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7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分类号: D665
页数: 5
页码: 854-85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青少年组织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少年先锋队等。
关键词: 群众团体 永昌县 青少年组织

内容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0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永昌县工作委员会成立,负责建立基层团组织和筹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永昌县委员会。1950年3月建立了永昌中学团支部。同年11月在永宁区三乡(陈仓乡)建立了永昌县第一个农村团支部。1952年底,全县成立团区工委5个,分别配备专职团干部2至3人。1953年,基层团组织相继建立。同年3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永昌县委员会正式成立。1957年5月1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9月,县委设立群众团体办公室,团县委的工作归其负责。1971年9月,县革委会政治部设立青年组,11月又将青年组改设为青年妇女组。1972年12月中旬,成立共青团永昌县第九次代表大会筹备领导小组。1973年1月,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恢复团县委。年底14个基层团委全部恢复。1981年,原金川镇(不包括河西堡地区)和宁远堡、双湾公社团委划给金川区团委。1990年,全县有团委16个(其中乡镇团委11个),团总支22个,团支部339个,团员总数7513人。(1951年以来共青团组织发展情况见表224)
  历届团代会1950年春季,设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永昌县工作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永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以下称团代会)于1953年3月在县城召开,会议总结团县工委建立以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任务,选举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永昌县一届委员会,一届一次全委会上,选出了副书记。第二次团代会于1954年11月13日至1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25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的工作报告,选举了共青团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团代会于1956年6月21日至2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48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关于一年来工作总结和今明两年任务》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第三次团代会决议,选举了三届团县委,委员13人,常委7人。表扬奖励了一批在各条生产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四次团代会于1958年1月4日至7日在县城召开,团县委向大会作了《坚决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团结教育广大青年用高度的劳动热情,为在十年内把河西建设成为祖国新的粮棉基地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讨论通过了第四次团代会决议,选举了共青团四届委员会,表彰奖励了18个先进团组织,34名优秀团员。第五次团代会于1959年8月8日至11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400人,大会听取了团县委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几年的任务,讨论通过了第五次团代会决议,选举了共青团五届委员会,委员17人,常委7人。第六次团代会于1962年3月5日至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31名,团县委向大会作了《关于两年来共青团工作总结和今后一年团的工作任务》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了共青团六届委员会,委员17人,常委7人。第七次团代会于1963年5月1日至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83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作报告和今后任务的决议》,选举了共青团七届委员会,委员17人,常委7人。第八次团代会于1965年8月25日至2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07名,大会审议了团县委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促进青年革命化》的工作报告,通过了第八次团代会的工作报告和今后任务的决议,选举了共青团八届委员会,委员17人,常委7人。第九次团代会于1973年1月11日至15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328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题为《以路线斗争为纲,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第九次团代会决议》和全体代表给全县团员青年的《倡议书》,选举了共青团九届委员会,委员23人,选出常委7人和书记副书记。第十次团代会于1978年7月7日至9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03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题为《把共青团建设成为一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英勇突击队》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第十次团代会决议和全体代表给全县团员、青年的《倡议书》,选举了共青团十届委员会,委员23人,常委7人。第十一次团代会于1982年4月11日至1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85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题为《全县共青团员和青年行动起来,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第十一次团代会决议和全体代表给全县团员、青年的《倡议书》,选举了共青团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23人,选出常委7人和书记1人副书记2人。第十二次团代会于1985年7月22日至23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10人,大会审议了团县委题为《团结带领全县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改革,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第十一届团县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全体代表给全县团员青年的《倡议书》,选举了共青团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1人,选出常委9人和书记1人,副书记2人。第十三次团代会于1989年5月25日至27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200人。团县委向大会作了题为《带领青年诚实劳动,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由21人组成的共青团第十三届委员会。十三届一次会议上,选出常务委员7人和书记,副书记各1人。
  二、中国少年儿童队——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0年6月,城区学校开始中国少年儿童队建队试点工作,吸收42名学生加入了中国少年儿童队。于9月召开了少年儿童队建队大会,团县工委为少年儿童队员佩戴了红领巾,通过了建队决定,选举了中队委员会。同年全县5个区的中心完小相继建立了少年儿童队。1951年,团县工委设立了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全县少年儿童工作。1952年全县建立少年儿童队大队8个、中队21个,有队员856人,聘请大队辅导员8个、中队辅导员21个。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组织所代替。1978年各学校相继恢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每所学校设立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由7至13人组成,设正、副大队长各1人。班级设立中队委员会,由3至7人组成,设正、副中队队长各1人;每个中队设若干个小队,小队由5至13名队员组成,设正、副小队长各1人。大队、中队均聘请辅导员。大、中、小队正副队长均由队员民主选举。1985年,全县166所小学、13所中学均建立了少先队组织,共有少先队员2.06万名,辅导员632名。团县委由1名干部具体负责少先队工作。1952年以来少年儿童组织情况见表225。
  1990年6月1日至2日,在永昌县城召开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首届代表大会,出席少先队代表135人,辅导员250人。会议听取了团县委《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而奋斗》的报告。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永昌县工作委员会。委员由团县委等单位和基层少年先锋队辅导员19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中国少年先锋队永昌县工作委员会是全县少先队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指导全县少先队工作。它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坚持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少年儿童,引导他们听党的话,努力学习,锻炼身体,立志作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1990年,全县中、小学均建立有少年先锋队组织,小学有128个,中学4个。共有少先队员16510人,占全部儿童的76.6%,共有辅导员801人。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