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永昌县妇女联合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1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永昌县妇女联合会
分类号: D665
页数: 3
页码: 159-16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昌县妇女联合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妇女代表大会、主要工作、重大活动等。
关键词: 永昌县 妇女联合会

内容

2005年,县妇联下设乡镇妇联会10个,社区妇联会10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33个,村妇代会110个。
  妇女代表大会
  永昌县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1993年10月25日至27日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86名,列席代表13名,特邀代表9名。会议审议并通过曹万香作的“全县妇女团结起来,为加速永昌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报告。在十一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曹万香为县妇女联合会主席,郭玉菊为副主席。
  永昌县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1999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86名,列席代表13名,特邀代表9名。会议审议并通过任秀华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团结动员全县妇女为实现跨世纪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报告。在十二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任秀华为县妇女联合会主席,柴桂华为副主席。
  永昌县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2004年9月6日至7日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96名,列席代表13名,特邀代表9名。会议审议并通过柴桂华作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妇女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奋斗》的报告。在十三届一次执委会上,选举柴桂华为县妇女联合会主席,李桂兰为副主席。
  主要工作
  妇女权益维护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后,县妇联加强宣传和教育。1997年,县政府制定《九十年代永昌县儿童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永昌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年,制定《永昌县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在全县开展业务骨干培训,建立三级信访网络,完善接待、咨询、登记、统计、转办、催办、参与法庭处理和听审制度,做到上访有登记,咨询有答复,回访有结果。对妇女在政治、经济、家庭、婚姻和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妇女权益得到保护。
  精神文明创建15年间,县妇联配合有关部门成立了村级红白理事会109个,妇女禁毒禁赌协会109个,向群众宣传厚养薄葬,婚事新办、简办,打击吸毒、贩毒,制止和预防犯罪,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的好转。2001年,永昌县被列为全省“不让毒品进我家”承诺县,之后,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禁绝毒品,号召基层妇女组织成立以社区妇女为主的中老年演唱队、秧歌队、腰鼓队、健身操队等20多个文体娱乐组织,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占领社区阵地。在妇女中开展“珍惜生命,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邪教”和“共创美好家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活动,营造健康、文明、科学的城镇文化氛围。
  重大活动
  1990年以来,在农村妇女中开展以“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1991年至1993年,县妇联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协调组织,1991年被省妇联评为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协调组织。1991年开始,在城镇妇女中开展“巾帼建功”活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和“美德在农家”等系列活动,全县有90%以上的城镇女职工参加各行业的各类竞赛活动,涌现出先进人物480多名,其中有56名被省、市、县树为“巾帼建功”先进标兵、“三八”红旗手、“镍都十大女杰”、“巾帼创业奖”先进,受到了各级组织的表彰奖励。县级以上“巾帼建功”先进集体80个,“巾帼文明示范岗”14个。2001年至2002年,积极响应上级妇联“举全国妇女之力,建西部美好家园”的号召,深入开展捐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活动,先后两次争取“母亲水窖”专项资金240万元,其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专项资金120万元,市、县配套资金120万元,在红山窑、新城子、焦家庄、东寨、六坝、水源、河西堡等8个乡镇修建“母亲水窖”3198眼,解决了项目区3600户、1.3万人、15.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2002年1月,县妇联被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授予2001年度“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组织奖,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宣传报道。2005年,积极争取省、市妇联的支持,启动“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为贫困、边远地区妇女提供医疗服务。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