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私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53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私营商业
分类号: F721
页数: 3
页码: 539-54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昌县私营商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早期私营商业、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
关键词: 商业 永昌县 私营商业

内容

第一节 早期私营商业
  明末清初,永昌县商业较前已有大的变化,一是市场贸易货物门类繁多,二是经商者除有秦、晋及本地商人而外,河州回民开始进入永昌并在县城、新城子一带定居经商。三是商人除贩卖当地居民生活必需品外,还组织一些本地特产如羔皮,羊毛等外运沿海出口。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晋商万裕西(商号)在县城开设商店,经营绸缎、布匹,兼收购皮毛并加工外运。清道光、咸丰以后,县城有粮、油、食品、牲畜、屠宰、布匹、百货、山货、土产、药材、酿造等各种手工业作坊及商行30多家,基本上能满足当地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交换和土特产品的外销。
  清同治以后到民国期间,因战乱兵祸、饥荒瘟疫,工商业发展停滞。民国十八年(1929)前,永昌城乡有挂牌营业,资金在银币300元以上的各类商店、作坊、饭馆等74家,以后,迅速衰落,县城大部分商号破产。四家典当业只剩南街一家,两家酒坊全部歇业。民国二十五年(1936)后,挂牌商号只剩36家。全县工商企业资金不足300万元(法币)。民国二十七年(1938),甘新公路通车,国民政府发展对苏贸易,指令地方征购皮毛,由山西商帮代办购销业务。苏联援华物资和石油经永昌东运,煤油、香烟、瓷器等货物进入永昌。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安置抗日荣誉军人在永昌屯垦就食,其中有少数人采取自愿入股的形式,在县城兴办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流入永昌的战区难民也经营饮食、旅店业。同时,县政府成立了合作室,鼓励扶持城乡各界人士入股创办合作事业。当时,县城居民李信办起羊毛加工合作社,共入股36股(每股100斤羊毛)有织袜机8台,毛衣机1架,生产粗线毛毯和各类毛织物。这些合作事业的兴办,促进了永昌商业再度发展,商品市场也由县城拓展到南关公路沿线。当地胡麻油、皮毛、成品皮货、毛织品、发菜、蘑菇土特产品运往新疆、陕西、四川等地。1949年9月,全县城乡有各类大小商店122家,摊贩48户。当时各类商行、商号及大小商贩所经营的外地产品货源多来自武威、张掖、兰州,部分来自西安、汉中、包头、绥远、天津等地。北路至包绥一带,主要靠骆驼运出皮毛,返程运入布匹、瓷器、茶、烟、糖类等日用百货;东路至汉中,途经宝鸡,靠毛驴、骆驼输出食盐、甘草、发菜、蘑菇等,运入生姜、花椒、纸张、茶、糖、生、熟铁等手工原料。本地商品市场,以经营粮油、牲畜、皮毛为主,大小商家均经营粮油,资金稍大的商户均经营皮毛。城乡榨油(土油坊)业,绝大多数为地主经营,除加工自产胡麻外,多为来料加工,收取加工费。当时的经营形式,坐商少,行贾多;设摊者少,肩挑小贩多。商家大都与农民有买卖往来和债务关系,赊、现、借、贷交易并存。农民在春夏时买商人的布匹百货,秋冬以粮食、胡麻,清油等归还本息。
  第二节 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城乡市场有粮油、牲畜、皮毛、屠宰、百货、饮食、服务、铁、木、药材等11个行业。登记营业的大小商号、店铺、饭馆、旅社、作坊,摊贩等365户,从业人员434人。资金总额16.89万元,营业额85.56万元。1950至1951年,国家对私营小商业实行保护扶持政策。
  1952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1953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各私商必须向国营公司或供销社批购商品,按国家规定牌价销售,批零差价作为收入。1954年转为国家经销、代销商品,赚取手续费作为收入。1955年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私商的铺面、厂房、骆驼、羊只、经营设备全部作价,连同库存物资、流动资金,入股与国营商业合资经营。由公方派出代表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工作。对私方人员实行“包下来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政策。对私商股金,按“赎买”、“合作分红”两种形式对待。实行赎买政策的股金,每年按5%的利率付息。1956年全县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接受改造的各类私营商业428户,507人,投入股金13.88万元。其中,以赎买政策实行定息的资金7.58万元,其余按合作分红对待,定息初定7年,后又延长了三年到1967年为止。对生活来源主要靠农业兼营商业者157户,161人转入农业。占总改造私商户的31.76%;转手工业者7户8人,占1.58%;直接合营为国营、供销商业的13户25人,占4.93%;原行业安排参加工作的251户313人,占61.37%。将原分散零星经营的个体户重新组合为公私合营商店5个,合作商店6个,合作小组11个,合作加工厂1个、合资集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销店1个,货郎担15个。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