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54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F721
页数: 3
页码: 552-55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国营商业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管理机构、经营机构等。
关键词: 机构 永昌县 国营商业

内容

管理机构
  1950年永昌县成立工商科,主管全县商业。1956年4月成立商业局,主管国营商业,1958年商业局、供销社、服务局、财政局、税务局、粮食局合并成立商业部,1959年撤销商业部,恢复商业局,1962年,供销社和商业局分设,1966年商业、粮食、供销、财政、税务合并,成立县财贸办公室,1967年分设。1969年,商业局与供销社合并,称工农业产品购销服务站革命委员会,1977年商业局,供销社再次分设,商业局对外挂四块牌子,即商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委员会、市场管理委员会。1979年2月,以上四单位分设办公,直至1990年未变更。
  经营机构
  百货公司1956年9月成立,1957年9月将行政工作归属商业局,1958年5月,百货公司并入商业局,在县城设百货商店一处,店以下设零售门市部三处,负责县城零售物资供应,在河西堡设转运站一处,负责对全县物资批发及农产品购销运输业务。1962年国合分家后,恢复百货公司,全县百货批发业务由百货公司管理,并兼营县城及河西堡零售业务。1967年公司迁河西堡,至1990年公司内设三个股,在河西堡设百货商店一处,下设零售门市部五处。县城设百货商店一处,下设零售门市部四处。公司设展销部一处,全公司有干部、工人122人,主管商品3750种,全年商品批发额1000万元,零售额600万元。
  食品公司1956年3月在县食品收购站基础上成立中国食品公司甘肃省永昌县公司(简称食品公司)。初建时为县属业务管理机构。主要经营生猪、鲜蛋的收购,外调、中转和销售业务,1957年,食品、百货公司合并,成立永昌县服务局,主管全县猪、牛、羊、禽蛋购销业务。1958年6月服务局撤销。业务归商业局主管。1962年1月,食品公司改名为食品什货公司。经营范围由猪、牛、羊、蛋,扩大到糖果、糕点、烟、酒、水产、蔬菜、食盐、煤油等副食杂货的批发和零售业务。县城设土杂、副食、蔬菜门市部各1个,并将河西堡食品加工厂、屠宰厂、县城食品加工厂、饲养厂划归食品公司。1964年7月,永昌县成立专卖事业管理局,和食品公司合署办公。同年8月专卖事业管理局撤销,在食品公司增设专卖股。1966年10月,食品公司并入县贸易公司。次年贸易公司撤销,恢复食品公司。1969年2月,国营、供销商业再次合并,各公司、供销门市部联合成立永昌县综合商店。食品公司的基层收购站、组,归基层商店。1974年,将食品公司分为食品、副食、燃料3个公司。在南泉,河西堡设收购站;新城子,红山窑、东寨,六坝、水源、朱王堡、宁远堡、陈家沟8处设专营购销组。1990年食品公司下设收购站9个,县城肉食零售门市部1个,综合门市部2个,河西堡肉食零售门市部2个,综合门市部2个,朱王堡综合门市部1个。共有职工85人。
  贸易公司1956年5月,成立中国贸易公司甘肃省永昌县公司。设批发部1处、经营商品五大类,共1200多种。百货、副食混合门市部2处,在河西堡建大众旅馆1处,食堂1处。1957年9月,贸易公司撤销,门市部、食堂、旅馆按业务性质分别归属商业局、服务局、供销社经理部。
  药材公司1956年5月,在原供销社中药材经理部和公私合营时私商药店基础上成立中国药材公司甘肃省永昌县公司。1958年7月,划属商业局,1959年划永昌县卫生局,次年仍归商业局。1969年2月,归永昌县工农业产品购销服务站。5月将甘肃省药材公司永昌县公司改为中国药材公司甘肃省永昌县公司。1973年又归商业局。在县城设中西药门市部2处。河西堡设中西药门市部1处,南关设仓库1处。1982年10月交县经济委员会,后交金昌市。公司迁河西堡,县城设医药商店。
  饮食服务公司(服务商店)1958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县饮食服务行业、小摊贩组织合营的大众食堂、合营相馆、旅店、理发、刻字小组,由贸易公司领导,次年归服务局领导,1958年服务局撤销,成立永昌县服务商店。1962年在服务商店基础上,成立永昌县饮食服务公司。管理全县饮食、服务行业。1965年,百货、食品、饮食服务三公司合并,称贸易公司。1966年,恢复永昌县饮食服务公司。1985年至1990年全公司内设3个股,设日杂门市部2处,旅馆4处,食堂9处,从业人员135人,全年营业额80多万元。
  食品加工厂建于1958年9月,属永昌县服务局,后归商业局。1966年归食品公司。1969年属综合商店,1973年又归食品公司。1977年改为永昌县食品加工厂属商业局领导。1985年至1990年有职工35人,下设糕点、酱油、陈醋、制糖、豆腐5个车间,门市部2处。年生产糕点12个品种,35万多斤,酱油30万斤,陈醋45万斤,制花糖6万斤,豆腐3万斤。年总产值25万多元。
  糖业烟酒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烟酒业务由食品公司经营。1964年7月曾成立专卖事业管理局。同年8月专卖局撤销,食品公司增设专卖股。1977年,将食品公司按业务性质分为副食品、食品两公司。糖、烟酒、副食品,归副食公司经营。1981年副食公司改为糖业烟酒公司。1990年,有职工80多人。县城有批发部兼营零售门市部7处;河西堡设批发站1处,门市部4个。经营商品300余种,全年商品总销售额近800万元,其中批发约占80%。
  燃料公司1956年前,石油使用量很少,只有煤油被列为杂货商品,由食品公司兼营批零业务。1962年在河西堡设油库1处,供应市场。尔后由于各种车辆增加,业务经营随之扩大。1973年在宗家庄另建油库一座。于1974年在油库基础上成立燃料公司。经营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煤炭等业务。1982年10月移交金昌市领导。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