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制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70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制剂
分类号: S567;R283
页数: 1
页码: 83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1958年至1990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药制剂发展情况。
关键词: 中草药 制剂 永昌县

内容

永昌县历史上就有配制中药丸、散剂的技术。1958年,在上海移民中,抽调有中成药制剂技术的人员,在河西堡进行了试制,品种有:藿香正气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山楂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香沙养胃丸、还少丹、三香四寇散、康复丸、康复散等中成药。1960年停办。
  1959年,县医院始设制剂室,主要配制药品有:50%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注射用水、普鲁卡因等。1975年配制可卡因、胎盘组织液、雷夫奴尔、止咳糖浆、苦豆子栓剂、三黄散、青黛散、618糊剂、子宫丸等。同时全县各公社卫生院(所)均开展制剂活动。1985年,甘肃省卫生厅委托武威地区药检所,对全区医院的制剂进行了检查整顿。由于设备简陋,药品不符合规定标准,县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制剂工作一律停止。
  附:中央、省、地(市)驻永昌县境内的工矿企业卫生机构:
  七九六矿职工医院:下设两个工区医务所。
  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1970年2月由北京第一人民医院迁到河西堡,初称河西堡北京医院(群众称北京医院),后改为武威地区第二人民医院。1981年10月划给金昌市,并改称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省红光园艺场医院:1956年建。初称卫生所。1984年12月改称红光园艺场医院。
  金昌化工总厂卫生所:位于河西堡。1964年建。
  农垦分公司医院:位于河西堡,1983年6月在原武威地区八一农场职工医院的基础上建成,下属6个分场卫生所。
  还有金昌市氮肥厂卫生所、甘肃省河西堡盐业站卫生所、甘肃省河西堡电焊条厂卫生所、甘肃省建筑九公司第一工程队卫生所、甘肃省金昌公路段卫生所(均设河西堡)、河西堡铁路卫生所、甘肃省河西堡电厂卫生所、甘肃铁合金厂东大山矿区卫生所、武威运输公司河西堡一车队卫生所、甘肃省永昌供电局卫生所、金昌市永昌种羊场卫生所、军马一场卫生所、军马四场卫生所。永昌境内的这些单位的医院、卫生所的主要任务是为本单位职工及家属服务。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