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4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分类号: TV213
页数: 1
页码: 3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永昌县水资源,主要由祁连山山区自然降水和冰川积雪融化产生地表径流及渗透形成及农业用水的开发利用情况。
关键词: 水资源 永昌县 开发

内容

永昌县水资源,主要由祁连山山区自然降水和冰川积雪融化产生地表径流及渗透形成。经1983至1985年调查,全县总资源量为7.79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为5.041亿立米。可开采利用量为6.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867亿立方米,地下水为2.44亿立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库渠配套,各项工程初具规模,全县基本形成了灌溉用水体系。同时,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发挥了工程效益,渠系有效利用率由原来的32%提高到1990年的50%以上。在地下水位下降,山、泉水流量比1960年以前分别减少17%、71.2%的情况下,1990年已利用总水量(含地下水超采0.654亿立方米)为7.0105亿立方米,(含重复利用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0%。
  农业用水:按供水单位(含外县、国营农牧场)计算,1990年农林牧业用水总量(含人畜饮水)达6.295亿立方米(其中提取地下水1.0514亿立方米),占利用总水量的89.8%。
  工业用水:自1955年开始,年平均用水890万立方米。1960年后,金川、河西堡地区工业单位陆续投产,年均用水增加到3100万立方米。1970至1979年年均用水达4890万立方米。1980年后年均用水增至5629万立方米。1990年实用水量达7153.94万立方米,占利用总水量的10.2%。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