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众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67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群众体育
分类号: G812.4
页数: 3
页码: 804-80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0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境内群众体育发展情况。
关键词: 体育事业 群众体育 永昌县

内容

永昌人民,历来喜爱体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年中,由于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的体育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城乡群众从健身、健美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各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
  武术武术在永昌民间流传久远。清末和民国时期,盗匪较盛,为防劫掠,民间练武者颇多。民国初年,一位外省武术大师徐生来永昌县城,收徒30多人,教出了陈相生等武术高手。乡村各地习武者中较有名的,宁远堡有以轻功突出的姚赞虞,以小洪拳、大洪拳、猴拳出色的姚兴智,功夫较深的姚魁;永宁乡龚家堡有以练武为业、耍拳为生的曹三爷,以拳技全面,使用关公刀、五尺棍奇特的李生登,以鞭杆突出的赵永寿等。其它各地也有一些拳术较好的人。这些武术行家,均系高师传授,有的融练各家之长,独成体系。所用器械,有大刀、单刀、双刀、枪(矛)、剑、鞭、棍、鞭杆等。流行的拳种有大小洪拳、花拳、通臂、翻子、太极、形意、八卦等若干种。1949年以后,中小学生中习武术者越来越多。1978年白家咀小学少年武术队参加了武威地区少年武术比赛,获得亚军。1979年永昌一中的少年武术队在“六一”节进行了表演,成绩优良。1985年县上成立武术队,参加金昌市武术表演赛,受到观众赞赏。同年10月县上举行了全县武术表演赛,有26人参加,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7岁,表演了花拳、炮拳、洪拳、太极、刀、枪(矛)、棍、剑、鞭、钩等共50多个套路,观众达8000多人次,现在城乡习武的渐多,尤其是太极拳较为普遍,并出现了不少练习气功的人。
  篮球篮球于民国十三年(1924)传入永昌,二十七年(1938)第一完全小学组成第一个学生篮球队,后城乡共组织起7个学校篮球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大力提倡体育活动,打篮球成了当时最活跃的一项运动,几乎每天工余、课余时间,都有干部、教师、学生篮球队在机关或学校球场进行比赛。县委书记、县长也常常参加。1954至1956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年级、班普遍成立了篮球队。当时,县城内共有男子篮球队40个,女子篮球队3个;全县各乡均有篮球队,村子里以每个小学为中心经常开展篮球活动,篮球爱好者甚至不畏寒冬炎夏,一有机会便组织比赛。据1956年底统计,农村有正式篮球队100多个,篮球场地近200个。1960年以后,篮球活动逐渐减少。1970年后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促进,篮球活动又开展了起来,县、社(镇)比赛活动频繁。1973年朱王堡公社举行了三县四公社篮球邀请赛。颇有影响。县篮球队多次参加地区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1980年至1990年,先后数次参加省、地、市比赛,成绩优良。
  排球排球是民国中期传入永昌的,至民国后期仅有县城中学开展排球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活动也不多。1963年以后,首先在各中学开展,后来发展到县属机关单位。1971年后,县业余男、女排球队多次参加武威地区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80年至1990年,排球运动因受中国女排连续夺取世界冠军的影响,在城乡中学学生中和机关职工中更为活跃,技艺不断提高。
  足球足球系民国时期传入永昌,但活动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小学经常开展足球活动。1970年后,此项运动被列入永昌比赛项目,学生中足球运动日趋活跃。永昌足球队先后多次参加武威地区比赛,1985年获三、四名,12岁以下儿童小足球赛获第一名。1980至1990年,足球运动在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中、小学中比较普遍,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
  垒球、棒球垒球、棒球是民国后期传入永昌的。其正规的垒球运动始于1952年。棒球运动到1982年才开展起来。这两项运动主要在城乡中、小学中进行。1963至1969年,垒球运动曾在城乡中小学中形成热潮。棒球运动虽不够广泛,但竞技提高很快,1985年和1986年先后两次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了优秀成绩,受到市委、市政府奖励。1989年组建了手球队。
  乒乓球、羽毛球乒乓球、羽毛球活动是永昌普遍开展的体育项目之一。乒乓球于民国时期传入,羽毛球于1950年左右传入。两球首先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中小学逐步发展到乡镇以及农村中、小学和生产大队。1966年“社教”中,几乎每个生产队都置备了木制和水泥乒乓球台。后来大队、生产队的活动逐步流于形式。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中小学从未间断,学生、职工在课余、工余积极参加打乒乓球、羽毛球,活跃生活,锻炼身体。每逢节日,学校、机关组织乒乓球、羽毛球比赛。
  长跑长跑是群众喜爱的健身体育活动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除学校外,县级机关干部在县委书记、县长带动下,坚持晨跑和早操,逐渐带动了群众。后随着“劳卫制”的推行,长跑运动发展很快,自1951年以来,各个时期均有长跑运动员在全省、全国的田径运动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名。群众性的长跑活动坚持不懈,尤其是1975年以后的四、五年里,县城连续举行了元旦杯城赛跑,县委、县政府和各机关单位的领导带头参加,对群众影响很大。1980、1981两年的环城赛上,北海子和焦家庄公社的一些农民也参加了赛跑,运动员达1000多人。1990年长跑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已成为一项集体活动项目。县乡少数机关职工和市民,为了增强体质,每天早晨,有不少人对此坚持不懈。
  其他棋类拔河、爬山、摔跤等体育活动,不仅深受群众喜爱,已成为永昌的传统文体项目。气功、健身操是近年流行的健身项目,推广较快。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