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防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304
颗粒名称: 兵防志
分类号: E29
页数: 7
页码: 295-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永昌县的兵防志,其中包括了军制、堡寨、烽墩、隘口、戎器等。
关键词: 兵防志 永昌县

内容

军制 附马匹
  永昌营 明额马兵四百四十九名,守兵九百三十三名。在营马五百六匹。
  我清朝制定,马战兵二百名,步战兵一百名,步守兵四百名,营马二百匹,官骑自备战坐马一十六匹。
  宁远堡 明额马兵七十一名,守兵二百五十二名,在堡马九十三匹。
  我清朝制定步守兵一百四十名,官骑自备战坐马四匹。
  水泉堡 明额马兵一百四名,守兵一百二十二名,在堡马四十四匹。
  我清朝制定,步守兵一百四十名。官骑自备战坐马四匹。
  高古城堡 明额马兵一十三名,守兵一百七名,在堡马一十三匹。
  我清朝制定,步守兵八十名。内裁归甘属黑城堡五十名,止留三十名。
  永宁堡 明额马兵一百八十五名,守兵三百七十四名,在堡马一百六匹。
  我清朝制定,步守兵五十名。
  堡寨
  永昌卫所属堡寨:真景堡(城东二十里)。乐善堡(城东四十里)。八坝堡(城东六十里)。九坝堡(城东六十五里)。俞保儿堡(城东北四十里)。花寨儿堡(城东北四十里)。头坝堡(城南三十里)。永安堡(城南四十五里)。汤吕堡(城东北一百三十里)。朱王堡(城东北一百四十里)。陈仓堡(城东北一百四十里)。永宁堡(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新城堡(城东北一百五十里)。董家堡(城东北一百五十里)。郑家堡(城东北一百六十里)。宫家堡(城东北一百五十里)。
  牧羊川 河西堡(城北三十里)。河东堡(城北四十里)。宁远堡(城北七十里)。
  水磨川堡(城西二十里)。红庙儿堡(城西二十里)。金川堡(城西四十里)。王秀堡(城西五十里)。水泉堡(城西七十里)。毛卜喇堡(城西四十里)。塔儿湾堡(城西四十里)。高古城堡(城西七十里)。屯兴堡(城西六十里)。新城堡(城西七十里)。北古城堡(城西四十里)。姚家寨(城西六十里)。青山寨(城北七十里)。宗家寨(城西四十里)。梅家寨(城东北一百三十里)。杜家寨(城东北一百一十里)。五坝寨(城南四十里)。四坝寨(城南三十里)。朱家寨(城南四十里)。唐家寨(城东北四十里)。崔家寨(城东北三十里)。校尉营(城南六十里)。
  烽墩
  永昌营参将所辖境内东西大路烽墩一十三座,安设守了兵二十六名。
  东五里墩(离城五里)。东十里墩(离城一十里)。东十五里墩(离城一十五里)。东真景墩(离城二十里)。真景腰墩(离城二十五里)。东三十里墩(离城三十里)。
  西五里墩(离城五里)。西十里墩(离城一十里)。西十五里墩(离城一十五里)。水磨川墩(离城西二十里)。红庙儿墩(离城二十五里)。重岗铺墩(离城三十里)。西桥儿墩(离城三十五里)。
  境内沿山烽墩七座,安设守了兵一十四名。蹇占口墩(离城三十里)。甘沟口墩(离城三十五里)。照面山墩(离城四十里)。者撒口墩(离城三十里)。滚石沟墩(离城四十里)。罩子山墩(离城三十五里)。横梁山墩(离城二十五里)。
  境内沿边烽墩七座,安设守了兵一十四名。教场山墩(离城五里)。郭家寺墩(离城一十里)。老鹳窝墩(离城二十里)。红羊圈墩(离城三十里)。上隘门墩(离城四十里)。下隘门墩(离城三十五里)青红腰岘墩(离城四十五里)。
