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营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4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营运输
分类号: F512.742
页数: 8
页码: 457-4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昌县国营运输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县内运输、省、市企业运输等。
关键词: 运输 永昌县 国营运输

内容

一、县内运输
  永昌县民国以前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畜力。自甘新公路建成后,西北运输管理局在永昌等地设汽车运输站和工务段,办理公路运输和公路建设事宜,但承运永昌县货物不多。民国三十三年(1944),甘肃公路局开辟了兰州至酒泉的客运,每周对开一趟。但群众很少乘坐客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6年以前,永昌交通运输仍以民间运输为主。1958年6月,为解决大炼钢铁的运输问题,省交通厅将兰州交通运输管理局所属国营交通一队(胶轮大车71辆,牲畜250匹(头),职工107人)下放给永昌,成立了永昌县运输大队。9月将县运输合作社、群众运输管理站和河西堡搬运小组合并于运输大队,成立了永昌县运输公司,将原有力量组织成运输一队驻永昌县城。并另购置胶轮大车100辆、架子车100辆,从各公社调来铁、木轮大车100多辆,牲畜200多头,组成运输二队,驻河西堡。张掖专区下放给永昌斯特汽车10辆,同县人委的嘎斯车3辆,组成汽车队,驻永昌县城。同年,永昌公路段,永昌汽车站的管理权由张掖专署下放给县运输公司,至此,永昌县运输公司承担全县矿石、煤炭、粮食、建筑材料等大炼钢铁物资、县内商贸物资和河西堡电厂、机务段等工矿企业建设物资的运输任务。共有职工620人。1959年,省交通厅收回了永昌公路段和永昌汽车站的管理权,张掖专署收回了下放汽车。1962年公司撤销。此后,永昌县工农商贸物资运输,由于县级机关单位汽车少,主要由河西堡汽车运输公司和省、地厂矿单位汽车承运。1965年成立永昌县汽车队,有货运卡车5辆,总吨位12.5吨,当年完成货运量0.07万吨。货运周转量4万吨公里;县级机关单位有汽车6辆,共完成货运量0.4万吨,货运周转量4万吨公里。1975年,全县汽车总数73辆,其中载重货车67辆。汽车总数中,县汽车队9辆,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49辆,公社15辆。本年完成总货运量7.99万吨,货运周转量273.52万吨公里。1977年,全县汽车总数103辆,年货运总量8.62万吨,货运周转量496.7万吨公里,至此,永昌县的货运任务,基本由永昌县汽车承运。7月,县汽车队购置了客运轿车,开展了客运业务。先后开辟了永昌经河西堡至朱王堡,永昌经金川镇至双湾赵家沟客运班车,均每日一趟。1978年全县汽车增加到118辆,其中载重货车106辆。汽车总数中,县汽车队11辆,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85辆,各公社22辆。本年完成总客运量4.7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58.44万人公里,完成总货运量11.27万吨,货运周转量584.76万吨公里。1980年,全县汽车总数增加到210辆,其中载重卡车197辆。汽车总数中,县汽车队13辆,其中客运轿车7辆;机关、厂矿、企业事业单位113辆;各公社84辆。全年完成总客运量9.6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5.5万人公里;总货运量14万吨,货运周转量656万吨公里。是年,县汽车队扩大了客运业务。1985年底,全县汽车总数增加到462辆(包括私人经营的货车159辆,大客车1辆),其中载重货车363辆,大客车18辆。完成年客运量44.7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80.97万人公里;年货运量50.71万吨,货运周转量5450万吨公里。在国家经济开放政策的鼓励下,至1990年,全县有各类汽车664辆,其中,载货汽车441辆,载客汽车118辆,客货两用汽车94辆,特种汽车11辆。在总数中,个体户有汽车230辆。永昌县汽车队于同年更名为汽车运输公司,拥有大小型客车25辆,主要营办客运业务。还有一些乡镇、企事业单位和私人共有大小型客车20多辆也从事客运。共有从事于运输的大中型拖拉机200多台,小型拖拉机13260台,全县国营、集体和个体运输业共完成客运总量约19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约5940万人公里,完成总货运量约667万吨,货运周转量约60000万吨公里。至此,永昌县客、货运输进入了历史上运量最大,车辆最多的时期。关于永昌县汽车运输公司经济指标和客货运量及客运情况开办时间,详见表115、表116、表117。
  二、省、市企业运输
  永昌县境内有中央、省、市(地)大、中型厂矿企业十几家,均拥有较强的专业和非专业运输力量。但这些企业的车辆主要是为本单位生产服务。现只将设在河西堡的汽车专业运输单位——武威汽车运输公司一队、三队(以下简称汽车一、三队)作简要记述。
  汽车一、三队是永昌县内创建最早的专业运输企业。是于1955年由甘肃省私营汽车第六、第九队调入河西堡后演变而来的。建队初主要执行雅盐运输任务。1956年4月,经永昌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了甘肃省公私合营河西堡运输公司。公司成立后,按照上级指示,承担乌鞘岭以西,山丹以东的客货运输任务。共拥有各型汽车143辆,总吨位572吨,当年完成货运周转量973.6万吨公里(其中:合营部分858.7万吨公里,私营部分114.9万吨公里),运输收入242.39万元。同年,河西堡运输公司接受了原酒泉运输公司领导的永昌汽车运输站,成立了河西堡汽车运输站,设立了宁远堡、下四分、八坝3个代办站。1958年初县境内增设了新城子、红山窑、宁远堡、朱王堡、陈家沟代办站。6月,该公司划属张掖专署交通运输管理局。1959年改称甘肃省交通厅直属汽车三大队。1960年2月划给兰州运输公司管辖,12月改设为甘肃省交通厅河西堡运输公司。1961年划给武威汽车运输公司,分为一队、三队,驻河西堡,至今未变。这两个队的客货运输均由河西堡汽车站(一级站)统一调度。永昌汽车站自1954年成立以来,一直由武运公司领导,负责永昌县境内客运调度和接发车任务。关于武威汽车运输公司一队客运开办情况和一队、三队客货运量情况详见表118、表119、表120。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