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革命烈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8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革命烈士
分类号: K827
页数: 6
页码: 1035-1040
摘要: 本卷收录了现代人物中永昌籍革命烈士41人,并记述其生平传略。
关键词: 人物 革命烈士 永昌县

内容

第一节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传略
  民国二十五年(1936)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奉命率部二万一千八百余人,抢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和“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同年11月18日,占领永昌,时值蒋介石坐镇西安,亲自调兵遣将督剿红军。马步芳、马步青遂纠集正规军和地方民团近十万之众,倚仗骑兵优势,配合飞机大炮向永昌、山丹一线的西路军围追堵截,寻机决战。长征后未及休整的西路军孤军深入,时值隆冬严寒,衣着单薄,弹药、医药枯竭,部队严重减员,在极端艰苦环境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继古浪、武威西四十里堡诸役以后,在永昌境内的八坝,东寨、东十里堡、水磨关、水泉子、城郊等地,与敌军浴血奋战四十余天,击毙击伤敌六千余人,击伤敌机一架。但终因众寡悬殊,西路军始终未能摆脱困境。于12月27日夜西路军被迫突出县城,继续西进。红军撤离后,苏维埃永昌区及各基层政权被敌摧毁,政府主要成员张仲科等同志,惨遭杀害。西路军在永昌诸战中英勇牺牲的广大指战员,战绩卓著,功盖祁连,永远活在永昌人民的心中。
  刘理运(1906至1936),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担任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任团长时转战川陕,作战英勇,四方面军总部授予其团以“攻如猛虎,守如泰山”团称号。1934年10月调任红九军二十七师师长。1936年西路军强渡黄河,挺进河西,九军一路克敌,连战皆捷。11月23日,九军到达永昌县八坝,二十七师驻守永昌县城附近,与敌对峙近一个月。12月下旬,敌5个旅,7个民团,轮番猛攻,在二十里堡一带,刘理运指挥二十七师顽强抗击,打退敌人十多次进攻。消灭敌人数百人。但因战斗频繁,兵员无补,弹药缺乏,伤亡日益严重,12月25日,敌步骑兵千余人向二十里堡猛攻,双方激战一整天,战斗中,刘理运和百余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1987年8月1日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在永昌革命烈士陵园为刘理运建纪念亭,立纪念碑,以志永垂不朽。
  姜启化,陕西省华阴县人(出生年代待考)1929年参加程子华领导的湖北大冶暴动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调往红军总部政治部任青年科长,红九军团成立后任该军团三师九团政治委员,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从一方面军调往四方面军政治部继续做青年工作。四方面军二次北上时任红九军二十七师政治部主任,1936年11月中旬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途中,在古浪城与敌军巷战中,率领部队奋勇拼杀,不幸后颈中弹身负重伤。战斗结束后,被转移到永昌县城的总部医院抢救治疗,终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于11月底不幸长眠于永昌县城。
  姜焕绚(籍贯,出生年月待考),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九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1936年11月在永昌县作战中英勇牺牲。
  肖永继,河南省新河县人,1913年生,农民家庭出身,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红九军八十一团团长,先后五次荣立战功,1936年12月红九军布防永昌县城东二十里堡(今东寨)一线,率部阻敌,保卫总部住地及县城的安全,战斗中英勇牺牲。
  余信会(籍贯、出生年月待考),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任中国工农红军少年先锋团参谋长,同年12月,在守卫永昌县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
  易维精(又名云均),四川省达县人(出生年月待考),中国共产党党员,红四方面军北上和西路军西征河西走廊期间任总政治部文工团政治委员。1936年12月初,奉总部命令率团从永昌县城出发前往东二十里堡慰问刚从古浪城作战后靠拢总部的红九军指战员。抵达目的地时,突与敌军遭遇,作战中壮烈牺牲。
