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禁毒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2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禁毒工作
分类号: D631.2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公安禁毒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宣传教育、打击贩毒、戒毒帮教等。
关键词: 永昌县 公安 禁毒工作

内容

1990年前后,在河西堡铁路和永昌电厂工人中首先发现吸食毒品问题,后毒品逐步殃及城关、东寨、焦家庄等乡镇。
  宣传教育
  2000年开始,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预防教育、打击制贩毒活动和禁吸戒毒工作三项重点任务,开展争创“无毒县”活动。各部门面向基层组织、街道、办事处、学校,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展板、黑板报和张贴通告、建立禁毒警示牌、书写禁毒标语等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每年“6.3”虎门销烟日、“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各乡镇及县禁毒委各成员单位都要上街或下乡,采取音像、展板、散发禁毒宣传资料、组织秧歌队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了解党和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多次在城关镇、河西堡镇公捕、公判了一批贩毒分子,
  组织干部、工人、学生举行了拒毒游行和拒毒签名活动。利用典型事例,让吸贩毒人员现身说法,控诉毒品危害,邀请金昌电视台制作专题访谈节目。全县139所中小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由政法部门领导或派出所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认真履行职责,为师生上禁毒知识教育课。举办禁毒图片巡回展览、禁毒知识竞赛、禁毒知识演讲等活动。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期间,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一次禁毒主题班会活动,法制副校长上一节禁毒法制课,主办一期禁毒宣传栏,开展一次禁毒知识竞赛和禁毒知识演讲活动。县禁毒委每年安排部署开展“千名领导到千所学校”活动,将授课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一个领导身上。2005年,县妇联、工会共同印发“共创美好家园,不让毒品进我家——致全县城乡家庭的一封信”2万多份。
  打击贩毒
  2001年至2005年,共破获毒品案件54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5起,抓获毒贩44名,缴获海洛因1702.8克,鸦片1865克。2001年,侦破马永军贩毒案,缴获海洛因120克,是全县首次破获的百克以上毒品大案。同年8月,侦破马小明、马由苏贩毒案,缴获海洛因93克。2002年7月,在临洮县境内破获马世海贩毒一案,缴获海洛因97.77克。2005年10月,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鸦片1865克。
  戒毒帮教
  县公安局坚持“凡是吸毒的一律强戒,凡是复吸的一律劳动教养”的原则,对吸毒人员采取立体的帮教措施。2001年至2005年,共强制戒毒498人(次),劳动教养109人(次)。全县普遍建立以乡镇(街道、社区、村)、派出所、单位、家庭“四位一体”的帮教体系,建立帮教小组377个,帮教成员1508人,每年年初由帮教成员与吸毒人员签订帮教责任书,建立帮教档案,并根据吸毒人员的思想状况、戒断情况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进行谈话帮教,随时掌握吸毒人员的思想动态、活动情况,及时指导吸毒人员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严格落实每周二、四、六尿检制度,由乡镇政府、禁毒办、辖区派出所联合对吸毒人员的现实表现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有效防止复吸现象的发生。至2005年,吸毒人员帮教覆盖率达到100%,戒断三年以上吸毒人员巩固率达到56.8%。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