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品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6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药品管理
分类号: F717.5
页数: 2
页码: 832-8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1973年至1990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药品管理发展情况。
关键词: 药品管理 医药事业 永昌县

内容

历年来药品管理和质量监测均严格按照国家药政、法令规定执行。1973年5月,国务院对使用麻醉药品作了严格的管理规定。同年,对药材市场进行了整顿,查处了一些伪造、贩运、出售假药材的案件,进一步加强了管理。1978年12月7日国务院颁发的《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中规定了13类、39个品种为管理药品。1980年6月30日国家规定对西药毒药、限制性剧毒药品,毒性中药及中成药品共31个品种实行管理。
  1981年11月16日,据省医药管理局等10个单位联合通知,加强中药材市场管理,制止药材经营中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坚决取缔骗钱害命的游医药贩,严格限制我省地产二类药材和贵重药材外流。这些药材即:麝香、牛黄、黄连、贝母、甘草、枸杞、杜仲、银花、党参、当归、生地、附子、云木香、丹皮、鹿茸、红(黄)芪、厚朴、天麻、虎骨、红花、豹骨、熊胆、全虫、阿胶、冬虫草、大黄、羌活、秦芄、冬花、牛子、丹参、柴胡、枣仁、菖蒲、猪苓、驴皮、龙骨、五味子共38个品种。1982年,全国淘汰127种西药品,全县各医疗单位均作了清理。1983年前,各类中药材的供应与销售分省、地、县三级管理。1984年除人参、甘草、杜仲、厚朴四种由国家统一经营外,其他药材由医药购销部门自由购销。1985年至1990年,县医药公司经营中药材500多种,中成药300多种(包括丸、散、膏、丹、片、液),西药4000种。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