  廖赤健(原名肇见),女,安徽省金寨县人,1915年生,1929年任童子团大队长,1930年负责赤南县苏维埃剧团工作,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川陕少共省委青妇部长,1935年初,调任川陕省苏维埃工农剧团第一团政治指导员。1936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西渡黄河征战河西,同年12月初,奉总部命令率团从永昌县城出发前往东二十里堡,慰问从古浪转移来的红九军指战员,刚刚到达郭家庄时,突与敌军遭遇,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任弼煌,湖南省湘阴县人,1906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就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1931年回国后被党派往豫皖任苏维埃政府秘书。1932年任川陕省俱乐部主任,继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秘书长。1936年红四方面军二次北上,和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期间,在总政治部文工团任导演。同年12月初,该文工团奉命从永昌县城出发前往东二十里堡慰问刚从古浪作战后转移到永昌的红九军指战员,到达郭家庄时,突与敌军遭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第二节 中华苏维埃政府烈士传略
  张仲科(1918至1937),永昌县城人,木匠。红军西路军创建永(昌)山(丹)革命根据地期间,先后被选为永昌县城东南隅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区苏维埃政府代表。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主席,他和铁匠出身的苏维埃政府委员冯怀义,组织县城内外的铁工、木工等工匠四、五十人,在东街南家院红军兵工厂协助红军熔铸马尾弹壳,锻打长矛大刀,修理受损枪械,碾配研制火药;组织木工砍伐树木,协助守城部队架设城堡防御围栏,做了大量宣传、组织工作。红军撤离时,张仲科和苏维埃区(县)委员,青年大队长王思福随部队到水磨关后,即离队去祁连山沟躲避敌军。不料被敌人发现,解除了张、王的武器。于1937年元月上旬,被绑架交给敌军执法队,遭到敌人轮番悬梁吊打,刑讯逼供,受尽了酷刑。后又转押武威骑五师师部,于同年3月两人同被杀害于武威新城南城壕。
  王思福(1918至1936年)永昌县城贫民,1936年12月5日任苏维埃永昌区(县)委员,负责军事工作,兼任青年大队长,青年大队是区苏维埃政府的一支最活跃,最有生机的骨干力量。主要承担维护地方社会治安,为红军作向导,潜入敌占区侦察敌情,搜集情报,征集运输粮食物资。在战场上或行军中抢救抬运病员等方面任务。王思福在青年大队中处处身先士卒,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红军撤离后和张仲科同遭敌人杀害。
  冯怀义,北海子乡小坝村铁匠。1936年12月5日任苏维埃永昌区(县)委员。负责民政工作。他和区(县)政府主席张仲科组织铁匠、木匠,协助红军制造和修理武器,红军撤离后,于1936年12月28日10时,冯怀义与李万、徐交,被国民党骑五师执法队杀害于县城西街,遇难时约27岁。
  李万,永昌县城居民,为红军积极办事,与冯怀义同遭杀害。遇难时约27岁。
  徐交(1900至1936年)永昌县城居民,苏维埃政府青年大队骨干,与冯怀义同遭杀害,遇难时36岁。
  张德文,永昌县城修鞋匠。1936年12月5日任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委员,负责财政工作。红军撤离后,遭敌搜捕,刑讯拷打致残。释放后不久逝世。
  李天福,武威县人,系地主陈世堂家中长工。曾任梅家寺苏维埃政府委员,红军撤离后,陈世堂对曾监视过他的行踪的李天福怀恨在心,唆使他人,秘密用乱石将李砸死在许家崖。死时约18岁。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烈士传略
  王天存,男,永昌县人。192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父亲去世,他随母亲出外乞讨,流落到酒泉县果园乡。1926年母亲去世。他给地主家牧羊。1938年至1949年在玉门油矿当磨面工。1949年9月嘉峪关解放,他担任了嘉峪关乡乡长兼民兵连长。1950年,多次配合解放军进祁连山剿匪。1951年3月,在押某匪首逃走,他带领民兵追捕。在大草滩水库附近只身逮捕匪首。两年中带领民兵,擒捉匪首4人,为民除害。一天晚上,乡干部正在乡政府开会,突然从窗口飞进一颗手榴弹,房子里坐着七八个人,眼看就要发生惨重伤亡。王天存临危不惧,立即扑上去把手榴弹扔出门外,使大家幸免惨祸。被酒泉县授予“模范民兵”的称号,1951年土改时,王天存家里分得了土地、牲畜、房屋、农具。次年,他联合附近4户贫苦农民组成全乡第一个互助组。1955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他带头加入,对群众影响很大。同年,他带头并发动群众入股集资,创办了全区第一个供销合作社和医疗站,秋天,嘉峪关一带发生狼害,他带领民兵进山下滩打狼,先后打死狼20只。1956年,王天存带领二百多农民在黑山湖附近开荒,奋战8天,新增耕地二百多亩。并在每年春秋季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嘉峪关村北部,集中营造了一条长达7.5公里、宽500米的防风林带,对防风护田,发挥了显著效益。1963年4月10日,反革命分子在嘉峪关公社黄草营大队发动反革命叛乱。嘉峪关公社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天存被绑架,匪首逼迫他投降,他凛然不屈,怒斥敌人。匪首要枪杀他,他依然临危不惧,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壮烈牺牲。是年42岁。当年9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追认王天存为革命烈士。并在嘉峪关城下为他立了墓碑。
  第四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本节收录因战因公壮烈牺牲的永昌籍烈士25人。见表253。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