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企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55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企业管理
分类号: F721
页数: 5
页码: 561-56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昌县商业企业管理的情况,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的企业管理原则基本相似,但管理方式有时有所不同。
关键词: 商业 永昌县 企业管理

内容

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的企业管理原则基本相似,但管理方式有时有所不同。1950至1955年,根据商品经营特点及商品自然流向,国营商业企业实行“条条管理”,即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进行垂直领导。下级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均由上级公司安排进行。1956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企业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自主权,并形成了独立的业务系统,受当地党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1958年,国营商业和供销商业合并,并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企业从属于各级行政机关。形成了政企不分,或“以政代企”的形式。1959年各企业建立干部参加劳动,职工参加管理、群众参加监督、改善经营管理的“三参一改”管理制度。1962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企业的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分配、工资福利等所有重大事宜,均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由经理组织实施。长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均由国家管理机构直接领导,逐步形成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个人吃企业“大锅饭”的弊端。这个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1977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1981年中央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永昌县各公司逐步恢复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企业重大问题均由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1983年企业经理权力逐步扩大,在指挥购销和组织经营活动上有了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1985年以后,随着商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职工进一步发挥了企业主人翁作用,根据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企业经营的好坏,与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企业的自主权,不仅扩大给经理(厂长),同时也扩大给全体职工,充分发挥了民主管理的作用。
  供销合作社的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职责是听取理、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计划执行情况及业务经营效果,批准年终决算方案:修改通过本社章程,选举罢免理、监事会成员等。1951年1月成立了永昌县合作总社,召开了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将合作总社更名为永昌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监事会。到1954年,相继召开了四届代表大会。供销合作社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事项均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理事会组织落实。1958年后因供销与国营商业合并,取消了供销社管理体制,社员代表大会终止。1962年国合分家后,于1963年召开了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1969年,供销与国营商业二次合并为国营经济。在财务核算中取消了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分红制度。帐面上出现了有股金无社员的现象。1978年恢复供销社体制。1983年召开第六届社员代表大会,再次决定供销社为集体经济,由社员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会后全面清理登记社员股金。对社员遗失的股金凭证,经复查核实予以补办,经核实共有入股户2.54万户,66696股,股金20.2万元。
  计划:1950年永昌贸易支公司商品计划,根据中央贸易部制定的商业计划管理制度和永昌实际情况由上级专业公司代编下达执行。1954年县级各公司基本根据上级专业公司的要求编报计划。其内容主要有:购进、销售、调入、调出,库存等项。1958年,县级各公司全部归县商业局管理。商品流转计划主要由商业局编制。但亦有上级商业部门或县政府下达指令性计划。1962年,商业实行上级公司与县商业局双重领导。商品流转计划由商业局和上级业务公司主管,其内容主要有购进、调拨、销售、储存等指标。“文化大革命”期间,各项计划管理基本沿用1962年以来的政策。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各企业实行指导性计划。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实际和市场需求编制自己的商品流转计划。供销商业的计划一般由县供销社编制,上报上级社和县政府下达,由县供销社再分别下达基层社共同组织实施。
