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851
颗粒名称: 目录
页数: 6

内容

概述………………………………………………………(1)
  大事记……………………………………………………(9)
  自然篇
  第一章 建置 区划……………………………………(37)
  第一节 建置沿革………………………………………(37)
  第二节 区域……………………………………………(41)
  第三节 区划……………………………………………(41)
  第二章 自然环境………………………………………(42)
  第一节 地质构造………………………………………(42)
  第二节 地貌特征………………………………………(44)
  第三节 气候……………………………………………(48)
  第四节 自然灾害………………………………………(55)
  第三章 资源……………………………………………(56)
  第一节 土地资源………………………………………(56)
  第二节 生物资源………………………………………(58)
  第三节 水资源…………………………………………(59)
  第四节 矿产资源………………………………………(60)
  第四章 人口……………………………………………(61)
  第一节 人口总量………………………………………(61)
  第二节 人口构成………………………………………(61)
  第三节 人口分布………………………………………(65)
  第四节 人口变动………………………………………(66)
  政治篇
  第一章 政治体制改革…………………………………(67)
  第一节 县级机构改革…………………………………(67)
  第二节 乡镇机构改革…………………………………(75)
  第三节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79)
  第四节 人事制度改革…………………………………(80)
  第五节 基层民主制度建设……………………………(8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永昌县委员会……………………(82)
  第一节 机构……………………………………………(82)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83)
  第三节 县委重大决策…………………………………(84)
  第四节 纪律检查工作…………………………………(95)
  第五节 组织工作………………………………………(98)
  第六节 宣传工作………………………………………(102)
  第七节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107)
  第八节 政法工作………………………………………(110)
  第九节 统战工作………………………………………(113)
  第十节 政研工作………………………………………(114)
  第十一节 机关党建……………………………………(116)
  第十二节 党校工作……………………………………(117)
  第十三节 老干部工作…………………………………(118)
  第三章 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20)
  第一节 代表选举………………………………………(120)
  第二节 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121)
  第三节 永昌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26)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133)
  第四章 永昌县人民政府………………………………………(133)
  第一节 机构……………………………………………………(133)
  第二节 施政纪略………………………………………………(135)
  第三节 法制工作………………………………………………(146)
  第四节 信访工作………………………………………………(147)
  第五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永昌县委员会………………(148)
  第一节 机构……………………………………………………(148)
  第二节 县政协会议……………………………………………(148)
  第三节 主要活动………………………………………………(151)
  第六章 民主党派群团组织……………………………………(154)
  第一节 民主党派………………………………………………(154)
  第二节 永昌县总工会…………………………………………(154)
  第三节 共青团永昌县委员会…………………………………(156)
  第四节 永昌县妇女联合会……………………………………(159)
  第五节 永昌县工商业联合会…………………………………(161)
  第六节 永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62)
  第七节 永昌县残疾人联合会…………………………………(163)
  第八节 永昌县青年联合会……………………………………(163)
  第九节 其他群众组织…………………………………………(163)
  第七章 公安……………………………………………………(166)
  第一节 户政管理………………………………………………(166)
  第二节 治安管理………………………………………………(167)
  第三节 刑事侦破………………………………………………(171)
  第四节 禁毒工作………………………………………………(175)
  第五节 监所管理………………………………………………(176)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177)
  第七节 消防……………………………………………………(179)
  第八节 大案要案………………………………………………(180)
  第八章 检察……………………………………………………(182)
  第一节 刑事检察………………………………………………(182)
  第二节 民事行政检察…………………………………………(184)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184)
  第四节 监所检察………………………………………………(185)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185)
  第六节 反贪污贿赂……………………………………………(185)
  第九章 审判……………………………………………………(186)
  第一节 刑事审判………………………………………………(188)
  第二节 民事审判………………………………………………(190)
  第三节 行政审判………………………………………………(191)
  第四节 执行工作………………………………………………(192)
  第十章 司法行政………………………………………………(193)
  第一节 法制宣传………………………………………………(193)
  第二节 律师事务………………………………………………(195)
  第三节 人民调解………………………………………………(196)
  第四节 公证……………………………………………………(196)
  第五节 基层法律服务…………………………………………(197)
  第六节 安置帮教………………………………………………(197)
  第七节 法律援助………………………………………………(198)
  第十一章 军事…………………………………………………(199)
  第一节 县人武部………………………………………………(199)
  第二节 民兵 预备役…………………………………………(201)
  第三节 驻军……………………………………………………(202)
  第四节 人民防空………………………………………………(204)
  第十二章 人事…………………………………………………(204)
  第一节 干部队伍………………………………………………(204)
  第二节 干部管理………………………………………………(206)
  第三节 干部工资………………………………………………(208)
  第四节 干部继续教育…………………………………………(213)
  第五节 干部离退休……………………………………………(213)
