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37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人口构成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8
页码: 218-225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昌县人口构成,包括了年龄性别、分布、职业、文化程度等。
关键词: 永昌县 人口构成 管理

内容

人口的构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地区分布、民族、文化教育、职业、劳动人口等内容。辛亥革命以前无资料记载。民国时期虽有资料,但也不完全。据已有资料证明,1949年以前人口的基本状况是:人口增长缓慢,素质差,年龄偏于成年型;城镇人口少,劳动人口少,人口中从事工矿业的寥寥无几;文化落后,有71.1%的人都是文盲和半文盲;人口稀少,分布密度徘徊在每平方公里4人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的构成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少数民族人口成倍增长;文盲比例1982年降到35.7%,人口分布密度1964年每平方公里增加到18.9人,1982年增加到27人;从事工矿、商贸、教育等业人口比重迅速增长。
  第一节 年龄性别
  据资料记载:全国历代人口平均寿命,夏商时不超过18岁,西周、秦、汉为20岁,东汉为22岁,唐代为27岁,宋代为30岁,清代为33岁,民国为35岁。民国时期,人口盲目生育,出生率较高,但因生活困难、战乱多,死亡率亦高,因而自然增长率很底,人口年龄接近成年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的改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出现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状态,少年儿童总数增加,人口年龄构成由成年型向年轻型过渡。人口平均寿龄到1957年提高到57岁。1972年以后,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少年儿童数下降,人口年龄构成复向成年型过渡。人口平均寿龄,1981年提高到68岁,1985年为68.97岁,其中:男66.96岁,女70.98岁。老年人口总数增加。永昌县1985年对11个乡镇统计,80岁以上老人有236人,其中男性132人,女性104人,最高年龄为95岁,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80岁以上老人59人(男26人,女33人)增长3倍。
  人口中的性别结构,一直是男性多于女性。以女性作为100,其性别比例:男性民国三十七年(1948)为107.88,1957年为108.88,1965年为122.95,1975年为114.99,1982年为106.84,1985年为107.78,1990年为108.3。从1973年以后,人口年龄发生了新的变化,人口年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见表51。
  第二节 分布
  永昌县人口分布不够均称,多聚居于平川农业区。从人口的地域分布看,兰新铁路以北的原宁远区(今金川、河西堡、宁远堡、双湾四乡镇)和原永宁区(今水源,朱王堡二乡镇)较铁路以南的原城关区(今城关、北海子、焦家庄三乡镇)、原永安区(今东寨、六坝、南坝三乡)、原新城区(今新城子、红山窑二乡镇)稠密。从时间分布看,自古至今人口密度呈增大趋势。民国三十二年(1943)每平方公里为4.8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每平方公里为5.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国时期外流的人口返乡,因“瞒丁瞒粮”而少报的人口得到了落实,人口迅速增加,到1950年每平方公里为10.4人,1964年每平方公里为19人,1974年每平方公里为29.1,1980年每平方公里为31.3人,1982年每平方公里为27.3人,1985年每平方公里为28.2人,1990年底每平方公里为30.5人。(详见第二章第二节)。
  第三节 职业
  永昌县一向以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民国后期,农业人口4.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2.6%;手工业者、商人小贩等其他非农业人口0.37万人,占7.4%(详见《工业卷》、《商业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昌县私营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并随着新兴工商等企事业的发展,各种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使全县人口的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1950年农业人口9.04万人,占总人口的90.8%;非农业人口0.9万人,占总人口的9.2%。止1990年,农业人口为18.88万人,占总人口的83.3%非农业人口发展到3.8万人,占总人口的16.7%。见表52。
  第四节 文化程度
  民国时期,永昌居民的文化程度很低,只有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才能受到教育,广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很少,特别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更少。据民国三十六年(1947)的资料表明:具有初小以上文化程度的7197人,占总人口的17%,其中女性占4.8%;文盲半文盲(不包括6岁及其以下的幼儿),占总人口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小学教育稳步发展,成人职业文化教育广泛开展,居民平均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以上的13.57万人,分别为1948年的18.9倍、1964年的2.7倍、1982年的1.2倍。其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1243人,平均每千人中有受过高等教育的5.5人。见表53。。
  说明:文盲半文盲人数中不含6岁及以下的幼儿数;表中1964年、1982年、1990年为人口普查数字。
  第五节 姓氏
  永昌县姓氏比较复杂。全县有姓氏440个。以姓氏为户的户401个。见表54。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