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66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宣传
分类号: G127.55;G123
页数: 5
页码: 760-7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民国二十六年至1990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文化宣传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宣传 永昌县

内容

民国二十六年(1937),永昌县在东会馆设立了民众教育馆,工作人员2人,专门从事群众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在县城西街建起文化教育馆,1953年改为文化馆。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既是政策宣传的主要阵地,也是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四十多年来,县文化宣传部门和乡镇文化机构,根据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办展览,举办文艺宣传队、组织业余戏剧演出、组织社火、秧歌表演、教唱革命歌曲等形式进行文化宣传,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阵地宣传县文化馆四十年来,共刊出宣传画186幅,宣传牌384块,办橱窗720期,专业人员经常帮助机关单位、学校、商店设计宣传栏、绘制图画、扩大宣传阵地;学校、工厂、商店、农村人民公社和大队也坚持办宣传栏、墨板报、墙报、专刊、诗画栏等,宣传了党的政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展览县文化宣传部门,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多次举办了各种内容的展览,教育民众。各种展览情况见下表199。
  培训文化宣传部门经常性地举办培训班。培养群众业余文化骨干,挖掘人才,传授业务知识。1973年以来文艺骨干培训情况见下表200.
  文化站1954年,各乡建立了俱乐部,俱乐部有图书借阅、报纸陈列、球类比赛活动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12个公社、2个镇均建立了文化站,128个大队建立了文化室,872个生产队建立了政治夜校。活动内容主要是政治宣传。1977年后逐步停办。1980年开始恢复,至1990年底,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起了乡镇文化站,每站配备工作人员1至2人。村民委员会大部分建起文化室。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