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6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幼儿教育
分类号: G61
页数: 2
页码: 676-677
摘要: 本节记述1958年至1989年永昌县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永昌县 教育 幼儿教育

内容

1958年,在县城西大街办起了第一所城镇幼儿园,相继在农村办幼儿园134所,因无专用园舍和教学设备,无一定保教水平,不久即停办。1978年,恢复了县城幼儿园。1983年以后,两次修建园舍,有40多个单位和部门捐款近4万元、水泥24吨、钢材20吨,解决了建园物资、经费的困难。全园占地面积5913平方米,房舍4幢680平方米,全部安装供暖设备,并修筑了砖地和草坪等活动场地。备有玩具53种646件,教具13种32件。1985年全园有教职工15人,在园幼儿180人,按年龄分为大、中、小班,开设语言、计算、音乐、美工、体育、常识等课程。幼儿每天在校9小时,在教养员指导下开展各类活动。至1990年底,全园有教职工18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在院幼儿320人,分7个班;占地面积591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84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700平方;拥有教具20多种80多件,玩具100多种300多件。
  1985年以后,城乡小学陆续开设学前班,招收5至6周岁的幼儿入学,进行学前教育。1986年共招12个学前班,372人;1987年招9个学前班,352人;1988年招12个学前班,419人;1989招26个学前班,655人;1990年招44个学前班,1573人。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