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永昌县总工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9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永昌县总工会
分类号: D665
页数: 3
页码: 154-15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总工会的情况,永昌县总工会始建于1952年12月。1985年12月,工人俱乐部成立,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总工会。
关键词: 永昌县 总工会

内容

永昌县总工会始建于1952年12月。1985年12月,工人俱乐部成立,为股级事业单位,隶属县总工会。1992年3月,县总工会成立女职工委员会。2005年,全县共有:职工13561人,其中女职工5410人;工会会员12409人,其中女会员5014人;女职工委员会83个;专职工会干部13人,兼职工会干部620人。基层工会组织188个,其中,系统工会11个,党政机关、直属工会30个,乡镇机关工会10个,社区工会10个。
  代表大会
  永昌县总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1993年10月8日至9日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团5个,共有正式代表121名。其中,各级工会工作者48名,工会积极分子31名,先进模范人物8名,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知识分子23名,生产一线的工人代表11名;女代表16名,代表中共产党员74名,共青团员6名,非党群众41名。刘德才代表县总工会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为实现永昌经济腾飞再立新功”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刘德才当选为县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主席,王玉兰、马登录当选为副主席。
  永昌县总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1999年5月17日召开,参加大会正式代表134名,其中各级工会工作者67名,工会积极分子25名,先进模范人物10名,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知识分子26名,生产一线工人代表6名;女代表20名,代表中共产党员97名,共青团员4名,非党群众33名,特邀代表10名。刘德才代表县总工会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发展永昌经济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九届委员会。刘德才当选为县总工会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张建华、景菊珍当选为副主席。
  永昌县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2004年10月10日召开,参加大会正式代表156名。其中工会工作者32名,工会积极分子30名,先进模范人物5名,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知识分子25名,一线工人代表18名,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代表14名,其他代表32名;女代表31名,代表中共产党员116名,非党群众40名。任秀华代表县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维护职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努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县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任秀华当选为县总工会第十届委员会主席,杨有才、景菊珍当选为副主席。
  工会工作
  职工权益维护1992年,落实新修订的《工会法》,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狠抓厂务(事务)公开、民主管理和解困再就业工作,开展职工权益维护活动。1997年,出台《关于深入实行厂务事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永昌县厂务事务公开督查考核实施办法》,在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厂务事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年,县总工会会同县委组织部对县属18家国有、集体企业领导班子和45名副科级以上企业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在20多家企业建立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企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稳步推进,劳动法律监督检查机构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不断健全,全县国有、集体企业中有90%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75个,组建率达70%以上。2004年,县总工会与县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代表政府、县总工会代表职工、企业主管部门代表企业的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即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1994年至2004年,先后组织为4000多名女职工进行妇科病检查。并积极参与职工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先后协调、调查、处理各类事故120多起。
  职工队伍建设1991年后,县工会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1992年,县总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法学习宣传活动,指导和督促各企事业单位创建“职工之家”,设立图书室、棋类室、球类室、电视室等,为职工学习、娱乐创造条件。1996年,各基层工会创建“合格职工之家”,利用“职工之家”、“职工小家”等宣传教育阵地,加强对职工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1991年至2005年,共举办各类职工培训班1500多期,参加职工1.35万人(次),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报告会800多场(次)。从1999年开始,县总工会配合县劳动就业等部门,开展对下岗失业职工的培训,举办再就业培训班80多期,使2000多名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
  技术创新活动1990年开始,全县各级工会立足行业特点,组织职工围绕解决本单位改革和生产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以技术攻关、革新改造、创造发明、合理化建议、推广先进操作法等为主要内容的万名职工岗位练功、技术比武竞赛活动。至2005年,共有3万多人(次)参加了400多场(次)的各种劳动竞赛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数千条。
  送温暖工程1990年至2005年,各级工会多方协调,筹措送温暖活动资金140多万元,救助和慰问特困职工2600多人(次)。筹集助学资金35万元,先后捐助200多名特困职工的子女上大学。为120多名困难职工争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协助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督促企业解决拖欠职工工资问题。
  工会自身建设1995年,县总工会会同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组建工会的意见》,开展建会工作。至2004年,全县新建企业工会42家,发展会员4800多人。基层工会达188个,会员总数达到12409人。建立女工委员会82个、专兼职工会干部620人。各级工会组织创建合格职工之家52个,其中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12个。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