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82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谚
分类号: H034
页数: 5
页码: 1021-1025
摘要: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农谚是与农业有关的俗语,它是农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生产经验,来自农民生产实践,又直接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有明显的地区性,本节选录了一部分永昌农谚。
关键词: 农谚 谚语 永昌县

内容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农谚是与农业有关的俗语,它是农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生产经验,来自农民生产实践,又直接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有明显的地区性,这里选录了一部分永昌农谚。农业
  土壤:
  △沙里沙,沙里沙,沙里没土长不下;土里土,土里土,土里没沙白受苦。
  △沙壤土,八面风,样样庄稼都能种。
  △黑土长哩,黄土淌哩,沙土爽哩(黑土田禾长得好,黄土容易流失,沙土后期生长不好。永昌方言,“爽”是萎缩倒退的意思)。
  △沙土松,不耐旱,种上大麦来得快。
  △锈沙板板香苗田(锈沙地种的庄稼秆细,穗小不分蘖)。
  △沙压碱,刮金板。
  △抗黑碱,铺黄沙;种大麦,打石八。
  整地:
  △若要当富汉,伏里翻三遍;若要当穷汉,伏里翻一遍。
  △糜子犁三掺,必能打三石。“掺”指耕犁次数。
  △豆子一条根,只要犁得深。
  △犁细没隔墙,种上麦子跟过墙。
  △深耕浅种,顶一次上粪。
  △头掺光破皮,二掺压住犁,三掺连根提。
  △贪耕不耙,耽误一夏。
  △榔头打,磙子收,保证豆子大丰收。
  △雨后就耙,地无锅渣。
  倒茬
  △倒茬倒得好,米谷吃个饱。
  △秋茬种秋茬,不如把地荒下。
  △麦茬种麦茬,就怕顶了茬。
  △豆茬种麦,收成不错。
  △麦茬豆,请来的舅。
  △麻种三年没节,瓜种三年不结。
  积肥施肥:
  △金筐银筐,不如粪筐。
  △便后一锨土,年年粮有余。
  △一个驴粪蛋,一碗小米饭。
  △庄稼人看粪如看金。
  △羊粪下了山,庄稼长得歪(永昌方言:“歪”是茂盛的意思)。
  △庄稼不用问,全凭工夫粪。
  △圈粪上了地,三茬子能出力,(指人粪尿)。
  △粪生上,没希望,粪熟上,粮满仓。
  △粪功身子,犁功头,差下一样定歉收。
  △千年的古土,当年的粪,庄稼不长人不信。
  △上了苦豆子粪,盐碱地也收成(清河灌区农民用苦豆子沤压绿肥上盐碱地效果尤好)。
  △红粪上了地,等于哄土皮(红粪指用土块烧的粪)。
  种植节气:
  △早上惊了蛰,后晌拿犁别(指铁路以北地区春耕的时间)。
  △早种一架田,松活多半年(做农活的时间段落叫“架”,一天分三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适用于铁路以北地区)。
  △早种一日,早收十日。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
  △立夏种胡麻,头顶一枝花,小满种胡麻,七股八桠叉。
  △小满糜,慢慢犁;芒种糜,拿手提(意为生长快)。
  △要吃山药(洋芋)大,种在端阳下。
  △种夏抢着种,种秋爽着种(夏作物播种宜早不宜迟,秋作物播种要适时,不宜过早)。
  △芒不芒,露一芒(指铁路北地区,青稞大麦抽穗时间)。
  △处暑不出头,拔着喂老牛(指糜谷抽穗时间)。
  △大扬出苗少,溜种收成好(播种方法与收成关系)。
  △摆耧犁得浅,浮种不多见,大扬犁得深,浮种有三成。
