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扶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54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扶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
分类号: F721
页数: 5
页码: 547-551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51年至1990年永昌县扶持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的情况。
关键词: 多种经营 永昌县 供销合作社

内容

1951至1952年期间,由于群众生活困难,供销社以放贷的方式,向群众供应口粮62.6万斤,麻渣31.6万斤,小麦籽种8万斤,胡麻籽种3.92万斤和2.7万元价值的生产、生活资料商品;同时组织群众拾磨菇、挖药材、抓旱獭、砍茅柴、纺线织布、搞运输等,扶持村队开展生产自救,增加群众收入。1953年进一步组织群众开展挖药材,抓旱獭等自救活动外,着重发展了养羊、养猪、养鸡、养免等多种经营,使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畜产品收购品种逐步扩大。为开发利用当地亚麻资源优势,发展亚麻生产,从1957年开始,组织群众进行土法生产,同时县供销社办起亚麻厂。向群众收购胡麻杆,每年增加农民收入7至10万元左右。
  1964年,陈家沟供销社组织双湾群众种植洋葱、小茴香、红花、甜菜等经济作物。1965年进行白兰瓜和西瓜的优良品种试种成功,并在全县推广。朱王堡供销社组织生产队学习亚麻生产技术,使213个生产队从事亚麻生产。并组织开展挖药材、种药材、棉花、大麻及瓜菜等,扩大了收购,增加了收入。
  1967年全县多种经济初具规模。在经济林方面发展了苹果、红枣、花椒、玫瑰等10多个品种。种植业方面发展了西瓜、白兰瓜、大麻、甜菜、蔬菜等作物。野生药材及土特产品采集,发展到69个品种。编织、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有了较快发展。到1977年,多种经营范围大为拓开,品种增加,计有果类、瓜类、甜菜、蔬菜、大麻、葵花等种植,蜂、猪、羊、兔、鸡等养殖,野生药材,土特产品采集及农副产品加工等。
  1978年以后,供销社重点扶持各类专业户,截止1985年,以无息贷款和贴息贷款的形式共投放资金25.1万元,扶持各类专业户287户,其中养殖户248户,种植户25户,农副产品加工户14户。1986年至1990年仍以扶持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输业为主要任务,均有了进一步发展。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