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际友好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70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国际友好团体
分类号: D665
页数: 2
页码: 858-8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2年至1955年永昌县国际友好团体的情况。
关键词: 群众团体 永昌县 友好团体

内容

中苏友好协会1952年11月,永昌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下设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1人。在全县5个区成立了支会,其中3个区设立了中苏友协工作委员会,共吸收会员805人,并给会员配发徽章。1953年以后,单独登记入会改以集体登记入会为主,到1954年,全县拥有会员4万多人。1955年以后,中苏友协逐渐停止了活动。
  抗美援朝分会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永昌县分会于1951年4月成立。5月1日,各界群众6.17万人(占总人口的60%)在县城举行反帝爱国的“五·一”示威游行,开展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6月,发动全县人民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捐献1架战斗机、1门山炮,款共约18.15亿元(旧人民币),全县普遍订立了爱国公约,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各区先后成立了优抚委员会。全县1700名适龄青年自愿报名,要求参战,后选送679人入伍。妇女们刺绣针线包1.27万个,装进针线、香烟、慰问信等,寄给朝鲜作战的志愿军战士。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