  财务:1950年国营、供销商业相继建立后,各基层企业均设会计,实行独立核算,采用“复式簿记”借贷记帐法进行日常会计业务,各基层供销社沿用历史记帐法(即原式流水帐)。1953年中央商业部颁布了统一会计制度,各企业按照统一规定配备了财会人员,建立了财务会计制度及各种帐务,开始自下而上的编报财务计划,计划内容主要是以商品流转为依据,确定企业在计划期内的商品销售额、毛利率、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费用水平、资金周转、利润等指标。各企业编报的计划,分别由商业局和县供销社审查批准。下达各企业执行。1958年部分企业取消会计帐簿,推行“以单代帐”,简化财务核算,结果造成财务混乱,于1960年得以纠正。1962年,基层社恢复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交纳所得税的集体经济性质;县社仍保持分级核算,统负盈亏,上交利润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实行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修订的统一会计制度。恢复和加强了“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为中心的仑库、柜组责任管理。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进一步健全了会计制度,加强了企业的核算工作。1966年曾推广增减记帐法,供销社统一实行国营商业的会计制度,但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财务管理再度出现混乱。197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对一切单位会计和出纳,实行钱帐分别管理,除核留的备用金外,其余现金一律交人民银行,会计必须及时记帐、算帐、对帐、报帐、做到登记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摘要清楚,并要求“当日事当日毕,当日余额核对符”。1978年国务院重新印发《会计人员职权条例》。1980年商业局组织人力,对各企业会计进行了检查整顿。进一步加强了会计管理工作。1983年以后,供销商业的县、基两级社实行分级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不负担政策性亏损的财务管理体制。供销系统实行商业部按集体经济原则修订的财务管理办法,按八项超额累进税率向国家交纳所得税。内部恢复了公积金制度,职工基金制度,劳动分红制度。按时编报财务计划。在基础管理上实行以责、权、利相结合的经营责任制。从财务管理上进一步适应了供销集体经济的性质,促进了合作事业的发展。
  资金:商业资金主要有国家投入资金,(包括流动资金,固定资金)、企业提留资金(包括利润留成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集体福利,更新改造基金和公益金,公积金)及银行借、贷资金,供销社还有社员股金。1953年国营公司实行资金下放,独立经营、单独核算、利润交库的制度,供销社实行统一划拨,信贷结算,有息有偿,定期清理的内部融通办法,各经营单位为会计和实物负责制,每月一点货,列表逐级上报。1956年以后,各企业依照国家规定以信贷借款方式向银行贷款,解决商品流转资金。各营业单位必须及时向银行交存现金,不准坐支,不准假借名义化整为零套用现金,不准携带现金到外地抢购物资,不准开空头支票。1962年以后,又相继建立了商业流转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抽调、挪用、借支,不准用于基本建设,钱出去、货进来、货出去、钱进来、钱货两清,不准预收预付,或拖欠货款,不准乱搞协作、以物易物,不准商品走后门,不准私分削价商品,不准先收后支等各项制度,加强了现金管理。至1990年商业资金管理,仍实行以上管理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
  1983年供销社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资金制度,并恢复了公积金、公益金、职工基金及劳动分红制度。
  经济核算:1952年建立企业核算制度。1956年将超计划利润分成,企业利润留成和折旧基金作为企业的更新改造资金。并制定了资金和费用计划,规定了各项开支标准。1958年出现了“大购、大销、大扶持”,片面强调购销任务,不认真进行经济核算,造成了库存商品严重积压,大量货款不能及时收回。1960年开展清资金、清仓库、清帐目的“三清”活动,共查出1958年以来实行大购、大销造成的损失441万元。先后于1962年作了处理。1963年恢复企业核算制度,并相继建立了商品流转资金和商品流通费用等管理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1974年充实和健全了计划管理、经济核算、仓储管理、商品检验、财产清点、物价管理等制度。
  1979年以后,提倡按经济规律办事,进一步加强经济核算。批发部门加强了计划管理,合理使用资金,防止乱采乱购;零售企业实行柜组定额;商办工业实行车间核算,使商业企业经济管理逐步走向正轨。
  利润分配:1955年,各企业实行独立核算,除供销社外,国营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提取留成后,所剩均上交财政。1958年实行利润政策,县财政每月按计划向企业提取利润。1961年以后,企业利润除提取计划利润分成、企业利润留成和折旧基金外,其余部分全部上交财政。供销社等集体企业,按规定上交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由企业分配使用。1979年调整企业利润留成比例,商业企业按20%提取,商办工业按25%提取,饮食服务业按15%提取所得税,其余全部留归企业。1983年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企业利润按规定比例上交所得税,税后利润实行调节税办法上交。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后,将第一步利改税所设置的所得税和调节税加以改进,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用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