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312
颗粒名称: 建置志
分类号: K297.42
页数: 5
页码: 324-3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的建置志,其中包括了城郭、坛壝、学校、坊、驿传、寺观等。
关键词: 建置志 永昌县

内容

城郭
  永昌旧有土城,明洪武二十四年,指挥佥事张杰增拓,周围七里二百三十步。高三丈六尺,厚二丈九尺。门四,东曰宣化,南曰武胜,西曰镇西,北曰安定。大城楼四座,西城楼废。城角楼四座及周围巡铺楼一十六座具废。月城四。县中声教楼一座。明成化八年指挥高升添筑南关厢。周围二百八十丈,高二丈五尺,厚一丈,郭门二。城郭周围濠阔二丈二尺,深一丈二尺。
  县治,城东南隅,旧系永昌仓,改为县治。西向,正堂三间,南侧皂隶房一间,北侧永裕库一间,二堂三间,南北茶房各三间,后堂三间,后宅周环内库一间,正堂下南北书办房各十间。仪门三间,角门二间,仪门外坊一座。前书谕广训内书有官箴。南仓院士神祠一间,马神祠一间。南仓院廒房三十间,北仓院廒房二十间。大门三间。永宁堡廒房十间,照壁南北坊二座。草厂二,一在北仓院,一在南关厢。地各二十亩。察院在县治西南,明御史胡明善创建,今废为广禅寺。养济院在县治西,房二十六间。留养所在县治西北,房一间。监禁所在县治西北,狱神庙一间,禁房四间。
  禁房制度:凡监禁,无论斩绞军流徒犯,果系贫穷者,每日给仓升口粮一升,灯油、盐菜大钱五文,炎热打扫秽路,洗涤型具,严寒照例给棉衣一件,每日给木炭一斤,煤六斤,多备草荐姜汤,不时周恤,监内并无?床,木笼。
  典史无官署。
  协镇公署在县西南。北向。明巡抚周季麟、游击赵王建、参将刘承嗣修。正堂五间,东西廊房十间,二堂五间,东西书房六间,内厅五间,东西厢房六间,仪门三间,东西角门二间,大门三间,坊一座,辕门二,花亭一,书房十间,箭道亭三间。署西中军厅三间,更鼓楼一座,神机库三间,杂造局一院。小教场,城东南隅。演武场,城外东北隅。
  都司无官署
  坛壝
  先农坛(在县东三里,正殿三间,东西庑各一间,坛墙周围,前门一间)。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一里,有墙垣,坛址)。社稷坛(在县西北二里,有墙垣坛址)。厉坛(在县北一里)。每岁各坛祭祀银一十四两五钱零。
  学校
  学宫在县治东北隅,明正统中,都指挥宋中建,巡抚徐廷璋修,参将李秉诚、指挥赵光元、游击任嵩重修。
  至圣殿五间,配哲东西分龛,东西两庑十四间,神库、神厨各三间。殿左魁星楼一座。殿后尊经阁一座。启圣殿三间,南向。正殿东北,启贤东西分龛,敬一亭在尊经阁左,卧碑亭在尊经阁右。戟门三间。名宦祠三间,南向。乡贤祠三间,南向。忠孝祠三间,西向。东西碑亭二座。棂星门五间。泮池坊一座,文庙坊一座。圣道中天坊一座。东西角门二间。明伦堂五间,在正殿右。东西斋房十间。内宅十五间。仪门一间。东西角门二间,大门三间。
  文庙(每岁春秋丁祭银四十五两,祭器、乐器以及学宫书籍)
  永昌学旧例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增二十缺。岁考入学文生八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八名。雍正九年,知县王志备详请学院潘允敏题奏,至十二年改立中学,岁考入学文武各十二名,科考十二名。学田租粮三百三十三石七升。廪贫分食(廪生二十名,每年每名应食学粮八石三斗二升六合零。贫生三十名,每年每名应食学粮五石五斗五升一合零)。
