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共青团永昌县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共青团永昌县委员会
分类号: D665
页数: 4
页码: 156-1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共青团永昌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是中共永昌县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全县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机关。2005年底,有团员10174人,28岁以下青年36010人,团青比28%。有下属团委19个、总支40个、支部397个。
关键词: 共青团 永昌县 委员会

内容

共青团永昌县委员会(简称团县委)是中共永昌县委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全县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领导机关。2005年底,有团员10174人,28岁以下青年36010人,团青比28%。有下属团委19个、总支40个、支部397个。
  代表大会
  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199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00名,列席代表16名,特邀代表6名,代表全县7800多名共青团员。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张兆成代表共青团永昌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作的“勇敢地立于改革潮头,为加快永昌经济腾飞再立新功”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在十四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常委7人,张兆成为书记,蒲有文为副书记。
  共青团永昌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1995年6月18日至20日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20名,特邀代表8名,列席代表16名,代表全县各行各业9822名共青团员。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蒲有文代表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四届委员会作的“服务青年,服务经济,在建设永昌的实践中造就一代跨世纪四有新人”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永昌县第十五届委员会。在十五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委员25人,常委7人,选举蒲有文为书记,陆世平为副书记。
  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1998年5月10日至12日召开,到会正式代表180名,特邀代表10名,列席代表16名,代表全县各行各业12878名共青团员。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蒲有文代表共青团第十五届委员会作的“继承创新,勇于开拓,在建设永昌的跨世纪征程上再展宏图”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六届委员会。在十六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常委7人,选举陆世平为书记,焦宗津为副书记。
  共青团永昌县第十七次代表大会2001年5月24日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00名,特邀代表10名,列席代表17名。代表全县12147名共青团员。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焦宗津代表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六届委员会作的“开拓创新,拼搏奋进,谱写新世纪共青团工作新篇章”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永昌县第十七届委员会。在十七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委员27人,常委7人,选举焦宗津为书记,朱永峰为副书记。
  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八次代表大会2004年9月7日至8日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70名,代表全县11074名共青团员,列席代表18名,特邀代表10名。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朱永峰代表共青团永昌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作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永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永昌县第十八届委员会。在十八届一次全委会议上,选出常委7人,选举朱永峰为书记,张琴云为副书记。
  青少年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15年间,团县委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对团员青年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坚持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为契机,抓住入学、入队、入团、入党、十八岁成人等时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之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规范团组织中的仪式教育、基地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每年清明节,组织万余名青少年在烈士陵园举行“寻革命足迹,颂丰功伟绩”为主题的清明扫墓团队活动和成人仪式,以鲜明生动的革命英雄事迹教育广大青年。2001年,举行万名青少年“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签名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不让邪教进我家”、“校园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道德和法制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后,在青少年中开展“争做合格小公民”活动。会同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为148所中小学聘请(任)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落实上法制辅导课的时间和内容,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2003年前后,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工作。2004年,积极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学习贯彻活动。
  主要活动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93年,组织百名青年的集体婚礼。1996年3月,发起万名青少年“告别游戏厅,抵制腐朽文化”签名宣誓仪式,11月,向全县农村青年发出“破陋习,树新风,争当文明户”的倡议,并开展竞赛活动。1999年,学校团组织开展“拒绝邪教”、“不让邪教进我家”、“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宣传教育活动。2000年后,各乡镇团委在春节前后共组织开展七届“陇原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组织青年编唱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和科技兴农等主题的健康曲目;开展“保护母亲河”、“青工创新增效”、“文明上网”等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1991年后,团县委组织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建设文明永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知荣明耻、关爱老人”等各类青年志愿者活动。加强志愿者注册工作,先后完成青年志愿者、禁毒志愿者、关爱老人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注册登记工作。至2005年,累计有6万余名青年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服务,受益人数22.4万人(次)。
  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活动在农村共青团工作中,开展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活动。推广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相继推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科技之春(冬)”活动,“致富项目先入青年农户行动”、“带徒传艺”活动、“百村十业千名务工青年培训工程”。各乡镇团委共举办培训班147期,培训农村青年7400人(次),培养星火带头人196人,农村青年致富项目入户率达87.3%。1人被农业部、团中央授予“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个人”称号,2人被授予“全省优秀农村青年”称号。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永昌项目在县人事、教育、财政、卫生等部门的支持下,团县委先后实施2003、2004、200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永昌项目工作。到永昌县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团县委组织集中学习国家、省项目办有关文件,与志愿者共同讨论制定《永昌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管理办法》,划分服务小组,成立大学生志愿者临时党团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主要从事为期1年至2年的支教、支医、支农、扶贫和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志愿者在业余时间上街进行义诊、法律咨询、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对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开展就业指导。至2005年,共有83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永昌县服务。
  少先队工作
  1991年至2005年间,永昌县共召开两次少先队代表大会。1996年12月11日至12日,永昌县召开第二次少先队代表大会;2003年9月14日至15日,永昌县召开第三次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永昌县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委员会。15年间,各级少先队组织以“雏鹰争章”为先导,以实践体验教育、“手拉手”、科技实践为内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全县有少先大队137个、少先中队975个、少年儿童36965名、少先队员29687人、少先队辅导员1077名、校外辅导员97名。
  青少年活动中心
  1998年4月,永昌县青少年宫成立,属于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性质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团县委领导。位于县城东大街,拥有教学场地1500平方米。成立初,开设书法、绘画、电子琴、手风琴、钢琴5个教学班,各专业教师均为聘任或兼职。2002年6月,争取到国家项目支持,在永昌一中对面开工建设新青少年宫,建筑面积3016平方米,内设多功能厅、文艺节目排练厅、舞蹈厅、阅览室、音乐厅、微机室、乒乓球室、美术室、科技厅、体操室等活动场所。2003年4月,改名为永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2004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至2005年,共接收到价值60多万元的国家扶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专项设备,增设舞蹈、声乐、二胡、武术、少儿英语、奥数等专业,每年分春季学期班(3月至7月)、暑假班(7月至8月)、秋季班(9月至12月)、寒假班(1月至2月)四个教学阶段,授课方式以单独与集体授课相结合,学生自愿入学并适当缴纳学费。2006年9月,青少年活动中心移交县教育局管理。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