  迤南境外冲墩一十一座,安设守了兵二十二名。四沟打班墩(离城五十里)。六沟打班墩(离城六十里)。杆杖打班墩(离城六十里)。蝉头窝铺墩(离城九十里)。威远墩(离城一百二十里)。水关口墩(离城二百里)。一棵树墩(离城二百三十里)。酸剌河墩(离城二百五十里)。鸾鸟口墩(离城二百三十里)。平羌口墩(离城二百六十里)。五龙五池墩(离城二百六十里)。
  迤北境外冲墩六座,安设守了兵一十二名。车路口墩(离城六十里)。孙家井墩(离城五十里)。鹿泉墩(离城八十里)。土打班墩(离城一百二十里)。三岔口墩(离城一百五十里)。草打班墩(离城一百八十里)。
  清制未载永安堡境内北大路烽墩八座,安设永昌营守了兵十六名。本堡墩。五坝墩(离堡十五里)。乐善腰墩(离堡二十里)。乐丰堡墩(离堡二十里)。孙家腰墩(离堡二十五里)。八坝堡墩(离堡二十五里)。九坝腰墩(离堡三十里)。
  境内沿山烽墩四座,安设守了兵八名。三坝口墩(离堡二十里)。石门子墩(离堡五里)。石头沟墩(离堡一十里)。小口子墩(离堡二十五里)。
  迤南境外冲墩六座,安设永昌营守了兵一十二名。黑沟口墩(离堡一百里)。石脑儿墩(离堡七十里)。起龙沟墩(离堡五十里)。东打班墩(离堡三十里)。西打班墩(离堡三十里)。寺儿沟墩(离堡一十里)。
  水泉堡境内,中路烽墩十二座,安设守了兵一十二名。金川大墩(离堡三十八里)。金川腰墩(离堡三十五里)。空心墩(离堡三十里)。平坡墩(离堡一十五里)。王秀堡墩(离堡三十里)。八里河墩(离堡一十里)。东五里墩(离堡五里)。东三里墩(离堡三里)。山峪墩(离堡一十五里)。西三里墩(离堡三里)。西五里墩(离本堡五里)。在城墩。
  境内沿边次冲墩三座,设守了兵三名。中隘门墩(离堡七里)。西隘门墩(离堡六里)。北泉墩(离本堡五里)。
  沿边冲墩一十座,安设守了兵二十名。宋家庄墩(离堡二十里)。中泉墩(离堡五里)。赵他什墩(离堡一十二里)。长山岭墩(离堡九里)。石嘴儿墩(离堡一十五里)。柴山墩(离堡八里)。石垒儿墩(离堡一十二里)。药草沟墩(离堡九十五里)。平原铺墩(离堡五十里)。古城洼墩(离堡二十五里)。
  迤西境外冲墩三座,安设守了兵六名。茄莲打班墩(离堡二十里)。新添墩(离堡三十里)。俞家嘴墩(离堡三十里)。
  高古城堡境内烽墩一十座,安设守了兵一十名。新城堡墩(离堡三十里)。屯兴堡墩(离堡二十里)。馒头山大墩(离堡一十五里)。压腰山墩(离堡三十里)。马鞍山墩(离堡一十里)。红山嘴墩(离堡四十里)。暖泉墩(离堡三十里)。茄莲打班墩(离堡五十里)。夹河墩(离堡一十里)。本堡墩。
  境内缺守墩二十座,因奉裁兵,不足安设。石头沟墩(离堡四十里)。小松山墩(离堡四十里)。九条岭墩(离堡五十里)。十三盘墩(离堡四十里)。土沟墩(离堡一十里)。罗家庄墩(离堡一十里)。孙家槽墩(离堡二十里)。孤山滩墩(离堡八十里)。牛家沟墩(离本堡五里)。西乾河墩(离堡一百二十里)。黑土洼墩(离堡一十里)。插箭门墩(离堡六十里)。芦草沟墩(离堡六十里)。白石崖墩(离堡八十里)。长草沟墩(离堡一百一十里)。双古城洼墩(离堡七十里)。木榨泉墩(离堡九十里)。大阿博墩(离堡一百里)。西石门墩(离堡八十里)。东打班墩(离堡八十里)。
  境外冲墩五座,安设守了兵一十名。中马路墩(离堡四十里)。寒鸦口墩(离堡七十里)。大河口墩(离堡八十里)。西打班墩(离堡六十里)。马营沟墩(离堡五十里)。
  永宁堡境内,烽墩三座,安设守了兵六名。本堡墩,俞家堡墩(离堡一百三十里)。白烟墩(离堡一十里)。
