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68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197
页数: 2
页码: 827-828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1955年至1990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西医结合发展情况。
关键词: 卫生事业 中西医结合 永昌县

内容

1955年国家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全县西医学习中医的有26人。1959年,县医院西医士蒋永利拜老中医苏文山为师,经一年掌握了常见病的辩证施治。同年全县培养中西医结合医生15名。1964年10月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举办37人参加的中西医学术讲座。其后在医疗人员中推广和普及针灸疗法。1971年朱王堡公社卫生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针刺麻醉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和下颌骨骨髓炎切除排脓引流术各1例,获得成功。1972年县上选派5名西医到武威地区卫校中医进修班学习,同时在医疗单位中均采取在职学习,中西医共同会诊的办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全县公社卫生院西医学习中医的共有67人。1970年至1974年县医院先后派西医师两名去兰州参加中医班系统学习二年。据1975年8月统计,全县55名西医中,能运用中医基本原理辩证施治的有19名,其余人在从事医疗时均能以中西医兼用。1976年全县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10名(一至二年制)。1977年,县医院住院部的儿科病区设中西医结合病床7张,对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系感染、慢性肾炎等疗效显著。
  在西医学习中医的同时,中医人员都能自觉地学习西医、病理、解剖及临床学科,农村医生以中医为主,但绝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西医知识,在医疗上实行中西医并举。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