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其它公害污染和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5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其它公害污染和防治
分类号: X786
页数: 2
页码: 512-51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自1954年至1990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公害污染和防治发展情况。
关键词: 公害污染 公害防治 永昌县

内容

农药污染永昌县使用农药始于1954年。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DTT、赛力散、西力生、六氯苯、氧化乐果、乐果乳剂、硫酸铜、硫酸亚铁等。1980年以后使用的农药有3911乐果粉、燕麦敌二号、燕麦畏、2.4DJ脂、生长素、矮状素、磷酸二氢钾、2.4D胺等。1983年后福美双拌种代替了赛力散。高残留的六六六农药从1985年开始已完全停止使用,DTT仅在个别地方少量使用。1978年秋,县防疫站组织力量对北海子、焦家庄等公社的部分生产队粮食进行了采样检测,共采样43份,其中小麦40份,玉米3份。检测结果:农药六六六在粮食中的残留量最小值为百万分之0.007,最大值为百万分之13.35。含量在国家标准内的是36份,占总数的84%,超过国家标准的有7份,占总数的16%。1979年县防疫站趁蔬菜上市之机,对城关蔬菜大队(后称城关企业公司)的菠菜、白菜、韭菜、萝卜、蒜苗、香菜等抽样共21份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农药六六六在蔬菜中残留量最小值为百万分之0.0048,最大值为百万分之0.161。平均值为百万分之0.0525。标准差为0.0131ppm;推算正常含量范围在百万分之0.07876至0.2626之间,未超过国家标准。
  化肥污染1954年永昌县开始使用化肥,当时只在个别地方试验使用,使用总量为10吨。1970年后,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全年总量达3738吨。1990年总量达5.98万吨。由于不科学地过量使用化肥,有的地方已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造成板结,影响了产量。
  交通运输污染1990年底,全县拥有各类汽车664辆,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30台;手扶拖拉机13260台,柴油机49台。这些动力机械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所排废气以及跑、冒、滴、漏的废物,机械清洗出的有害物质等均是污染环境的因素。县境内永河公路、河雅公路、甘新公路,通过车辆集中、流量大,产生的噪声对城市环境影响严重。据监测。电喇叭为90至95分贝,汽喇叭105至110分贝。均超过国家标准。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