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书院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6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书院遗址
分类号: K878.6
页数: 2
页码: 737-73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的书院遗址,其中包括了丽泽书院、云川书院、永昌卫学等。
关键词: 文物 永昌县 书院遗址

内容

永昌卫学《凉镇志》、《五凉志》和《永昌县志》载:明初设,在县城东北隅。明正统中(1442年左右)指挥宋忠又改建儒学。成化四年(1468年)都御史徐廷璋重修。万历中,参将李秉诚、指挥赵光远补其阙。清康熙中教授刘显谟、副奖达尔获、游击任嵩相继修理后,毁于清末。
  丽泽书院《五凉志》记,在县城西北隅,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县令李炳文昌建,后并入云川书院。
  云川书院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县郭昌泰捐银三百两,全县士绅响应集资,共捐银三千两,在县城西北隅建成云川书院(取云蒸益上,其象为升,川流不息,其象为恒之意)。书院向南,有正门3间,仪门(明经堂)5间,正厅5间,内外东西书斋16间,伙房、勤杂人员住舍数间,共30多间。书院落成后,永昌人黄时任山长,撰写了“云川书院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云川书院为“永昌县高等小学堂”。民国六年(1917年)改名“国民学校”,二十年(1931年)改名“永昌第一完全小学”。二十九年改名“永昌云川镇中心小学”,三十八年(1949年)改名“永昌城区学校”。1951年改名“永昌城关区第二完全小学。”1957年改名“永昌生产街小学”。1968年以后,称永昌县城关镇第二完全小学。
  云川书院从建立到现在已历220多年。1984年,县人民政府投资19万元,在原址新建总面积为135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幢。群众集资6万元,新修了砖围墙和校门。学校占地面积2.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55平方米,是永昌县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