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324
颗粒名称:
页数: 2

内容

新编《永昌县志》在中共永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历八年余苦修,终于问世了。所有为此付出艰辛劳动者,当感到欣慰。
  永昌,是河西走廊上熠熠闪光的一颗明珠,古骊靬城的奥秘,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这块热土上的浴血奋战,是它值得永远铭记的昨日;镍都金昌的崛起,商品粮油的奉献,是它值得自豪的今日;随着改革开放,繁荣昌盛的明天,将指日可待。毫无疑问,天地之英气将一如既往地钟爱这方热土。而这一切,都热切地期望史学家们大书特书。
  盛世修志。在永昌绵延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比较系统的修志鲜有几次。史料记载最早的修志为明代万历三十九年,其志已流失。现今可见到的永昌县志仅有三种,分别编修于清代乾隆五十年和嘉庆二十一年以及民国六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9年中共永昌县委曾组织编修县志未成,其稿全部遗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造就了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快、人民得益最多的时期,新编《永昌县志》应运而生了。自1982年6月中共永昌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开始,其间编委多有更迭,但工作未曾停顿,历经筹备、资料搜集、总纂、评审、出版等阶段,终于大功告成。在这次编志中,参与的人员之多、搜集资料之广、志稿推敲之细密,为过去所未有。共搜集资料一千二百万字,成书百万余言,个中辛苦,不言而喻。在审稿过程中,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副主编田真自始至终关心指导;兰州大学教授张大可、冯绳武和副教授刘光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厚安,甘肃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德芳,甘肃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县志指导处副编审薛方昱,甘肃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部编辑陈泽奎,地质六队高级工程师黄保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萌鲜,中共金昌市委党校副教授康怀远等专家、学者,或出任顾问,亲自阅改,或参加审稿,热情赐教,使志稿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致以深深谢意!
  修志是为了存史、资政。愿新编的《永昌县志》能为人民造福,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愿永昌县永远昌盛!
  曹长庚
  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四日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

《永昌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重点记述了永昌县志辛亥革命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约100万字,由33卷组成。卷首设概述、大事记,卷末为附录。主体内容分为自然地理、建置、人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邮电、城乡建设、粮油购销、商业、物价、财政税务、金融、综合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技术、文物、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党派群团、政务、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军事、民族·宗教、风俗·方言·人民生活、人物,并附彩色照片20幅,黑白照片100幅以及各种图表。

阅读

相关人物

曹长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