  沿边烽墩五座,安设守了兵一十名。狼洞口墩(离堡一十五里)。添池墩(离堡五十五里)。高崖子墩(离堡八十里)。三个塔儿墩(离堡一百里)。喇叭泉墩(离堡一百一十五里)。
  境外冲墩四座,安设守了兵八名。破山口墩(离堡二十里)。齐头山墩(离堡一百五十里)。红岸子墩(离堡二十五里)。东黑山墩(离堡八十五里)。
  宁远堡境内沿边烽墩一十二座,安设守了兵二十四名。西柞子墩(离堡三十五里)。蒋家庄墩(离堡二十八里)。蒋家腰墩(离堡二十五里)。中隘门墩(离堡二十五里)。花寨子墩(离堡三十里)。王家口墩(离堡四十五里)。大沙沟墩(离堡五十里)。范家庄墩(离堡五十五里)。古浪沟墩(离堡六十里)。狼洞儿墩(离堡七十里)。石嘴子墩(离堡八十里)。童六庄墩(离堡八十里)。
  中塘烽墩一十座,安设守了兵一十名。大尖山墩(离堡二十里)。马营墩(离堡二十里)。茨口子墩(离堡一十五里)。石炭窑墩(离堡一十里)。了高山墩(离堡十里)。矮芦泉墩(离堡三十里)。滑石口墩(离堡四十里)。铁山嘴墩(离堡四十里)。赵家庄墩(离堡二十里)。本堡墩。
  迤北境外冲墩九座,设守了兵一十八名。架炮嘴墩(离堡二十里)。高岸子墩(离堡四十里)。黄毛沟墩(离堡七十里)。安远墩(离堡一百里)。昌宁墩(离堡一百五里)。黑水墩(离堡一百二十里)。高寺儿墩(离堡一百二十五里)。新庄子墩(离堡三十五里)。寺儿沟墩(离堡一百七十里)。
  隘口
  永昌营参将所辖南山后口地方水头二处,安设探哨兵六名。三角城(离城五百里)。西夹河口(离城四百五十里)。
  境外北山后口地方水头一处,安设探哨兵四名。石昌口(离城二百三十里)。
  水泉堡迤北境外隘口七处,水头一处,安设探哨兵一十六名。韭菜口(离堡五十里)。西山口(离堡六十里)。十五里口(离堡一十五里)。大白箕笈口(离堡二十里)。小白箕笈口(离堡四十里)。红井腰岘(离堡六十里)。盘道山(离堡三十里)。石昌水头(离堡一百八十里)。
  高古城堡境外隘口二处,安设探哨兵四名。白石崖口(离堡一百二十里)。大黄山大口(离堡五十里)。
  永宁堡境外水头一处,安设探哨兵二名。梧桐地方(离堡二百四十里)。
  宁远堡境外隘口水头三处,安设探哨兵六名。石昌口(离堡九十里)。芦沟套(离堡五十里)。榆树沟(离堡三十里)。
  戎器
  永昌卫派办西安府七分。牛筋六十四斤,牛角弓面三百二十块,生丝线二斤,蜜陀僧八斤八两,熟铁八千八百五十斤,白布三百四十二丈四尺,钢铁七十一斤,麻布五十七丈六尺,白锡二十三斤,鹅翎一万四千四百枝,无名异四斤四两,鱼鳔四十四斤,红铜八两,黄丝一十五斤十两六钱,麻皮一斤,黄丹三十一斤,麻油一十五斤三两二钱,硼砂二两四钱,烟煤六斤,水胶二十五斤一十二两,膝黄六两四钱,猪油六十斤,桐油六十八斤,官粉一斤八两,青布一百七十一丈二尺,心红五斤一两二钱八分,黄腊四斤。
  本卫三分,牛皮八十张,羊纷皮七十张,弓胎木一百六十块,箭杆四千八百枝,铳箭杆一千六百枝,枪杆木一百六十条,刀梢板三百二十片。
  额造每岁按季额造盔四十顶,甲四十副,弓四十张,弦八十条,刀四十把,箭一千三百枝,撒袋四十副,铳箭四百枝,长枪四十条。以上岁造军器物料废自明时,今无。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县志补编》

出版者:永昌县人民政府

本书是作者从《凉镇志》、《五凉志》和《甘肃新通志》(分别编于乾隆五十年、嘉庆二十一年和民国六年)中,摘录的大量有关永昌县的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职官、人物、艺文等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