  第六节 机构编制管理…………………………………………(214)
  第七节 人才交流……………………………………(216)
  第八节 困难补助和丧葬抚恤………………………(217)
  经济篇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219)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19)
  第二节 企业体制改革………………………………(222)
  第三节 商贸流通体制改革…………………………(227)
  第四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228)
  第五节 财政体制改革………………………………(228)
  第六节 税务体制改革………………………………(231)
  第七节 金融体制改革………………………………(232)
  第二章 特色种植 养殖……………………………(233)
  第一节 啤酒大麦……………………………………(233)
  第二节 玉米制种……………………………………(235)
  第三节 高原无公害蔬菜……………………………(235)
  第四节 优质肉羊……………………………………(238)
  第五节 金鳟鱼………………………………………(240)
  第六节 饲草…………………………………………(241)
  第三章 农牧业………………………………………(242)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243)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244)
  第三节 种植业………………………………………(250)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256)
  第五节 养殖业………………………………………(261)
  第六节 畜禽品种改良………………………………(266)
  第七节 畜禽检疫防疫………………………………(268)
  第八节 草原分布与保护……………………………(269)
  第九节 国营农牧场…………………………………(272)
  第四章 农业机械……………………………………(273)
  第一节 农业机械装备………………………………(274)
  第二节 农机技术推广………………………………(280)
  第三节 农机化作业水平……………………………(282)
  第四节 农机经营……………………………………(284)
  第五节 农机服务……………………………………(285)
  第五章 林业…………………………………………(288)
  第一节 森林资源……………………………………(288)
  第二节 引种 育苗…………………………………(295)
  第三节 人工造林……………………………………(297)
  第四节 经济林栽培…………………………………(300)
  第五节 森林资源管护………………………………(303)
  第六节 林业科技……………………………………(305)
  第七节 生态植被管护和野生动物保护……………(307)
  第六章 水利电力……………………………………(310)
  第一节 水利建设……………………………………(311)
  第二节 水政管理……………………………………(317)
  第三节 人畜饮水工程………………………………(319)
  第四节 抗旱防汛……………………………………(320)
  第五节 水利规费征收………………………………(323)
  第六节 小水电开发…………………………………(324)
  第七节 电气化县建设………………………………(327)
  第八节 电网建设……………………………………(329)
  第九节 农电管理……………………………………(331)
  第七章 工业 建筑业………………………………(334)
  第一节 工业示范区…………………………………(334)
  第二节 工业门类……………………………………(339)
  第三节 企业选介……………………………………(344)
  第四节 名优产品……………………………………(348)
  第五节 建筑队伍……………………………………(350)
  第六节 县城重点建设工程…………………………(353)
  第八章 乡镇企业……………………………………(355)
  第一节 发展概述……………………………………(355)
  第二节 企业管理……………………………………(356)
  第三节 经济效益……………………………………(356)
  第九章 粮食…………………………………………(359)
  第一节 粮油购销……………………………………(359)
  第二节 粮油储备……………………………………(362)
  第三节 粮油价格……………………………………(363)
  第四节 粮仓建设……………………………………(365)
  第五节 粮食市场监管………………………………(367)
  第十章 商贸…………………………………………(367)
  第一节 集贸市场建设………………………………(368)
  第二节 商品流通……………………………………(369)
  第三节 供销合作……………………………………(370)
  第四节 特种经营……………………………………(374)
  第五节 餐饮服务……………………………………(376)
  第六节 对外贸易……………………………………(377)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378)
  第一节 规划与设计…………………………………(378)
  第二节 县城建设……………………………………(380)
  第三节 村镇建设……………………………………(388)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389)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392)
  第一节 环境质量……………………………………(393)
  第二节 环境监测……………………………………(400)
  第三节 环境监察……………………………………(402)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407)
  第五节 生态保护……………………………………(408)
  第六节 环保宣传教育………………………………(410)
  第十三章 财政 税务………………………………(411)
  第一节 财政…………………………………………(411)
  第二节 国家税务……………………………………(420)
  第三节 地方税务……………………………………(424)
  第十四章 金融 保险………………………………(429)
  第一节 金融…………………………………………(429)
  第二节 保险…………………………………………(441)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446)
  第一节 公路建设……………………………………(446)
  第二节 交通管理……………………………………(455)
  第三节 公路运输……………………………………(457)
  第四节 高速公路……………………………………(459)
  第五节 铁路…………………………………………(461)
  第十六章 邮政 通讯………………………………(465)
  第一节 邮政…………………………………………(465)
  第二节 通讯…………………………………………(466)
  第十七章 综合经济管理……………………………(469)
  第一节 计划…………………………………………(469)
  第二节 统计…………………………………………(477)
  第三节 审计…………………………………………(482)
  第四节 国土资源管理………………………………(484)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489)
  第六节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495)
  第七节 价格工作……………………………………(500)
  第八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507)
  第九节 招商引资……………………………………(509)
  文化篇
  第一章 教育…………………………………………(513)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513)