  所在县城正中,南向。正庭七间,东西朝房六间,朝门三间。
  龙门在城内东南隅。
  文笔在学宫东南隅。
  丽泽书院在明伦堂东侧。乾隆十二年县令李炳文,儒学教谕上官可观同建。义学六处,一在县城文庙街,旧有,一在县东清溪堡,一在县南永安堡,一在县西南新城堡,一在县西高古城,一在县北宁远堡。皆新立。
  坊
  坊共八座(东街四座、西街四座)。义学坊一座(东街文庙前)。节镇金川坊(协镇署前)。明眸星日坊(城隍庙前)。昊天金阙坊(玉皇庙前)。泰山坊(东岳庙前)。黄甲开先坊(进士胡执礼建)。密岁登瀛坊(举人胡执礼建)。志存报国坊(户部尚书胡执礼建)。黄甲应运坊(进士王懋学建)。老成独步坊(进士曹毓芬建,今废)。天荒首辟坊(举人严明建)。金水呈祥坊(举人沈再思建)。世科坊(胡执礼子有年建,今废)。三边挂印坊(总兵郭琥建)。西雍保障坊(行都司王守中建)。立爱唯亲坊(孝子张绍训建)。全节流芳坊(陆妇建)。
  驿传
  永昌驿(东递柔远驿七十里,西递水泉驿六十里。在县治南仓院。永昌县管理,旧有驿丞、管所夫、所牛、所车。改县后裁驿丞,夫牛等项归县管理)。
  驿马三十二匹,驿夫二十名,所夫十五名,牛九只、车九辆、岁支工料外备站价等银一千三百一十两九钱三分一厘二毫,本色粮一百二十石,本色料六十八石四斗,本色草三千二百四十束。
  水泉驿(东递永昌驿六十里,西递峡口驿五十里。县西六十里。所夫、所牛、所车,驿丞管理)。
  驿马三十二匹,驿夫二十名,所夫十五名,牛九只、车九辆。岁支工料外备站价等银一千三百一十两九钱三分一厘二毫,本色粮一百二十石,本色料六十八石四斗,本色草三千二百四十束。
  塘马(递送摺奏部文)
  永昌塘(东送通津堡塘三十里,西接崇岗堡塘三十里)。塘马十匹(岁支银三百六两)。夫五名(岁支银六十两)。
  崇岗塘(东送永昌县塘三十里,西接水泉堡塘三十里,县管理)。马十匹(岁支银三百六两,夫五名,岁支银六十两)。
  水泉塘(东送崇岗堡塘三十里,西接定羌庙塘三十里)。马十匹(岁支银三百六两)。夫五名(岁支银六十两)。
  寺观附
  土谷祠(城正中)。关帝庙(城东南,每岁祭祀银二十一两八钱)。旗纛庙(城南门左)。马神庙(城南门左)。城隍庙(城西南)。药王宫(城西南)。千佛寺(城西北)。观音寺(一在城南,一在城北)。佑圣观(城东北)。文昌宫(城东北)。东岳行祠(南关)。三皇庙(南关)。三官庙(南关)。云庄寺(城东南五十里)。灵应寺(城西南五十里)。龙王庙(城西三十五里)。雷台观(城北一里)。金川寺(城北一里)。武当寺(城北三里)。圣容寺(城北二十里)。土佛寺(城东北二十五里)。孩母洞寺(城东北七十里)。
  论曰:永邑西接甘肃、东连武威,为五凉之屏篱。而番族处其南,外服牧于北,盖四冲五远之区。文武职官有地方之责者,当时为谨严缮修,为国家奏敉宁绩。岂可但恃建置之成迹而已耶。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县志补编》

出版者:永昌县人民政府

本书是作者从《凉镇志》、《五凉志》和《甘肃新通志》(分别编于乾隆五十年、嘉庆二十一年和民国六年)中,摘录的大量有关永昌县的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职官、人物、艺文等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