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图书
唯一号: 292020020220002293
颗粒名称: 孝义
分类号: K825
页数: 5
页码: 208-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移孝作忠,故求忠臣者,必于孝子之门。好义轻财,故为义行者,必非守财之虏,甘省民情朴厚,庸行之修,与夫睦渊任恤,实能见诸躬行者,所在多有,闾里钦幕,日久流传,其幸者曾荷旌扬,不幸则并采访所不及,挂漏之讥,诚所不免。然凡著于篇者,可以风矣。
关键词: 永昌县 孝义 人物

内容

移孝作忠,故求忠臣者,必于孝子之门。好义轻财,故为义行者,必非守财之虏,甘省民情朴厚,庸行之修,与夫睦渊任恤,实能见诸躬行者,所在多有,闾里钦幕,日久流传,其幸者曾荷旌扬,不幸则并采访所不及,挂漏之讥,诚所不免。然凡著于篇者,可以风矣。
  明
  孙奉先 永昌人,庠生。朝夕供子职尽礼。父母有病,辄吁祷,愿以身代,及卒哀毁骨立,葬后,庐墓三年。
  武登云 永昌人。父病,欲食肉,苦无资,遂割股肉以奉父,病果愈。
  国朝(清)
  赵陛俊 永昌人。庠生,性孝友。康熙十八年,居丧不入私室,庐墓三年。卫将表其闾。
  鱼名鲲 永昌人。廪生。康熙五十九年捐资济众,邑人义之,卫将为之立碑。学问优长,乐于引进,邑人士多出其门。
  张丕怀、素怀,永昌庠生。兄弟友让,敬事先圣先贤,乾隆三年协力修补文庙。
  陈洪业 永昌人,监生。乐善好施,济困扶危。乾隆四年,郡守某以义重乡邦,惠广邻里旌之。
  赵世学 永昌人,监生。性仁厚,慷慨乐施,乾隆五年岁饥,指困给粟,同里赖以举火者数十家。郡守某以“周急君子”匾其门。子殿辅,武举;殿鳌,贡生。
  张绍训 永昌人,廪生。性孝友,事父母能色养,亲病,衣不解带,没则庐墓泣血三年,乾隆十二年,旌表、建坊。
  李琮 永昌人,儒童。年二十岁,母病割骨。乾隆十二年,县令某,以匾旌其门。农民李林如、狄本熙、县掾陈瑛,事具同。
  张云汉 永昌人,乡耆。河西堡设质铺,岁减其息三之一,以利穷乏,二十余载未改,荒年施粟,舍棺,人皆德之。
  赵元品 永昌人,庠生。七世同居,门庭拥睦。其先族孙继美兄弟者,幼赤贫,品挈之家,抚而教之,后美入庠,出五百金为置产,始遣归居乡。敦厚有礼,人皆敬服。
  张映魁 永昌人,乡耆。性好施舍,遇穷饿多所解推,乾隆癸未岁饥,且大疫,道旁死者甚多,映魁悯然与棺木,后赀不给,则席裹舁埋之,修葺祠宇,尤尽心焉。
  杜进魁 永昌人,农官。居永丰堡。乾隆癸未,煮豆饲贫者,堡中得免于饥。尤好读书,同社延师,代寒家子弟,俱修贽。闻者皆高其行云。
  张尔惠 永昌人,贡生。笃厚有文,行事亲孝。父没筑室于墓,哭奠三年。
  刘洽 字乐山,永昌人,庠生。居母丧,尽礼,既葬墓,临高阜穴而处焉,三年始返。
  柴誉 永昌医士,精歧黄,求方药者日踵于门。父母相继没,茹素六年,未尝至内室。
  勾润 永昌庠生,居尝恤族,周邻不吝升斗,有同姓诸生名文灿者,窭无所依,予之田宅牛马,俾耕以糊口,及没又为之经理葬事焉。文灿子不事生产,逸去,又为之雇恤其家,捐置里塾,乡人子弟,多所成就。
  梁浴生 永昌监生。世居永之九坝堡,财虽不足,以庇同里,而见信于富家乡人,有饕餮不给。及婚葬乏资者,躬为称贷。或有讼事,务劝其息。没之日,吊者拥其门。
  王国宾 字观卿,永昌庠生。事继母孝,母性乖,妇孺稍不当意,辄怒及国宾,国宾俯首静听,侯其声息,然后敢退。至有万不可堪者,亦顺受之,从未告人。母年九十,性如故,国宾六十余,事之亦如故。临终犹嘱子侄,善事其母。
  李向荣 永昌人,自幼于亲无忤色。父协章,家贫,从人经纪,性脱略,四十而罢。向荣若冠,业商以赡其家,甘旨则奉亲,粗粝则己咽。其父好策骞,见所爱辄易置,岁糜多金,向荣早为备,任取携而已。值永日佳时,邀数老与其父游山水间。又承命怜恤亲族,善处幼弟。
  杨联甲 永昌人。官镇番营游击。以父年高辞官奉养。父没,庐墓三年。孝声称于宗族。同治七年,邑大饥,多所赈恤。光绪二十一年,旌表入祠。
  乔铸滋 永昌拔贡。同治八年大饥,奉母命,做面饼以赈人。
  孙绍孔、绍思,永昌贡生,同母兄弟也。思幼时,孔教之读,课极严,思师事之,恭敬弗懈。后思年六十余,朝夕立于兄侧,如弟子之礼,命之坐始坐,不问不敢对。
  郭永庆 永昌增生。亲族睦邻,性友爱。有贫不能婚葬者,多所成助。乡里中称长厚焉。
  毛之钰 永昌人。年七十八,兄年八十五,事之恭敬毕至。兄尝怒骂,则下气柔声,不敢出一词。
  王某 永昌县商人,失其名。常急人之难,无吝色。时至新年,有乞者求食不得,夜入王室,偷二百金,将行见旁有酒肉,因一饱则睡熟矣。王觉,责之曰:幸遇吾,他则入法网矣。问其情,察其人,非常盗者,因以百金与之,劝归正。外人无一知者。其人至和阗服贾后大富,归以所有均分王,王不受,其人感德而去。
  谢凤鸣 永昌农人,相传为举人谢弼翰之后,性孝,贫不能授室,常负其母就所佣者之家。母八十余,口诵金刚经不倦,逢妇女,必以善规之。光绪回匪之变,南乡烧杀甚惨,凤鸣负其母逃难,卒获两全。人以为孝行所致云。

知识出处

永昌县志补编

《永昌县志补编》

出版者:永昌县人民政府

本书是作者从《凉镇志》、《五凉志》和《甘肃新通志》(分别编于乾隆五十年、嘉庆二十一年和民国六年)中,摘录的大量有关永昌县的天文、舆地、建置、祠祀、学校、兵防、职官、人物、艺文等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永昌县
相关地名