  △深谷子,浅糜子,胡麻种在浮皮子。
  △豆子深,胡麻浅,麦子种到正当间(指铁路以南)。
  △隰泥胡麻黄墒豆。
  △谷要稀,麦要稠,包谷地里能卧牛。
  △针插的胡麻,卧牛的谷,菜子一个望着一个哭。
  △芒种不种豆,青稞大麦种个够(指城郊和西河地区)。
  △浅种出苗快,深种能耐旱。
  选种:
  △好娘养好郎,好种多打粮。
  田间管理:
  △有草没草,跒(qia恰)个尿跷,(不论杂草多少,要薅一遍草)。
  △锄一次草功,顶一次上粪。
  浇水:
  △秋水老子冬水娘,栽种水不透不打粮。
  △底水不透,枉把苦受(秋冬水要浇透)。
  △头水浅,二水满,麦子黄了洗个脸(浇苗水的水量和深度)。
  △豆浇花,麦浇牙,胡麻浇着两个甲(胡麻幼苗期浇水要早)。
  △胡麻起塔塔,地里养鸭鸭(胡麻幼苗期需水较多)。
  △头水要松,二水要跟(小麦第一次苗水不要浇得过早,二次苗水时间不要拖得太长)。
  △麦子浇小不浇老,谷子浇老不浇小。
  △五月里的苗,大小不得饶(农历五月,各类作物正在生长盛期,不管苗株大小,都得浇水)。
  △灌浆秆高,水要浅浇,水多泡倒,收成不好。
  △水浇根,雨淋心。
  △大雪小雪,各坝归河(指河西堡、宁远堡放水归河,停止灌溉的时节)
  收割打碾:
  △小暑大麦黄,大暑小麦紧跟上(指铁路以北地区大小麦成熟季节)。
  △田黄九成收十成,田黄十成收九成。
  △半黄不收,风摇全丢。
  △秋风糜子寒露谷,过了白露拔芨芨。
  △打早场如捉贼(比喻抓紧时机抢收打碾)。
  农业气象
  △冬不冷,夏不热,五谷杂粮全不结。
  △要吃来年麦,九九一场雪。
  △三九天晒得水流,六月里渴(永昌方言读kang抗)死老牛。
  △庄稼人要吃米,暑伏天三场雨。
  △麦子开花火里绣,太阳晒坏豌扁豆。(小麦花期要晴天,不要下雨,豆类花期怕强烈的日光)。
  △大风乱到三月三,十个麦子九个疸(大风指西北风,小麦黄绣病俗叫“疸”)。
  △处暑下了雨,饱了的还会秕。
  △三月有雨四月旱,五月连阴吃饱饭,六月连阴穿绸段,七月连阴吃芽面(连日阴雨俗叫“连阴”)
  △初一初二早来霜,初七初八憋破仑。(农历四月初旬下雨对庄稼的影响)。
  △夏旱不算旱,秋旱二年半。
  △头九二九,关门闭守;三九四九,冻破茬口(茬地里冻开裂缝);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掮上耙走,九九加一九,犁铧遍地走。
  林业
  △干榆湿柳水白杨,沙枣树栽在碱滩上。
  △深栽结实打,擀杖也发芽。
  △榆树砍掉头,力气大似牛。
  △种树不保护,等于白受苦。
  △清明剟,谷雨戳。(杨树育苗季节)。
  △农不离木。
  畜牧业:
  △勤添草,勤清槽,牲口必定能上膘。
  △闲了喂在腿上,忙了喂在嘴上(牲畜要经常注意喂养)。
  △要想养好牛,月月四两油(夏季给耕牛灌适量的食油,可透痨上膘)。
  △一寸草,铡三刀,少喂料,也上膘。
  △种地不养牛,外行立把头(“立把”就是外行的意思)。
  △秋宾草,夏湖草,春天撵着放黄毛。
  △■■养起来快,就怕害了癞(疥癣俗叫癞病)。
  △家家能养猪,生活不离乎(“不离乎”是差不多的意思)。
  △养马为了使,养鸡积攒碎银子。
  △猪粪干,喂酵面。
  △鸡鸡鸡,二十一;鸭鸭鸭,二十八;鹅鹅鹅,一月多(指这些家禽孵化的时间)。
  △猫三狗四,猪五羊六(指这些家畜怀胎的月数,按虚月计算,如猪怀胎一百一十四天,实际不是五个月)。
  △驴下骡子沙里澄金,马下骡子泥里栽葱。
  △羊过清明驴过夏,牛马过了四月八(指牲畜能吃上青草的时节)。
  其他:
  △多种不如少种,少种不如巧种。
  △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
  △一马进地,五口伤田,都鲁一转,少收几石。
  △水路不修,好地也丢。
  △麦上场,火盗防。
  △远买卖,近庄稼。
  △农加商,硬似钢;农加工,硬如钉。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