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永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2020020220002817 |
颗粒名称: | 卷三十一 风俗、方言、人民生活 |
分类号: | K892.455;H07 ;D669 |
页数: | 44 |
页码: | 987-1030 |
摘要: | 永昌民间方言、礼节、信仰和风俗习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西汉时,汉民族始移居河西,佛、道宗教和儒家礼教传于永昌,形成了与我国北方大同小异的岁时节令和婚丧习俗。这和地理与陕西靠近,历史上同一行政隶属以及秦商客居永昌有关。人民勤劳慷慨,尚武少文,乐善好施,不事谄谀,不务奔竟的气质,乃永昌物产丰富,生活上无求于人而育成。群众裘皮衣褐,粮贱布贵,是自然经济的反映。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宗教信仰者,一般群众烧香磕头,求神问卜的迷信活动,随之少见。医药卫生设施遍及城乡,人们有病,求医不求神。男女青年可直接谈婚,父母不再完全包办。 |
关键词: | 风俗 方言 人民生活 永昌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