  第二节 教师队伍……………………………………(515)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524)
  第四节 教育经费……………………………………(525)
  第五节 幼儿教育……………………………………(532)
  第六节 普通教育……………………………………(533)
  第七节 职业教育……………………………………(541)
  第八节 成人教育……………………………………(544)
  第九节 教研教改……………………………………(546)
  第二章 科技 气象…………………………………(549)
  第一节 科技队伍……………………………………(549)
  第二节 科技活动……………………(549)
  第三节 科技成果……………………(550)
  第四节 科技管理……………………(553)
  第五节 信息网络建设………………(557)
  第六节 地震监测……………………(557)
  第七节 气象工作……………………(558)
  第八节 人工影响天气………………(559)
  第三章 卫生…………………………(560)
  第一节 卫生体制改革………………(561)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564)
  第三节 医疗队伍……………………(567)
  第四节 疾病控制……………………(568)
  第五节 妇幼保健……………………(573)
  第六节 医政管理……………………(575)
  第七节 卫生检疫……………………(577)
  第八节 药政管理……………………(578)
  第九节 爱国卫生……………………(584)
  第十节 医学研究……………………(585)
  第四章 体育…………………………(587)
  第一节 体育设施……………………(587)
  第二节 学校体育……………………(587)
  第三节 群众体育……………………(588)
  第四节 竞技体育……………………(590)
  第五章 文化 旅游…………………(593)
  第一节 文化设施……………………(594)
  第二节 文化市场及管理……………(595)
  第三节 群众文化……………………(597)
  第四节 文艺创作……………………(598)
  第五节 图书…………………………(602)
  第六节 文物…………………………(605)
  第七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611)
  第八节 旅游…………………………(612)
  第六章 骊靬文化……………………(615)
  第一节 历史记载……………………(615)
  第二节 骊靬研究……………………(618)
  第三节 骊靬文化宣传………………(620)
  第七章 广播影视……………………(622)
  第一节 网络建设……………………(622)
  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624)
  第三节 电影放映……………………(625)
  第四节 广告经营……………………(625)
  第八章 史志 档案…………………(625)
  第一节 党史资料编研………………(625)
  第二节 文史资料编研………………(626)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627)
  第四节 档案工作……………………(628)
  社会生活篇
  第一章 民政…………………………(633)
  第一节 拥军 优抚 安置…………(633)
  第二节 社会事务……………………(636)
  第三节 老龄工作……………………(638)
  第四节 社会福利……………………(639)
  第五节 地名管理……………………(640)
  第六节 勘界…………………………(644)
  第二章 劳动…………………………(649)
  第一节 劳动就业……………………(649)
  第二节 劳务输转……………………(651)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652)
  第四节 劳动监察……………………(652)
  第三章 计划生育……………………(653)
  第一节 计生管理……………………(653)
  第二节 计生服务……………………(655)
  第三节 生育状况……………………(656)
  第四章 民族 宗教…………………(658)
  第一节 民族…………………………(658)
  第二节 宗教…………………………(660)
  第五章 社会保障……………………(662)
  第一节 养老保险………………………………………………(662)
  第二节 医疗保险………………………………………………(664)
  第三节 失业保险………………………………………………(666)
  第四节 工伤保险………………………………………………(668)
  第五节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68)
  第六节 救灾与社会救济………………………………………(669)
  第七节 残疾人保障……………………………………………(673)
  第六章 人民生活………………………………………………(674)
  第一节 婚姻家庭………………………………………………(674)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676)
  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678)
  第七章 方言 民俗……………………………………………(680)
  第一节 方言……………………………………………………(680)
  第二节 民俗……………………………………………………(695)
  乡镇篇
  第一章 镇………………………………………………………(708)
  第一节 城关镇…………………………………………………(708)
  第二节 新城子镇………………………………………………(714)
  第三节 东寨镇…………………………………………………(717)
  第四节 水源镇…………………………………………………(721)
  第五节 朱王堡镇………………………………………………(725)
  第六节 河西堡镇………………………………………………(730)
  第二章 乡………………………………………………………(737)
  第一节 红山窑乡………………………………………………(737)
  第二节 焦家庄乡………………………………………………(740)
  第三节 六坝乡…………………………………………………(743)
  第四节 南坝乡…………………………………………………(747)
  人物篇
  第一章 人物简介………………………………………………(751)
  第二章 人物表…………………………………………………(779)
  一、1991~2007年在本县任职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名录………(779)
  二、1991~2005年在本县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784)
  三、1991~2005年本籍在外任职人物名录……………………(787)
  四、1991~2005年省级以上表彰奖励人员名录………………(796)
  附录
  一、重要文献辑存………………………………………………(803)
  二、勘界资料辑存………………………………………………(817)
  三、碑铭 楹联…………………………………………………(832)
  常用缩略语及其注释对照………………………………………(840)
  各部门(单位)审稿人和撰稿人一览表………………………(842)
  后记………………………………………………………………(84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1991~2005)

《永昌县志(1991~200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等部分组成,以述、记、志、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顺序排列,全面记述了1991年至2005年永昌县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