,就业员工450名。2003年,盘活永昌县矿泉水公司、乡企轧钢厂、杜家寨面粉厂、城关镇板材厂、雪晶果蔬公司、河西堡镇永利耐磨材料厂、东水泉造纸厂、油脂化工厂、红山窑乡粮油加工厂、绒线厂等11家企业资产3188.59万元,盘活企业新注入资金2338.4万元,年新增产值7979万元,新增利税1154.5万元,就业员工830名。2004年,盘活永昌县永胜造纸厂、河西堡镇煤炭工业责任公司、东区面粉厂、宏伟果蔬有限公司、振昌饲料公司等5家企业资产567万元,盘活企业新注入资金400万元,就业员工60名。2005年,盘活永昌县铁工厂、三利包装材料公司、河西堡镇绿康种猪繁畜场、木器加工厂等6家企业资产1426.8万元,就业员工100多名。至2005年,共盘活34家企业资产8182.39万元,就业员工1500多名。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