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对外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55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对外贸易
分类号: F721
页数: 2
页码: 560-56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民国十三年(1924)至1988年永昌县对外贸易的情况。
关键词: 商业 永昌县 对外贸易

内容

永昌县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驼毛及各类家畜、野生动物皮张。《永昌县志》有“毛为东贾贩之,若胡麻油、羊毛、羔皮出运外境,向称大宗”的记载。清朝初期,永昌皮毛运往天津出口;民国十三年(1924),外国商人来永昌购买房屋开办洋行(今天主堂),专营皮毛生意。同时山西、陕西商帮亦在永昌经营皮毛。据《山西地方志通讯》1984年第5期《民国时期晋商在西北各地组织土特产品出口概况》一文记载:1936年集中在永昌市场的羊毛总量达310.44万斤,其中永昌产毛84.77万斤,从附近各县运入106.27万斤,青海北部各地转入119.4万斤。说明当时永昌是河西走廊中部皮毛集散市场,靠驼队运往包头,绥远转天津出口。永昌皮毛主要产于东西乡、城郊和北乡上三堡、宁远堡。驼毛产于双湾。民国二十七年(1938)民国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指令各县驻军协助征购羊毛、驼毛和各类皮张,由富华西北分公司运销苏联。
  1949年后,由供销合作社主管外贸产品收购调运业务,1952年始将上级外贸部门收购计划下达供销社执行。1956年县设采购局,从事外贸物资购销业务。次年十月采购局撤销,其业务人员一并划归供销社。至1977年以前国营商业和供销商业合并期间,外贸由商业局统管外,其他时期均由供销社经营。贸易额由1962年的29.8万元,发展到1985年的60.7万元。1988年以后有所下降。部份年份外贸出口情况见表149。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